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徐州要求學校建立陪餐制,學校食堂嚴禁違規加工制作四季豆
正式出臺!
《徐州市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工作責任清單》要求學校建立陪餐制,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
此外,有些菜,學校食堂嚴禁違規制作!《責任清單》明確:嚴禁違規加工制作四季豆、生鮮黃花菜、發芽發青土豆、霉變紅薯、野生菌、來歷不明的野菜等高風險食品。
食品安全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
責任清單明確,學校食品安全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校長(園長)是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對學校食品安全負總責。
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營養健康管理人員,定期接受培訓與考核,明確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相關責任。
學校要加強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的宣傳教育,將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相關知識納入健康教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健康的飲食習慣,加強對學生營養不良與超重、肥胖的監測、評價和干預,對學生家長進行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
一般不得在校內設小賣部超市
學校應當根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發布的學生餐營養指南等標準,針對不同年齡段在校學生營養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引導學生科學營養用餐。
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并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
學校應當建立集中用餐信息公開制度,利用公共信息平臺等方式及時向師生家長公開食品進貨來源、供餐單位等信息,涉及學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項上,應當以適當方式聽取家長委員會或者師生代表意見,組織師生家長代表參與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的管理和監督。
義務教育學校食堂須自營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必須自主經營,堅持公益性原則,不以營利為目的。
高中階段學校非學校自主經營的食堂應當堅持公益性原則,可以引入社會力量承包或者委托經營學校食堂。應當以招投標等方式公開選擇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能承擔食品安全責任、社會信譽良好的餐飲服務單位或者符合條件的餐飲管理單位。
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
學校要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建立安全保衛制度,采取措施,禁止非食堂從業人員未經允許進入食品處理區。
學校成立由學生(或學生會)代表、家長代表和教師代表等人員組成的餐飲食品安全第三方監督組織,建立自我監督、第三方監督和監管部門監督的互聯互通平臺,積極推進社會共治。
嚴禁違規加工制作高風險食品
?● 嚴禁學校食堂采購、儲存、使用亞硝酸鹽
?● 嚴禁使用非食用物質加工制作食品
?● 嚴禁將回收的食品再次加工銷售
?● 嚴禁違規加工制作四季豆、生鮮黃花菜、發芽發青土豆、霉變紅薯、野生菌、來歷不明的野菜等高風險食品
?● 嚴禁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加工制售涼菜。加工制作豆漿應燒熟煮透,防止假沸。
烹飪后的食品應在備餐間存放。烹飪后至食用超過2小時的,應當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條件下存放。分餐應當在備餐間或符合要求的加工經營場所內進行。
有條件的學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米、面、油、蛋、禽、肉等)實行公開招標、集中采購、定點采購。
同時,學校要嚴格落實食品留樣制度,配備專用留樣容器、冷藏設施以及留樣管理人員,留樣量不少于200g。
食堂應每天常規自查
積極實施明廚亮灶,推行“五常”等先進管理方法。建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責任制,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員,每半年對其從業人員進行一次食品安全培訓考核。建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食品安全自查、進貨查驗記錄、食品召回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
學校食堂應開展每天一次的常規自查和每月一次的全項自查。食品經營許可證合法有效,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公示許可證、量化等級標識、從業人員健康證、日常監督檢查結果記錄表。
各功能區相對獨立,原料儲藏和加工過程做到葷素分開、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備餐應設置操作專間。專間為獨立封閉空間,無明溝,地漏帶水封;內設獨立空調、工具清洗消毒設施、專用冷藏設施、空氣消毒設施、可自動閉合的廢棄物容器,入口處設置通過式預進間。
食堂從業人員應取得健康證明
學校應制訂學校食堂從業人員餐飲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計劃,配備的專(兼)職食品安全員,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食堂從業人員(包括新參加和臨時參加工作的人員) 在上崗前應取得健康證明,并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必要時進行臨時健康檢查;
“責任清單”明確規定,凡是患有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和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的從業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應安排每日對從業人員進行晨檢。發現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食品安全疾患的從業人員,應立即離開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并將有礙食品安全的疾患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調離、返崗情況應詳細記錄。
(原題為《禁令!徐州市學校食堂嚴禁違規加工制作四季豆!校長必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