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15
滬上兩家醫院引入5G!毫秒級速度讓急救提速、醫療影像秒傳

3月28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首個5G智慧醫療聯合創新中心,并將在市一醫院建設成為全國5G智慧醫療示范標桿,雙方將在“智慧虹口”雙千兆5G示范區平臺的支持下,積極推進遠程醫療、區域合作、智慧就醫、智慧物聯、人工智能等醫療信息化建設。
毫秒級速度打造急救無縫對接
在市一醫院,已有過5G醫療應用測試。
4分鐘,是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黃金時間”,超過8分鐘,就會給心臟、大腦帶來不可逆的損害。在5G技術支持下的院前急救聯動系統中,從急救人員接觸到患者的那一刻起,患者的基本體征數據、病情評估圖像、急癥病情記錄等都以毫秒級速度無損實時傳輸到醫院急救中心工作站,120急救車與醫院急救團隊“零卡頓”遠程視頻通話探討、指導院前救治方案。
同時,5G網絡還能高效規劃、優化急救診療流程設計,從而縮短院前呼叫至院內急救響應時間,為患者爭取更大生機。
鄭興東表示,5G技術突破了帶寬不夠的壁壘,在院前急救方面,高清視頻與高清音流等數據的雙向傳遞都不會受到限制。“舉例而言,一張100MB的圖片在4G網絡下傳輸可能需要數秒甚至十幾秒,而在5G網絡下連1秒都用不到,5G技術有助于信息實時傳輸,視頻‘卡頓’等問題將不復存在。”
而在上海岳陽醫院,也有了同樣的嘗試。
此前在場景測試中,一名工作人員模擬在戶外摔傷后,在當地醫療機構進行了x線攝片檢查。通過5G網絡,文件尺寸100M的高分辨率醫療影像迅速傳送到了上海岳陽醫院。上海岳陽醫院的會診醫生錢義明收到醫療影像后,和當地醫療機構的全科醫生進行了實時對話,進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遠程讀片分析及疾病診斷,指導了當地全科醫生的治療處理。
除了院前急救,在院區就診環節,5G也可大展身手。
2016年起至今,市一醫院不斷升級全景智慧醫囑及導航系統。這一系統直接與醫院官方微信服務號及HIS系統對接,可在手機上實現院內AR實景智慧導診,精度精確至1米。系統涵蓋1000余條常用醫囑,如化驗、B超、CT、取藥等,能根據患者就診信息自動安排最佳就診流程與路線,同時還配備了尋找廁所、分享實時位置尋人等人性化功能。
不久,基于5G技術的全新版AR實景智能導航將能更好地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后的全流程服務。
疾病預防、慢病管理5G技術也大顯身手
在醫療健康領域,預防的意義比治療更大,在這一領域,5G技術與醫療的結合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介紹,由市一醫院與上海移動共同打造的5G智慧醫療聯合創新中心將著力推進5G技術支持下的疾病預防、慢病管理平臺。平臺可以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儲存等技術,取代過去人工進行的高危人群篩選、慢病隨訪監測等工作。在5G網絡的支持覆蓋下,醫療平臺的觸角廣闊延伸。
在此次市一醫院與上海移動的合作中,基于5G的青少年近視防治等慢病防治工作將作為試點項目,有望建立5G技術青少年近視的風險預警平臺。平臺通過收集青少年的視力狀況和一般健康信息,同時進行實時監測,經過一個響應層,來實時地對近視風險進行響應,發出預警。
而在上海岳陽醫院,除了遠程醫療,上海電信還將形成基于5G的醫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5G醫療機器人等應用,并構建“專屬云+私有云”的混合云平臺,向院方提供性能成熟、產品豐富的專屬醫療云服務。
該平臺將助力岳陽醫院打造“基于分級診療、基于辨證論治、基于生命周期、基于以人為中心、基于智慧中藥房、基于傳承創新”的互聯網中醫平臺,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打造低碳醫療。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