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考只剩2個月了,一線老師的3句話治好了我的內耗

2025-04-15 13:04
来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号

原創 尹凡 谷雨星球

大家好,我是尹凡,一位十年如一日在奮戰在一線的老師。

身為一名高中老師,我發現升學路就像是游戲里的打怪升級,邁過一關還有一關,尤其是中考就是守門員,難住了一批又一批人。

前段時間,上海部分區的初三二模考試已經結束,我又接到了諸多家長的咨詢:完蛋了,二模考花邊了,可咋辦?

再往深里聊,這些家長里有一模區排前1%的,也有中考預估不到500(上海的普高線)的。不管是哪類家長,來咨詢的時候都是不停地懷疑:我家的娃以后能去哪里?

二模背后,藏著許許多多并非是單純的學習和升學的問題,而是焦慮情緒隱射的是教育本質的問題。

從升學路徑來看,家長焦慮的是中職分流會不會沒書讀?從孩子成長來看,家長擔憂的是面對青春期孩子躺又躺不平,學又不給力式的「仰臥起坐」式學習,如何介入最有效?

而從家庭規劃來看,在大環境下,家長疑問的是當下還要留學和轉軌嗎?

先上結論:在讀高中這件事情上大可不必焦慮,負責地給大家說,那些坊間的傳言都是假的。

1. 自招不會統一命題,這是基于我們現行體制中博弈的必然。

具體不好公開展開,結論得自從體制內各部門權責博弈的角度來的。所以,一模區排位前10%的孩子還是要關注心儀學校自招的通告,5月25日是個比較關鍵的日子,預計提前兩周會開放報名。

請一定做好準備,懂得都懂。

2. 分流一半的人去職校技校,專業的說法叫普職比1:1,這本來就只是一個目標。

只要翻一翻過去幾年的數據,就會知道上海的普通高中,它的分數線大致是劃在了65%的位置。

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中,很多的民辦高中實際都有大量的學額空缺,也就是說你只要想讀高中,理論上都是能讀得上的。

反倒可以說,上海的高中教育已經真正達到普及化了。

家長真正應該關心的

家長真正應該關心的第一件事,是如何用二模估分檢驗學生是否會考試的問題。

考試作答本身是有一定的技巧,這技巧背后的看似是知識的掌握,實際核心是邏輯能力。

初中生的邏輯能力還在成長發育過程中,跟天賦分不開,也跟學習習慣分不開。如果只是一味地只是刷題,掌握知識點,則是本末倒置了。

家長更應該關注學生邏輯能力的發展,讓學生有意識的用邏輯的方式思考、答題。

簡單來說,邏輯能力檢驗的就是一個人的思維從具體走向抽象的過程。

很多孩子小學學得很好,到了初高中就開始滑坡,正是在于其思維模式仍然在記憶,而不是在推導。

一般來說,學不好的原因一般有兩個:其一,是記不住關鍵的事實性知識,沒有搭建知識體系。現在家長都在這上面下很多功夫。其二,不會舉一反三、活學活用,也就是思維沒有從從具象走向抽象。

而沒有邏輯的答題,得分全憑緣分,「花邊」在所難免。

這種能力,理論上是由學校教給學生的,但很多時候受制于師資的能力,學校的氛圍,師生的關系等等,可能需要家長去找一些場外資源的幫助。

這不僅僅是給家長的一種心理安慰,也是給學生的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有人幫我找到正確的方法,我一定能行。

這在考前有很強的自我預言效應。

還有一個解決方法,就是讓孩子把知識點講給同學或家長聽,這也是學習共同體的好處。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一個心理學上很重要的概念,當我們不斷讓孩子相信他們能做到,就真的可以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激發自驅力。

家長真正應該關心的第二件事,是孩子對學習的動力是出自具體目標,還是僅關乎家長的心情。

很多家長都會提到,孩子沒有動力,很疲憊,心理是想學好的,但是自己又提不起勁兒來。

現實中,我經常觀察到的情況是,到底考什么學校,考得好不好這類問題往往停留在家長的焦慮之中,學生僅僅是將其與家長的心情關聯在一起,而非具體的目標。

最直接的表現是,學生最害怕的是考完之后父母失望的眼神,而非學習本身。

為此,他們會更多的把精力關注在如何讓父母感覺好一些,而非自己的學業本身。當然,也有學生可能會表現得對這一切滿不在乎,但是他內心其實是非常在意父母的情緒,他是用這種不配合來降低父母的預期,以達到讓父母不太失望的目的。

然而,這些不關注在學業本身的行為,一定會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絆腳石。

所以,家長在成績起伏之外,該關心孩子情緒起伏,什么「一切等中考后再說,先把成績搞上去」,這樣的話,孩子聽了只會難過,孩子知道很重要,但是他無法控制自己,這是由青春期生理性因素決定的。

在這個階段里,我非常建議家長去給孩子樹立更高更遠大的理想,將讀書的自驅力從利己變成利他,從與他人比較變成責任感。

我認識一個有智慧的媽媽,養的孩子也特別有內驅力。她分享過這樣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有次下雨天走在路上,看見清潔工沒有帶傘在清理樹葉,孩子問她,為什么清潔工這么辛苦?

有人可能會說,你如果不努力學習,以后就要去掃大街。但是這個媽媽說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幫助她們,你努力學習也可以幫助阿姨叔叔們不再淋雨呢?甚至過上更好的生活?

無論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還是「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甚至是「希望改善某些人的條件」都可以,這才能讓學生將為什么要讀書,怎么讀書,考得好不好,去哪所學校等這類的問題與自己關聯起來。

這才可能讓孩子將一個虛無的目標與自己的行為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只關乎家長的心情。

家長真正應該關心的第三件事,是認識到在與孩子學習同等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堅定的、能穿越周期的目光。

最近國際局勢可謂是翻天覆地,讓很多家長對于是否要轉軌國際教育打起了退堂鼓。

與主流看法不大一樣,我認為這次關稅戰恰恰證實了,在未來的一個世紀中,全球只有中美兩個超級經濟體。

這兩個經濟體只要打斗起來,其他的小魚小蝦們輕則傷筋動骨,重則一命嗚呼,而且是沒得選。

去美國當然是一種選擇。如果要回到中國,我認為要重新審視留學的意義。中國未來至少在經貿上一定會選擇美國曾經走過的路,我們會盡我們所能將貿易的觸角伸遍全球各個角落,這是中國未來必然的求生之道。

因此,中國未來是需要更多視野更開放,愿意到海外去開辟一片天地的年輕人。

曾經留學的意義是開闊眼界,帶回海外的先進思想;而未來留學的意義,可能是再看過了世界之后,敢于去開拓更大的天地。

所以,當代留學是有不一樣的意義,且是一種全新的意義。

就像有朋友說的,把留學當作及時兌利的年代肯定過去了,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放長,活到100歲,留學這幾年,還會不會成為孩子的選項?

■一本很適合在當下讀的書《原則:應對變化中的世界秩序》,作者回顧了500年財富和權力的所有重大變化背后,總結了反復出現的模式和因果關系。

原標題:《中考只剩2個月了,一線老師的3句話治好了我的內耗》

閱讀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风水24山那个排第一| 百家乐官网3式打法微笑心法| 百家乐图形的秘密破解| 百家乐官网代理| 百家乐官网赌机凤凰软件| 手机棋牌游戏下载| 玩百家乐出千方法| 百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重庆市| 大发888在线娱乐下载| 山西百家乐用品| 明珠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顶尖百家乐官网对单| 德州扑克牌| 大发888娱乐场官方下载| 火箭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通州区| 帝王娱乐城开户| 肯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高人玩法| 跨国际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电投| 诚信百家乐官网在线平台| 最好的百家乐官网论坛| 凉城县| 隆回县| 澳门金沙会| 百家乐博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平注法是什么| 百家乐官网加牌规| 粤港澳百家乐官网娱乐| 百家乐官网实时赌博| 百家乐官网路珠价格| A8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澳门百家乐官网下注最低| 百家乐官网从哪而来| 陕西省| 昂仁县| 百家乐官网龙虎规则| 百家乐官网投注心态| 百家乐官网技巧-澳门百家乐官网官方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