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專家指路“青島學趕深圳”:避免形式主義,完善學習效果考核

澎湃新聞記者 張家然
2019-03-28 12:45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政庫 >
字號

3月25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率青島市黨政考察團赴深圳考察學習。當天下午,考察團在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參觀了《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

參觀過程中,王清憲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展區駐足,看著帶有歷史感的牌匾若有所思,招呼考察團成員一起合影留念。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今年春節后,山東召開“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動員大會,將今年作為“工作落實年”,省委書記劉家義也在會上給干部“立規矩”,有媒體對此評價為“山東著急了”。

事實上,作為經濟大省山東的“龍頭”之一,青島市對于發展尤為急迫。一方面,青島要“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山東省委也要求青島打造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

另一方面,青島也面臨來自省內、省外兄弟城市的雙重競爭。譬如山東省內另一副省級城市濟南合并萊蕪后,正在建設“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沖刺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戰略支撐下,廣州、深圳、杭州、南京等兄弟城市都在加速崛起。

“學深圳、趕深圳”,3月5日,在青島市委黨校舉行的2019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王清憲為青島找到了發展的“標兵”。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青島分院院長、教授劉鵬接受了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的專訪。

劉鵬認為,有人將青島稱之為“北方的深圳”,甚至一度有人提出“南深圳,北青島”。然而,這些類似頭銜卻掩蓋不了兩座城市日益擴大的發展差距,無論是在經濟規模,還是發展質量,抑或是營商環境,以及政府效率等方面,深圳都已經明顯領先青島。

在劉鵬看來,兩城發展最重要的差距在于學習的差距,而這種學習的差距從內容上看又可以具體分為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效果三個層面的差距。青島向深圳學習,首先學習的并不一定要是具體的政策和措施,而是學習深圳如何學習。

【對話劉鵬】

不能照搬對標城市經驗,要結合本地實際

澎湃新聞:成為經濟特區初期,深圳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探索?

劉鵬:學習態度是決定學習行為的基礎,個人間學習如此,城市間學習也是如此。不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城市,在其發展過程中幾乎不可能完全故步自封地靠自己摸索,而或多或少都向別的對象參考學習過。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城市和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深圳的發展同樣也經歷了一個政策學習和趕超的過程。早期的深圳只不過是寶安縣的一個窮鄉僻壤,經濟特區建立以后,近水樓臺的最大優勢就是向其近鄰香港學習。

雖然深港兩地制度體系并不相同,特區當時也能享受很多國家的政策優惠,但當時第一批特區的拓荒者們還是基于香港的發展經驗,自加壓力地提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觀念。

澎湃新聞:初期對標學習香港,此后的深圳又經歷了什么對標學習的過程?

劉鵬:上個世紀90年代,有學者提出要取消經濟特區,20世紀初面臨產業轉型的深圳也曾經被人拷問被誰拋棄了,這些環境的挑戰與內部的質疑,更加強化了深圳向外學習的主動性,從2007年起,深圳市政府開始大規模派考察團去新加坡學習取經。

時至今日,深圳雖然在經濟總量上已經分別超過了作為曾經老師的新加坡和香港,但依然強調在城市治理、營商環境以及法制建設等方面仍然需要向新加坡和香港學習,在科技創新研發向美國硅谷學習,在金融中心建設、城市規劃和治理方面向上海學習等,這種終身學習的態度絕非簡單的外部發展壓力逼迫的結果,而是一種源于對城市自身發展以及市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內在驅動力。

澎湃新聞:同一時期,青島是如何向其他城市對標學習的?

劉鵬:青島也很早就提出要學習其它城市發展經驗,從1995年開始,當時的青島市委市政府就曾經提出過“學上海,趕大連”的對標口號,近年來又提出要重點向上海、深圳、杭州等南方先進城市學習,但總體感覺學習的動力更多的還是來自于自身發展的壓力,特別是一些上級政府的行政壓力。

澎湃新聞:山東省領導此前曾帶隊到南方學習,如今青島市委書記又帶隊赴深圳。在你看來,青島對標學習其他城市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

劉鵬:在青島,一些政府公務員同志至今認為青島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老百姓生活幸福感比較高,各方面發展并不遜色,之所以要去南方學習,更多的是因為上級政府的任務和壓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迫學習”的心態,導致學習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形式主義的現象,究其根源,還是原來所提到的“紅瓦綠樹綜合征”,不僅僅是缺乏危機意識和改革精神,也缺乏一種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內驅動力。

因此,青島向深圳學習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把迫于壓力的被動學習心態轉變為超越自我的主動學習心態,主動并快樂地去學習和創新,變階段性學習為終身性學習。

學來的經驗重在本地化落實

澎湃新聞:在向對標城市學習的過程中,深圳是如何依據本地實際進行經驗落地的?

劉鵬:學習既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政府之間的政策學習,既要積極主動,更要在尊重地區差異和學習行為科學規律的基礎上,科學、精準、務實地開展學習。學習能力是構成一個國家或地區政府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直接關系到政策學習最后的實際效果。

深圳40年來的快速和高質量發展的過程,跟深圳這座城市所具有的高超的學習能力密不可分,這種高超的學習能力并不意味著一定是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而是能夠將學習對象的經驗跟自身情況進行巧妙結合的本地化能力。

例如,深圳從很早開始,就希望借助于毗鄰香港這一國際金融中心的地理優勢,推進建設區域性乃至全國性金融中心的規劃,但由于金融法律法規體系的差異以及金融人才的不足,香港的很多做法不可能直接拿到深圳來用,因此深圳更多地是在借鑒香港經驗的基礎上,采用深港金融合作與銜接的辦法,大力發展證券業、公募和私募基金以及互聯網金融等重點領域。

更可貴的是,深圳對香港較為單一的金融產業發展經驗進行了批判性的吸收,在推進金融業發展的同時,更加強調金融業服務于實體創新產業經濟的作用,從而推進了深圳高科技與創新產業的快速發展,而這些產業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深圳金融業的不斷升級,最終走出了一條基于香港、卻超越香港的高新產業與金融業互補發展的深圳之路。

此外,深圳在行政許可、公租房制度、社區社工體系建設、事業單位改革等方面也都創造性地借鑒了香港的成功經驗,并和深圳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成功的結合。

澎湃新聞:剛才講到的深圳向香港學習轉化的過程,給青島什么啟發?

劉鵬:青島也在自身學習能力的建設方面取得過一定的成績,例如在90年代中期青島在提出的“趕大連,學上?!敝?,全面吸收上海和大連建設國際化城市和發展港口經濟的重要經驗,同時結合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在推進制造業品牌質量建設、海洋經濟發展、建設北方大港、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都走出了一條富有青島特色的道路,特別是當年以“大企業、大品牌、大產業”為特色的 “群象經濟”模式和以“五朵金花”為代表的制造業品牌建設戰略,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甚至還吸引了一些南方省市過來取經。

然而,進入20世紀特別是2008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加速,青島的“群象經濟”模式日漸暗淡,急需進一步升級發展,由此青島進入了向南方先進城市學習的新階段。

坦誠而言,十多年來,青島雖然一直再努力跟南方先進城市尋找差距,在學習的頻次、方式、力度上不可謂不夠大,但目前看來卻鮮有可以將南方先進城市發展經驗跟青島市自身發展特點進行充分結合的戰略和政策出臺,一些政府公務員同志從南方學完回來也抱怨,南方先進城市的一些經驗很難在青島直接落實。

這些抱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島政策學習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即如何更好地創造性地將他山之石為我所用,如何更好地學習到先進經驗的實質精神而非簡單的表面形式,這種創造性、本地化的學習能力往往比具體的政策更值得青島進一步學習。

通過制度建設保障借鑒和學習經驗的效果

澎湃新聞:一直以來,現在很多城市都確定對標學習城市,并進行實地考察學習。你認為,應該如何保證對標城市發展經驗的本地化落地?

劉鵬:衡量一個政府學習行為的有效性,除了態度、能力和過程,最終的也是最重要的維度是看學習最后是否取得了實效,達到了學習之初所設定的學習目標。很多時候政策學習之所以效果不好,跟政策學習者對政策學習結果的理解和判斷的偏差有關。

政策學習并非簡單的一種政策采納,而是一種結合決策、執行、監督和評估全流程的閉環的政策過程,因此建立起一套與之相匹配的全流程的支撐制度和體系,尤為重要。

澎湃新聞:深圳在這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

劉鵬:深圳在向香港學習取經的時候,非常重視如何通過扎實有效的制度建設來保障借鑒和學習香港經驗的效果,例如深圳在2006年出臺的《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總體規劃》全文就25次提到借鑒香港相關經驗,內容涉及到經濟、社會、交通、法治、城市管理等諸多方面,可以說將深圳的發展規劃與香港經驗幾乎全方位對接。

2012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印發的《深圳市2012年改革計劃》也多次提到要借鑒香港的法律和制度、經驗和做法,在前海地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加強與香港高等院校辦學合作、完善政府工程管理體制、推進深港合作辦醫體制創新等方面全面學習香港的經驗,同時規定了每項工作的對接和主責部門,并明確了具體的考核要求。

此外,在政府職能轉變、改進區域性民商事立法、土地利用模式、金融業發展、稅收管理體系、現代酒店業發展、發展現代化特色購物中心以及基層社區建設等方面,深圳相關的具體部門都有非常詳細的學習借鑒規劃及其相應的評估體系及標準。

這些卓有成效的制度體系建設,有效確保了實學而非虛學,即保障深圳學習借鑒香港經驗最終能夠落到實處,并產生了實際的政策績效和影響。

澎湃新聞:青島也曾到南方城市考察學習過。之前學習的效果如何?

劉鵬:2006年4月,青島市政府領導率領黨政代表團考察廈門、深圳、東莞、珠海、廣州南方五座城市,從那開始,青島市就開始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向南方先進城市學習的熱潮,每年去南方訪問、考察、交流、取經的代表團也不在少數,至今已經有十三年之久。

這當然反映出青島學習包括深圳在內的南方先進城市經驗的定力與韌性,但同時也揭示出這種取經學習的效果有點差強人意。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學習考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為學習而學習的形式主義,看人家的時候熱熱鬧鬧,發言表態的時候信誓旦旦,撰寫體會時字字珠璣,但最終跟自己地區和工作落實的時候卻大打折扣,既增加了不必要的行政成本,也影響了市民對政府開展學習對標的看法和信心。

澎湃新聞:現在青島對標學習深圳,你如何評價?

劉鵬:此次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將對標的對象更加精準地確定為深圳,一方面目標更加明確,思路更加清晰,做法更加務實,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能夠真正建立起一套切實有效的、貫穿全流程的學習實效保障機制,包括決策、執行、監督和評估等環節配套機制。

同時,也不能過于急躁和功利,要求學習一夜之間就要馬上有效果,這樣反倒可能倒逼一些部門以形式主義的套路來應對,應該在相對較為寬松的環境下更加注重績效導向的學習考核,并把最終學習效果的評價權賦權給社會機構和市民,讓他們成為評價學習效果的最重要主體。

唯有如此,青島此次“學深圳、趕深圳”才會更加富有實效,青島才能真正成為一個要學、善學、實學的學習型城市,從而早日建成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化大都市,在中國的北方再造一個“深圳”。

    責任編輯:蔣晨銳
    校對:張亮亮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五子棋| 百家乐官网越长的路| 百家乐庄家优势| 百家乐官网赢谷输缩| 桐庐棋牌世界| 广州百家乐赌博机| 百家乐官网电器维修| 百家乐官网预测神法| 顶级赌场手机版官方| 百家乐威尼斯人| 百家乐怎样发牌| 谁会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娱乐登录| 百佬汇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桌子黑色| 赌博百家乐官网经验网| 万通国际娱乐| 大发888提款之后多久到账| 菲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连黑记录| 百家乐官网翻天电影| 长沙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注册百家乐官网送彩金 | 博彩网大全| 金龙棋牌下载|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sampling id112| 百家乐单注打| 百家乐试玩全讯网2| 明珠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威尼斯人娱乐场28| 百家乐平台注册送彩金| 做生意门口怎么摆放| 怎么赢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威尼斯人娱乐网网上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皇冠百家乐赢钱皇冠| 温州市百家乐ktv招聘| 百家乐合法| 百家乐怎赌才赢钱| 百家乐保单破解方法| 百家乐赢钱皇冠网| 牌9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