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青報刊文:城市落戶條件繼續放開放寬是大勢所趨
北京青年報4月9日消息,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2019年我國將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區常住人口100萬至300萬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并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出臺上述《任務》,目的之一是要深入貫徹落實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督促落實2020年1億人落戶目標”的要求。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通知》中,就提出了這一目標,很多城市為落實這個目標也很“拼”,比如“人才爭奪戰”演變為“人口爭奪戰”,就是明顯的例子。
從《任務》釋放的信息來看,如果按照原來的政策尺度,如期實現1億人落戶目標或有難度。所以,《任務》進一步放寬了落戶條件,無論是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大城市,還是超大特大城市,落戶條件都有所放寬,落戶規模需要大幅增加。這不僅利好廣大進城人口,也有利于城市,還有助于中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放開放寬城市落戶政策不僅是今年的“任務”,也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也就是說,明年或者以后還有望進一步放開城市落戶政策。原因是,其一,穩增長需要落戶政策先行。城市經濟可持續增長需要合理的城鎮化率,目前,我國城鎮化率不僅總體不高,而且存在“偽城鎮化率”,那么經濟增長缺乏穩定基礎。
到2017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億1347.48萬人,城鎮化率為58.52%,而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在80%左右,相較之下,我國城鎮化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就“58.52%”而言,由于把非戶籍人口也計算在內,“含金量”并不十足,這不僅影響城市經濟可持續增長,也影響國家經濟可持續增長。所以說,未來很有可能繼續放開、放寬城市落實政策。
其二,城市人口結構合理化需要落戶政策助力。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同時人口增長率呈下降趨勢(如去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比2017年有所下降)。這意味著我國人口結構日趨不合理,城市可能更為明顯,因為城市生育養育成本較高,影響出生率,而且城市老年人口增長也快,這就會影響城市的人口結構。
只有讓城市放寬落戶政策,更多年輕人才愿意長期留在城市生活,才有望改變城市人口結構。由于實現人口結構合理化需要漫長的過程,這個目標也不容易實現,所以,恐怕以后還會繼續放寬城市落戶政策以改變人口結構。
其三,自由遷徙也是一種趨勢。由于種種原因,我國通過戶籍制度對人口進行管理和調控,對人口自由遷徙進行了適當限制。隨著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和公共資源不斷增加,城鄉差距不斷縮小,以及人們越來越理性,未來人口自由遷徙的空間會越來越大,這是值得期待的變化。
由于眼下城市與城市、城市與鄉村發展差距較大,所以,所有城市全面放開落戶政策的條件還不成熟。比如超大特大城市中的北上廣深,由于公共資源、商業資源多,對人口吸附力較強,但卻無法承載過多人口,只能在管制中逐步放寬。《任務》提出,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這也是今年放寬落戶條件的信號。
(原題為《城市落戶條件繼續放開放寬是大勢所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