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

復活節島上真正的秘密,不是那些巨大的石像,而是人類未來的命運

2025-04-15 14:55
北京
来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号

原創 萬物雜志 把科學帶回家

AI眼中的復活節島摩艾石像

撰文 | 河邊的卡西莫多

撰文 | 劉六七

2012年10月,一個獨特的實驗在夏威夷島上展開:一個重達5噸的石像頭頂綁上了三捆繩索,三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猶如拔河般使勁拽著繩子。通過來回式的拖動,這座巨大的石像在緩慢地向前移動。這個看似滑稽的實驗,其實是試圖解答一個著名的世界未解之謎: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是如何制作和轉移的?

不到一小時,這座石像就向前行走了100米。基于這項發現,研究團隊認為只需要少量的工人就能夠更有效地運輸石像(動圖來源:YouTube)

對于很多人來說,復活節島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它距離我們萬里之遙,但島上巨大而獨特的摩艾石像(Moai)早已成為風靡全球的流行符號。而在這個孤懸海外的小島,留給世人的不止這些石像,還有撲朔迷離的過去,以及對今天人類的啟示。

大約一百萬年前,東太平洋海隆上的三座火山開始噴發,很快就露出海面形成了島嶼,復活節島就此誕生。它的面積僅有164平方千米,相當于1/3個北京市朝陽區。它或許是地球上最孤獨的島嶼:距離澳大利亞約7500千米,距離南美洲大陸的智利有3000多千米,距離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凱恩群島也有2000多千米。因此,在漫長的時光中,這里都是一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復活節島所在的位置及島嶼地形圖。在網絡上有一種說法,當地人稱腳下的島嶼為“世界的肚臍”,但其實這種說法是法國一位民族學家在復活節島考察后,在其著作中對島嶼名稱具有想象性的翻譯,當地人從未這樣稱呼過復活節島(圖片來源:pastglobalchanges.org)

根據對當地語言學和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的推斷,在公元400年左右,第一批人類登上了復活節島。但這批人并非來自較近的南美洲,而是來自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亞群島。波利尼西亞人在征服島嶼的過程中,養成了當所在島嶼資源不足時,就靠航海前往另一個島嶼的行為。他們不僅擁有高超的航海能力,還發明了舷外支架技術,這使得他們的獨木舟變成了雙體船,增加了穩定性和抗風浪能力。

波利尼西亞雙體船想象復原圖。雙體船在南島民族中非常常見(圖片來源:transpressnz)

根據復活節島上現存的傳說,第一批抵達島上的共有7個人,他們的小船上帶著雞、芋頭、香蕉以及甘蔗,經過漫長的航海旅程后,他們終于發現了陸地,跟隨他們一起上島的還有躲在船體中的老鼠。

在他們面前的這個島嶼,上面有茂密的森林,樹下有很多不會飛行的大鳥,他們還在島上發現了淡水湖。雖然附近的海域因為溫度比較低,所以沒有珊瑚礁,也就沒有太多的魚兒,但深海之中有很多海豚,這可以彌補魚類食物不足的缺點。于是,這批先行者就留在了小島,開啟了新的生活。

復活節島水域的海洋生物。考古學家通過對島上古老的垃圾堆進行研究,海豚曾是島上居民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圖片來源:tejaonthehorizon)

只需要簡單的采集和捕獵就可以衣食無憂,在這樣悠閑的日子過了幾百年之后,島上的居民逐漸有了信仰。他們開始用島上的凝灰巖雕刻巨大的石像,第一批雕像正是為了紀念登島的祖先。7個高達10米左右的石像面向大海,凝望著故鄉的方向。

對于島上的居民來說,建造這樣的摩艾石像遠比狩獵更困難,因為島上缺乏金屬,只能用火山口噴發形成的黑曜石作為切割工具。這種放棄生存行為而轉向精神需求的活動,說明島上的居民達到了一定數量并且物質條件比較豐富。

這張圖表展示了復活節島采石場156號摩艾石像的挖掘歷史。紅色虛線代表了在雕像背部刻上巖畫時的估計表面。這條線也代表了該地區石材采石可能結束的地點,綠線代表了挖掘開始時的地面高度(圖片來源:Cristián Arévalo Pakarati)

但島上的命運也因石像的出現發生了轉變。隨著人口的增加,島上居民出現了分化。還是根據傳說,島上曾經有過長耳族和短耳族,后來短耳族在一次沖突中消滅了所有的長耳族,獨自統治了小島。根據考古發現,島上后來的摩艾石像具有明顯不同的風格,很多石像曾經被豎起后又被推倒。這里很可能曾經發生過激烈的戰斗,不同派別的人競相打造屬于自己派別的石像,并以推翻對方的石像作為勝利。

伴隨著石像的興盛,島上的資源則急劇萎縮。原本島上有很多種高大的樹木,甚至包括一種高達15米的棕櫚樹。但隨著造像活動和人口擴張,島上的植被迅速減少。原本島上還有6種陸鳥,但過度的捕殺再加上棲息地的喪失,它們最終都滅絕了。

托羅密羅(Sophora toromiro)是復活節島特有的物種,但到17世紀上半葉這種植物已經非常稀少,并在20世紀60年代野外滅絕。在植物學家的努力下,第一株人工培育的托羅密羅已于1988年重返復活節島(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

加速島嶼生態惡化的“幫兇”還有那些一起上島的老鼠。這些老鼠不僅繁殖能力驚人,還迅速適應了島上的環境:老鼠們可以在棕櫚樹高高的樹枝上生活,從一棵樹上跳躍到另一棵樹上,還能咬碎植物果實和鳥蛋堅硬的外殼,去啃食里面的種子和蛋液。在島上石灰石的天坑中的沉積物表明,在公元十世紀,島上的老鼠數量劇增,相對應的則是陸鳥和植物的數量斷崖式下降。

到了公元1200年左右,島上的人口達到了頂點,但與之對應的則是樹木全部消失。缺少了木材,島上的居民再也不能造船,這意味著他們無法去遠處的深海捕捉海豚。只有船形的蘆葦屋,還能隱約證明這是一個海洋民族的家園。

復活節島上一處由石頭建造的船形建筑(圖片來源:Ik T on Flickr)

為了填飽肚子,島上的居民們不得不捕食老鼠,岸邊的貝殼海螺也被撈得一干二凈。當歐洲人到訪復活節島的時候,向導甚至聽到了當地一句惡毒的臟話“你媽媽的肉還嵌在我的牙縫里”,由此有人類學家推測,島上甚至可能出現過食用人肉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居民們也開始農業種植,芋頭、香蕉和甘蔗成為了食物的主要來源。有意思的是,復活節島居民的農作物中還包括紅薯。這種植物的原產地位于南美洲,所以后世的我們很容易猜想,紅薯應該是從南美洲傳播到島嶼上的。但在2018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復活節島上的紅薯樣本,與波利尼西亞群島上的樣本基因更為接近。這意味著兩件事:(1)紅薯早在哥倫布抵達美洲之前,就已經離開了美洲大陸。科學家們猜測,大約在12-3萬年前,紅薯的塊根或種子,很可能就通過洋流或者海鳥橫渡了太平洋并且生根發芽;(2)紅薯的存在,再一次證明了復活節島上的人類與波利尼西亞群島具有直接的聯系。

科學家根據紅薯的樣本,推測紅薯可能的傳播路線(圖片來源:Courtesy of Caroline Roullier/PNAS)

不過,這座島嶼確實曾經與美洲大陸產生過聯系。在2024年的一項最新研究中發現,在公元1250年至1430年的某個時間點上,曾經有美洲原住民抵達過復活節島并且與當地人產生了后代。這意味著在與世隔絕了上千年之后,島上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我們可以想象那個神奇的畫面:或許是美洲大陸上海邊一個部落的幾個漁民不幸發生了海難,抱著漂浮的船只殘骸隨著洋流來到了復活節島;又或許是舉全島之力,幾個勇士乘著最后一艘獨木舟開啟了遠航,在美洲大陸俘獲了幾個人之后又回到了島嶼……

而復活節島與外界的下一次接觸,就要等到1722年4月5日的那個下午了,荷蘭航海家雅各布·羅赫芬(Jacob Roggeveen)的船隊無意之中發現了復活節島,并以當天的復活節命名了島嶼。后來當地人以“拉帕努伊”稱呼這座島嶼,但在歐洲人發現這座島嶼之前,當地人如何稱呼自己腳下的土地,如今已經成了一個謎。

英國畫家威廉-霍奇斯(William Hodges)于1776年描繪的島上場景(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

當出現在歐洲人面前時,島民們大都瘦骨嶙峋,呈現營養不良的狀態,島上的社會結構已經處于崩潰的邊緣。按照殖民者常見的做法,1770年西班牙的冒險家拿出了一份文件,欺騙島上居民簽字,以聲明島嶼的主權歸西班牙王室所有。但當時復活節島上根本就沒有文字,于是殖民者就找了一些平整的木板,教當地人在上面刻上文字,并將這個當作是主權聲明。

一個神奇的事情出現了,在之后幾十年,島上的居民根據自己語言的發音特點,跟聲明文字上那些文字形狀進行結合,竟然自己發明出一套新的文字。這種被當地人稱為朗格朗格(RongoRongo)的文字,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種波利尼西亞文字。

一塊僥幸保存到今天的朗格朗格木板(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

隨后幾十年的時光中,復活節島和外界處于若即若離的關系。西班牙人偶爾會把復活節島作為補給和中轉站,順便把梅毒細菌留在島上,但下次來訪可能是幾年之后了。公元1862年,出現了復活節島最為悲壯的一幕:東邊秘魯的8艘海盜船抵達了復活節島,他們的目的就是把島上所有精壯的居民抓做奴隸。當時島上只有2000多人,而其中1000多人被押解上船,甚至包括了當時島上的首領。

他們被押送到秘魯開采鳥糞,此時正是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全球各國都對奴隸貿易表示了反對。因此很快秘魯政府迫于壓力,不得不把這些人送回復活節島。只是在短短大半年的時間里,這些復活節島上的居民由于瘟疫和強制勞動,大部分早已悲慘地死去了,最終1000多人只有15人回到了島上。

這個事件不僅導致了島上人口的崩潰,更加宣告了朗格朗格文字的死亡,因為所有精通朗格朗格文字的人都死于這場浩劫。直到本世紀初,語言學家們才破譯了部分的文字,更多的內容至今無人知曉其含義。

一塊木板上的朗格朗格文字(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

更不幸的事還在后頭,僅存的這15人當時還感染了天花。于是在之后幾個月,島上瘟疫肆虐。這些僥幸沒有成為奴隸的老弱病殘,大部分人最終還是死在了天花病毒的手上。

1865年,一位法國傳教士登島,他當時清點了島上的人數,已經不足500人了。他登島的目的就是讓島民皈依基督教,隨后他就下令把島上大部分刻有朗格朗格文字的木板燒毀。所以現存的朗格朗格文字木板僅剩15塊,這座島嶼大部分的記憶也就此湮滅。到了1877年,島上的原住居民僅剩111人。

之后秘魯政府又把復活節島對外出租,來自智利的牧民把大批牛羊帶到了復活節島,把原本就貧瘠的島嶼變得更加荒涼,拉帕努伊文化也漸漸地就消失殆盡。今天游客在島上看到的很多風俗和文物,都是后來人根據自己的想象創造而成。

直到今天,復活節島依舊是一座缺少高大樹木的島嶼(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

唯一不變的,只有島上800多個摩艾石像,它們靜靜地注視著島上的劇變。當世界進入到了20世紀,人們重新開始了解復活節島時,很多事情就變成了未解之謎。就比如摩艾石像是如何制作的,它們是如何從島嶼的中心運往海邊,它們究竟象征著什么,島上又曾經發生過哪些故事……

借助考古學和語言學,我們能夠還原很多真相,但更多的事實我們再也無法得知了,這或許才是復活節島最大的謎團。而如果把復活節島的面積擴充到整個星球,把時間拉得更長,把人口擴充百萬倍,那復活節島的故事是否也是整個人類的命運呢?

通過數字化再現的復活節島古老景觀(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

當歐洲人第一次到達復活節島時,島上的所有石像都被推倒,島上的居民也已經不再崇拜摩艾了,而是崇拜一種鳥人模樣的木雕和石雕。這些鳥人偶像要比摩艾石像小得多,它們有著長長的鳥嘴和巨大的翅膀。或許對于曾經島上的居民來說,他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如鳥兒一般長出翅膀,離開這座充滿悲情和不幸的孤島吧。

在島上無法繼續建造摩艾之后,“鳥人”成為了新的崇拜圖騰(圖片來源:worthpoint.com)

參考資料:

[1] [挪威] 海雅達爾 T Heyeroahl,Thor.復活節島的秘密[M].重慶出版社,2005.

[2] [新加坡] 楊斌著.全球史的九炷香[M].中信出版社,2025.

[3] 汪詰 何慧中.瘋狂的植物[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4.

[4] Diamond J .Collapse[M].Penguin US,2005.

[5] Lipo C P , Hunt T L , Haoa S R .Lipo-2013-The 'walking' megalithic statues (moai) of Easter Island[J]. 2015.

[6] Richards R .Foreign visitors to Easter Island 1772 to 1862: Isolation proved a high price to pay[J].Rapa Nui Journal, 2016, 30(1):11-12.DOI:10.1353/rnj.2016.0001.

[7] Berenguer P , Clavero C ,Mónica Saldarriaga-Córdoba,et al.Identification of breadfruit (Artocarpus altilis) and South American crops introduced during early settlement of Rapa Nui (Easter Island), as revealed through starch analysis[J].PLoS ONE (v.1;2006), 2024, 19(3):36.DOI:10.1371/journal.pone.0298896.

[8] Orf D .THE ANCIENT LANGUAGE OF EASTER ISLAND.[J].Popular Mechanics.New York, 2024, 000(9-10):2.

[9] Woodford J .Easter Island's supposed population collapse probably never happened.[J].New Scientist, 2024, 262(3497):2.DOI:10.1016/S0262-4079(24)01171-0.

[10] Schiffels S , Nagele K .Population history of Rapa Nui rewritten[J].Nature, 2024(Sep.12 TN.8029):633.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原標題:《復活節島上真正的秘密,不是那些巨大的石像,而是人類未來的命運》

閱讀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2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0)
    发表
    加载中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娱乐网百家乐补丁| 百家乐斗地主炸金花| 鸡泽县| 伯爵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电玩城百家乐官网技巧| 金博士娱乐城优惠| 怎么赌百家乐能赢| 百家乐官网机器出千| 岑巩县| 大发888真钱赌场娱乐网规则| A8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赌博千术| 全讯网abckkk.com| 太阳百家乐官网管理网| 金臂百家乐官网注册送彩金| 棋牌室经营| 哪个百家乐最好| 百家乐官网开户平台| 金钻娱乐| 棋牌游戏中心| 威尼斯人娱乐城极好| 百家乐如何骗人| 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第三张规则| 银泰百家乐龙虎斗| 百家乐官网网上赌场| 网络百家乐官网打揽| 百家乐官网澳门路规则算法| 凯旋门百家乐官网游戏| 京城国际| 德州扑克比赛规则| 大发888娱乐场下| 聚龍社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解析| 百家乐官网tie| 百家乐官网是多少个庄闲| 太阳城77scs| 365外围网| 韦德娱乐| 诸城市| 澳门百家乐官网海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