- +1
德意志帝國末代皇帝威廉二世的回憶錄(連載2)
編者按:威廉二世(1859—1941),德意志帝國末代皇帝,見證了普魯士的崛起、德國統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重大歷史事件。1918年,德國發生革命,威廉二世退位,并流亡海外。1941年,他病逝于荷蘭。本書是威廉二世流亡荷蘭期間,對德意志統一、德意志帝國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志革命、德意志帝國滅亡等重大歷史事件的回憶。威廉二世是怎樣對待和評價德意志統一和崛起的功臣俾斯麥的?德意志帝國的外交斗爭在他的領導下為什么如此跌宕起伏、交鋒激烈?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什么會爆發?德意志革命發生的根源是什么?德意志第二帝國覆亡階段發生了哪些不可思議或令人唏噓的事情?本書都給予翔實、充分的解答。
將達達尼爾海峽拱手讓給俄國
1886年八九月之交,祖父和俾斯麥在加斯坦與弗朗茨·約瑟夫皇帝進行最后一次會晤,當時我應祖父的命令也在場。祖父委托我直接將他們會后作出的決定匯報給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并與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商議地中海和土耳其問題。獲得祖父的批準后,俾斯麥給我下達了命令。俄國想得到君士坦丁堡,俾斯麥不僅不打算阻攔,還計劃將君士坦丁堡和達達尼爾海峽送給俄國,同時,他們還計劃促成土耳其與俄國的和解。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熱情接待了我。我出席了俄國軍隊的檢閱儀式,參觀了堡壘,還觀看了防御演習,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感覺到了俄國濃厚的反德情緒。
我和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談話時,他發表了很重要的評論。他說:“如果我想得到君士坦丁堡,就一定會設法得到它,不需要俾斯麥的許可和批準?!彼麩o禮地拒絕了俾斯麥的提議,我此次訪俄的使命失敗,于是將情況如實匯報給了俾斯麥。
當俾斯麥決定將這個提議告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時,他一定改變了自己的政治觀點。這些政治觀點促成了《圣斯特凡諾條約》和《柏林條約》以及其他條約的簽訂。由于歐洲政治格局的變化,也許俾斯麥認為是時候重新打這張政治牌了,按照我祖父的說法是“玩別的花招”。只有像俾斯麥這樣具有卓越外交才能的杰出政治家才能做出這樣的舉動,但不知他是否已經計劃按照這種方式和俄國玩政治游戲。首先,憑借柏林會議他可以阻止一場全面戰爭的爆發,欺騙英國。其次,他會竭力阻止俄國東擴,然后憑借自己的外交天賦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再次迎合俄國的計劃。當然,我不可能將自己的這種推測說出來,因為俾斯麥從來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偉大的政治構想。
如果上述情況屬實,對自己的政治才能絕對自信的俾斯麥肯定希望德意志帝國得到俄國的青睞,因為當時整個歐洲的政治局勢并沒有1877年至1878年的局勢那么緊張,俄國只有得到德意志帝國的幫助,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俾斯麥,沒有人能夠成功玩好這場復雜的游戲,但偉人也有弱點。如果俾斯麥將他向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提出的提議告訴英國,英國肯定會像1878年那樣強烈反對。
不管怎樣,俾斯麥還是采取了我提到的那項政策。就在這時,我體會到了俄國人站在君士坦丁堡門前無可奈何、夢想破滅的心情。
俄國沒落的預言
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準備各項軍事活動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俄國軍官們對我的態度相比我第一次去圣彼得堡時變得更加冷酷、傲慢,只有少數老將領,尤其是從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以來一直為宮廷效力的那些人了解威廉大帝,尊敬威廉大帝,仍然對威廉大帝持有敬仰之情,也對德意志帝國相對比較友好。與其中一位將領談及兩國的宮廷關系、軍隊以及國家時,我發現這些方面也正在發生變化。這位老將軍說:“都怪可惡的柏林會議。這是俾斯麥犯下的一個錯,他已經破壞了我們兩國之間長期以來的友情,在宮廷和政府中種下了懷疑的種子,使人民心里產生了錯誤的觀念。經過1877的血腥戰役后,現在的俄國軍隊只想復仇。由于仇恨,我們和法國聯合起來對付你們,我們將毀掉自己的國家?!?/p>
這就是一個王朝沒落的預言呀!
離開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后,我去了斯特拉斯堡,我的祖父正在那里觀看帝國軍事演習。雖然我的訪問失敗了,但我還是對政治形勢作了理性的判斷。祖父對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誠摯的問候感到滿意。就兩位統治者之間的個人關系來說,這種問候表明他們的心意并沒有發生變化。讓我感到吃驚的是,我收到了俾斯麥的一封信,他對我的匯報和行為表達了深深的感激和欣賞。這說明我的陳述得到了祖父和俾斯麥的認可。柏林會議抹殺了俄國軍人之間僅剩的兄弟情誼,但我們仍然提倡在德意志軍人之間培養這種感情。由于與法國軍官團體勾結煽動了仇恨普魯士和德意志帝國的一切,也因為法國人,最后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的報復欲望產生了。這也是后來爆發世界大戰的深層原因,敵人的野心在此時找到了生存所需的養料?!盀樯攬蟪?!”“為圣斯蒂凡諾報仇!”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那位老將軍的話已經深深刻在了我的記憶中,我和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以及沙皇尼古拉三世也因此有了多次會晤。祖父在彌留之際對我的囑托是密切注意德意志帝國與俄國的關系,這一囑托后來成了我的行動指南。
對俾斯麥的免職感到輕松
1890年,在納爾瓦的軍演中,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要求我向他詳細描述俾斯麥退休的事情。他聚精會神地聽著,等我講完后,這位不常談論政治的冷酷、緘默的君主不由自主地抓住我的手,對我的誠懇表達了感謝,也對我卷入這樣的形勢表達了遺憾。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說:“我完全理解你的行動方針,雖然俾斯麥很能干,但他畢竟是你的下屬。如果他拒絕執行你的命令,你完全可以罷免他。我一直懷疑他,從來不相信他說的話,因為我知道他只是在開玩笑。對于我們之間的關系,我親愛的威廉(這是他第一次這么稱呼我),俾斯麥退休會是最好的結果,我們之間的猜疑即將消失。我相信你,你也可以信任我?!?/p>
我立即記錄下了這次談話的主要內容,并冷靜地問自己:一個統治者對另一個統治者能有多友好?俾斯麥作為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他的退休是否有意或無意地影響了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作出這樣的評論?俾斯麥相信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對他的信任,從主觀上講這無疑是真誠的,而且不能否認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欽佩并且尊敬作為政治家的俾斯麥。
無論如何,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直到駕崩時也一直信守承諾。當然,這對俄國的總體政策并沒有什么影響,但卻使德意志帝國避免了一次攻擊。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耿直的性格保證了兩國的和平,但他軟弱無能的兒子卻采用了相反的政策。
不管人們對俾斯麥關于俄國的政策持何種態度,必須承認的是,雖然召開了柏林會議,法國和俄國也恢復了關系,但俾斯麥依然有能力避免與法國和俄國發生摩擦。換句話說,從柏林會議開始,俾斯麥出色地玩了一場長達十二年(1878—1890)的外交政治游戲。
德意志帝國充當調解員
我們必須強調一個事實,一名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家在1878年以破壞俄國和德意志帝國的關系為代價阻止了一場大規模戰爭的爆發。俾斯麥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是一位有天賦的政治家,因為他清楚自己的目標,也可以再次成功促進兩國關系的發展,或至少可以在他成功化解威脅整個歐洲的危機后避免兩國發生沖突。
俾斯麥成功做了十二年調解員,他的繼任者掌權后又成功將他的政策推行了二十四年。
我還是普魯士王子時,試圖脫離黨派政治,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管轄不同的軍事機構上。我很滿意當時的選擇,也過著充實的生活。因此,我當了普魯士王儲后,一直竭力避免將自己牽扯進各種政黨事務中。黨派人士經常以各種名義蠱惑我進入政治圈,譬如舉行茶會之類的活動或一些競選活動等,但我都推辭了。
德意志醫生提前坦誠地告訴了我腓特烈三世的病情。英國醫生莫雷爾·麥肯齊爵士曾邀請這些醫生作為專家一起為我父親會診。更令我悲痛的是,我不能單獨與我親愛的父親交談,因為他當時像犯人一樣被英國醫生看管。雖然各國記者可以在醫生的房間探視這位可憐的病人,但我想要接近父親卻是困難重重,我甚至不能給父親寫信,信件在中途都會遭到攔截。此外,一些人正有組織地在報紙上針對我進行一場空穴來風的誹謗運動。在這件事上,有兩名記者特別活躍,一個是施尼德維茨先生,一個是費加羅報的記者M.雅克先生,他是一名德籍猶太人。
他們在法國用最惡毒的語言誹謗我,直到“小糖罐”審訊,他們的誹謗才告一段落。
當我親自率領第二步兵旅經過父親住的房間時,給彌留之際的他帶來了些許安慰。這是父親在位期間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見軍隊。他給我寫了一張小卡片,我非常高興,他在信中告訴我他很感激,因為他在有生之年終于看到了軍隊,并自豪地稱他們是自己的軍隊。在長達九十九天的陰森恐怖氣氛中,作為普魯士王儲,這件事確實給我帶來了一絲希望,但也包含著悲痛、羞恥和懷疑。其間,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我對軍隊、政治界以及社交圈發生的所有事都保持高度的警惕。隨處可見懈怠的跡象,尤其是別人對我母親越來越明顯的敵對態度讓我感到義憤填膺。此外,他們還誹謗我和我父親之間充滿矛盾,這一切深深地傷害了我。
繼任皇帝
父親駕崩后,管理整個帝國的重任落在了我的肩上。首先,政府各個部門的人員都需要更換。前兩任皇帝的隨行人員以及龐大的官僚體系已經老化。之前,父親完全保留了“家族軍隊”,不需要履行軍事職責。其次,我以最友好的方式罷免了那些愿意回家養老的官員。剩下的官員中,一些人在軍隊謀得了一官半職,一些年輕官員留在我身邊負責交接工作。
在我作為普魯士王儲的九十九天里,我默默關注了那些后來被我提拔的人,因為醫生告訴我父親生命垂危,在世的時日已經不多。我選擇這些官員時,并沒有考慮宮廷以及外部的情況,只根據他們以前取得的成就和各自的性格進行選拔。我廢除了傳統的“家族軍隊”,將其改編成“皇家總司令部”。在選擇隨行人員時,我只參考了一位自己非常信任的人的建議,他是我的前首領和司令官,也是一位大將軍,后來的副官馬克西米蘭·馮·費爾森。他是一位性格耿直、俠義果敢、極其嚴苛的老普魯士學派的軍官,幾乎是從這個學派的模子里刻出來的。他在部隊和警衛團服役期間,用一雙慧眼注意到了宮廷和“家族軍隊”對軍隊的不利影響。高層官員的妻子也擔任一些工作,她們因年齡而被戲稱為“三十和四十”。我打算盡快消除這些不利影響。
我任命恩斯特·馮·維蒂希將軍為我的第一任副官,威廉·馮·亨克將軍為第二步兵警衛司司令官和我的軍事內閣首腦。威廉·馮·亨克將軍是我父親的一個朋友,當時我在第一步兵警衛司工作,他是我的旅長。這兩個人都有豐富的軍事領導經驗和堅定的原則,并且絕對服從上級,一直是我身邊最忠實的朋友。
我任命一位認識多年的人擔任宮廷領導,他是我父親的前宮廷元帥—奧古斯特·奧伊倫堡伯爵。直到1921年6月八十二歲時去世,奧古斯特·奧伊倫堡伯爵一直在皇室內閣工作。他機智多謀,能力出眾,對宮廷和政治事務都有敏銳的洞察力,而且為人誠懇,對君主和皇室絕對忠誠。這種綜合能力在某種程度上使他作為宮廷元帥聞名整個歐洲,他完全具有擔任大使或帝國首相的能力。奧古斯特·奧伊倫堡伯爵總是非常熱情,經常給予我很多指導性的建議,譬如政府、家庭、宮廷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他與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交往,大家都尊敬他,我也很感激他,將他視為我最可靠的朋友。
維多利亞女王的影響
與俾斯麥商議后,在公共信仰與教育部工作的弗里德里?!ゑT·盧卡努斯被任命為民事內閣首領。俾斯麥開玩笑地說他對這一決定很滿意,因為他了解弗里德里?!ゑT·盧卡努斯,這是一個能干、熱情的獵人。對文職官員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推薦理由。俾斯麥還說一個好獵人通常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弗里德里希·馮·盧卡努斯從弗雷爾·馮·威爾莫夫斯基手中接管了這個職位,他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不僅如此,他在藝術、技術、科學和政治方面也很有天賦,是我忠實的顧問、勤勉的合作者和朋友。他集廣博的知識和幽默風趣于一身,這些正是日耳曼民族缺少的素質。
自從我在外交部工作以來,一直和俾斯麥保持著友好并相互信任的關系。和以前一樣,我對他充滿敬仰,對自己曾經為他效力感到自豪,也為他現在是我的首相感到驕傲。
在祖父彌留之際,俾斯麥和我親耳聽到了他對我的遺囑,遺囑里特別強調了德意志帝國和俄國的關系。正是為了完成祖父的最后一個心愿,才有了世人看到的我第一次前往圣彼得堡的夏季之旅。這次政治旅行的目的是處理德意志帝國和俄國的關系。此外,祖父還為我擬定了一些“行程安排”。
由于維多利亞女王的一封信,我的計劃受阻。維多利亞女王一聽到我要去圣彼得堡,就給我寫了封信,她的語氣幽默但不乏命令之詞,表示自己不贊同這次旅行。她說一年的服喪期一晃而過,之后我可以去完成自己的圣彼得堡之旅。因為她是我的外祖母,英國也是我母親的祖國,所以我理應先去英國。我將這封信交給俾斯麥,他看完后勃然大怒,并說在一定程度上必須停止這種“英國家族命令式”的干涉。這封信的語氣表明我和父親以前受了不少維多利亞女王以及我母親的命令和影響。因此,俾斯麥希望我就這封信給維多利亞女王一個回復。我說作為外孫和德意志帝國的皇帝,我會準備好措辭合適的答復,而且在信發出前讓他過目信的內容。
回復的信函在形式上刻意突出了外孫和祖母之間的親密關系。當我還是嬰兒時,外祖母曾將我抱在懷里,現在她年事已高,應該得到晚輩的尊重。但信的內容特別強調了德意志皇帝的地位和職責,我必須無條件去執行祖父臨終時的命令,這個命令影響到德意志帝國最重要的利益。我在信中還寫到自己必須以國家的利益為重,尊重祖父的命令。這些國家利益已經按照上帝的旨意移交給了我,因此外祖母必須讓我自己決定該怎么做。我補充道,我仍然是她最親愛的外孫,我一直很感激她將自己多年的寶貴經驗傳授給我,但關于德意志帝國的事務,我必須保留自己行動的自由。去圣彼得堡是政治任務,祖父的命令與我和俄國皇室的親密關系一致。因此,這個計劃必須立即實施。
俾斯麥批復了這封信函。維多利亞女王的回復令人驚訝,她同意了我的觀點,并說我應該以國家的利益為重,即使是先去圣彼得堡再去英國,她也很樂意見我。從那天起,我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關系發生了變化,雖然她自己的孩子都害怕她,但從那天開始,她將我看成了一個和她地位平等的君主。
我的第一次旅行由外交部代表赫伯特·俾斯麥陪同。他擬定了演講內容,并主持了政治會議,演講內容和會議內容都具有官方性質,與他父親的指示一致。
本文摘選自《德皇威廉二世回憶錄》,【德】威廉二世 著,趙娟麗 譯,華文出版社2019年1月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