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核電板塊掀漲停潮,但國內核電重啟仍待官方正式批復
核電項目核準沉寂三年有余,資本市場對核電概念追捧不斷升溫,但國內新建核電項目的實質性重啟仍有待官方正式批復。
3月18日,生態環境部公示當天受理的《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兩份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顯示,漳州核電1號機組和太平嶺核電1號機組計劃于2019年6月開工。
國內新建常規核電機組冰封已久。今年初以來,新的核電機組獲準開工的市場預期不斷升溫,上述環評文件披露項目開工時間后更是被外界解讀為核電開閘的明確信號。受此影響,3月19日核電板塊掀漲停潮,龍泉股份(002671)、蘭石重裝(603169)、沃爾核材(002130)等多股漲停。
但需要說明的是,生態環境部“受理”核與輻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不能與核電開閘直接劃等號,文件中披露的計劃開工時間也并非核電項目的確切開工時間,實際開工時間仍以政府批復后為準。核電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獲得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民用核設施建造許可證。
也就是說,從環評報告到建造許可證仍有距離,國內核電正式重啟仍需等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條要求:“核設施營運單位應當在申請領取核設施建造、運行許可證和辦理退役審批手續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 在《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中,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作出說明,報告書是建設單位向國務院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工程一、二號機組建造許可證的文件之一。
主管部門之所以要公示受理情況,是出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原環保部2013年印發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要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包括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情況、擬作出的審批意見、作出的審批決定)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生態環境部對漳州、太平嶺項目環評文件的受理情況,公示期為2019年3月18日—2019年3月29日(10個工作日)。
福建漳州項目和廣東太平嶺項目分屬于國內兩大核電集團旗下:漳州核電1、2號機組由中核集團旗下的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太平嶺核電項目由中國廣核集團控股組建的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并負責建成后運營。 兩個項目都將采用“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這4臺機組也由此成為中核集團與中廣核集團“華龍一號”技術融合后的首批項目。
關于漳州核電項目的具體情況,中核集團董事長余劍鋒曾在3月8日召開的中核集團“兩會”代表委員記者見面會上作出回應:“中核集團一直積極做著各項準備工作,目前漳州核電廠址具備開工建設條件,如2019年獲得核準并開工,預計首臺機組將在2024年建成發電。”
繼2015年核準8臺新建核電機組后,2016年中國未核準新的核電項目,2017年內唯一開工的項目,是中核集團位于福建省霞浦縣的示范快堆工程。2018年,國內新建核電項目再度出現“零核準”。以上核準開工節奏不僅遠低于行業預期,也低于國家能源局《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所提出的“年內計劃開工6~8臺機組”規劃。
截至2019年1月20日,中國大陸地區在運核電機組達到45臺,裝機容量4590萬千瓦,排名世界第三;在建機組11臺,裝機容量1218萬千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