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不做二手讀者,可能是AI時代最重要的事

2025-04-14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譚山山 新周刊

這是個“二手信息”愈來愈泛濫的時代,書籍溶于視頻流和大語言模型里,人人都在變成二手讀者、三手讀者乃至N手讀者。

不做二手讀者,就是選擇做一根會思想的蘆葦——

回歸書籍,一頁一頁地,翻動字里行間的歷史與想象。紙質書自從被人類發明之后,無論朝代如何興衰輪回,產業革命和信息革命如何翻天覆地,它的形態幾乎沒有根本變化。我們有理由相信,書籍仍將繼續提供智慧的支持和情感的慰藉,讓人類度過這個千年。

相信文字,它們是所有表達形式中最基礎、最豐富、最有效率的一種,一小段文字組成的詩歌,也許勝過恒河沙數的影像。更重要的是閱讀它們,將一本書從第1頁讀到第100頁、第300頁、第500頁,你將習得這個時代最珍貴的專注力。

那么,讀什么?讀點好東西。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寫完那本著名的讀書指南《如何讀,為什么讀》之后說:“我快70歲了,不想讀壞東西如同不想過壞日子,因為時間不允許。”

讀好書、看好電影、去好地方、聽好音樂,也可以反過來,讓它們來讀你。就像貝多芬走進山水田園之間,閱讀自然,或被自然閱讀,然后寫出《田園交響曲》:“就在這兒,我寫下了溪邊的景色,而在那邊,黃鸝、鵪鶉、夜鶯、杜鵑則在樹梢上和我一起寫作?!?

在世界讀書日前,2024年度刀鋒圖書獎榜單如約而至。但你只有親自打開這些書時,才能發現“壯闊的平凡”。

記者 | 譚山山

編輯 | 朱人奉

“咱們別什么都扯女性話題啊。來,現在下單這本《看不見的女性》,限時八五折!我們還送一本《她們不是嘮叨,只是受夠了》……導播準備好了沒有?三二一,上鏈接!”

電影《好東西》中直播賣書這一幕,是很多出版從業人員近年來再熟悉不過的日常。而這只是《好東西》提供的“彩蛋”之一。讓圖書編輯們振奮的,還有女主角王鐵梅家里那個“不會讓人出戲的真書架”——導演邵藝輝曾表示,書架上的書都是她精心挑選的,因為“鐵梅看什么書是很重要的”;以及,通過9歲的王茉莉之口所說的那句“正直、勇敢,有閱讀量”——這是一個讀者的自我追求,同時也是一份通過閱讀保衛生活的宣言。

2025年3月5日,四川都江堰。有“最美書店”之稱的鐘書閣,其靈感來自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壩的藝術形象轉化為書墻設計,船舶則演化為擺書臺,設計上的種種巧思吸引讀者前來打卡。(圖 / 王磊 / 中新社)

對于王鐵梅書架上的書,雖然邵導并沒有公布具體書目,但自有自媒體、網友拿出偵探般的勁頭,辨別、整理出一份份“《好東西》書單”:既然“前夫哥”問出一句“你看過幾本上野千鶴子?”,那么上野千鶴子、鈴木涼美合著的《始于極限》一定會入選;廖一梅的“悲觀主義三部曲”即《戀愛的犀牛》《琥珀》《柔軟》的入選也毫無意外,按照王鐵梅的人設,她應該會把廖一梅視為值得學習的大前輩;村上春樹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2023年新版、穆齊爾的《沒有個性的人》等上海譯文出版社的經典文學書打包出現;繪本《史塔克的世界》應該是給王茉莉準備的……

(圖/《好東西》)

有人會按照書單一本本補課,也有人在收藏書單之后就沒有然后了——在他們看來,“收藏就等于(意念上)讀過”。這也是當下讀者的一種普遍心態:追劇、刷短視頻、網購、玩游戲,要做的事情那么多,閱讀并不是優先項。而且,現在有了好用的AI,當年伍迪·艾倫需要花20分鐘才知道《戰爭與和平》寫的是什么,如今AI只需要幾秒就能輸出答案。

被王鐵梅催促“別看書了,快去玩!”的王茉莉,可能是出版從業者夢寐以求的那種理想讀者:有閱讀習慣,而且年紀還小,未來可期。在閱讀這件事上,很多大人都不如她。

“出版是為了繼續出版”

出版行業整體低迷,這是不少業內人士的共同感受。最直觀的表現是銷售量的下跌。北京開卷2025年1月發布的《2024年圖書零售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4年總體圖書零售市場碼洋同比下降1.52%,碼洋規模1129億元,恢復到2019年的88%。

碼洋總體下降1.52%看似不多,但從細分市場來看,可以看到一些新變化:生活類圖書碼洋同比增長率達25.70%,是成長性較好的類別;文學類圖書則同比下降15.14%。開卷認為,前者的快速增長主要源自大眾對健康關注度的提升。在內容電商渠道,這類圖書的碼洋同比增長率高達161.58%,其中中醫保健和食療類圖書表現亮眼。也就是說,在身體健康和心靈健康之間,人們首選的是身體健康。

左圖 :2015年5月12日,德國柏林。街頭電話亭變身為“公共圖書館”。(圖/IC photo) / 右圖 :2025年3月27日,英國倫敦。公園里,一名女性正在用電子閱讀器閱讀。(圖/視覺中國)

在編輯間流傳的則是這組開卷數據:2024年,近85%的新書上市半年銷量低于500冊,只有不到4%的新書半年銷量超過5000冊。在“做書”公眾號上,一名編輯發表文章,稱自己策劃的一本新書上市半年只賣了151冊。

如今,大部分圖書的首印量為5000冊左右,小眾學術書的首印量更低,只有一兩千冊。出版社要盈利,主要看圖書的重印情況。出版品牌“新行思NeoCogito”編輯王如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書首印量逐年下降,這意味著編輯需要做更多的書,生產任務不斷加重;即便如此,經營狀況也只能維持在基本“過得去”的狀態。這讓“出版是為了繼續出版”的說法成為她和其他同行的共同感受。

關注熱度有時候可以轉化為銷量,有時候則不然。前者的例子是在《好東西》中出鏡的《看不見的女性》。據其出品方新經典文化的營銷編輯張小蓮介紹,電影上映前,這本2022年出版的書的銷量已經回落到每月一兩千冊左右;電影上映后,通過與片方的聯動,這本書的銷量增長了幾倍。后者的例子來自2024年度刀鋒圖書獎推委、譯者陳以侃。他發現,由群島圖書策劃的《喬瓦尼的房間》出版半年來仍排在豆瓣熱門圖書榜的前列,但群島圖書負責人彭倫表示,熱度并沒有轉化為銷量。

《看不見的女性》

[英]卡羅琳·克里亞多·佩雷斯 著,詹涓 譯

新星出版社,2022-8

那出版從業者應該怎么辦?王如菲提出了維護“閱讀共同體”的說法,即留住那些“不讀書就過不下去的人”,做他們需要的書。陳以侃有類似看法:“我還是幼稚地相信,一個寫作者用很自我、很細膩的方式去描繪一些似乎和你根本不相關的心思,總還是會有一些人需要這樣的閱讀體驗。”

一端是歷史,一端是紀實

“我們生活在不確定的時代”,這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22年發布的《2021/2022年人類發展報告》得出的結論。報告指出,“不確定性層層疊加、相互作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擾亂我們的生活”,并形成一種新的不確定性復合體。

2021年,有研究人員分析了過去125年以英語、西班牙語、德語這三種語言出版的超過1400萬本書籍,發現世界許多地方的出版市場中,關于焦慮和擔憂的表達正在急劇增加。其他時間尺度較小的研究報告顯示,自2012年以來,遠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前,人們對不確定性的擔憂就已經逐步增加。理解和應對這一現實,是當代人的必修課。

(圖/unsplash)

體現在創作上,有些人把目光投向過去,試圖在更廣的歷史維度中尋找答案;有些人則關注當下,希望從他人的真實故事中得到共鳴。這也是近年來以歷史寫作、紀實寫作為代表的本土原創作品崛起的原因。

書評人蕭軼表示:“近些年來本土原創作品的崛起與社會情緒的自我放置有很大的關系,在認知視野不斷全球化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讀者同樣希望通過閱讀來理解自身面臨的困境和認知自身所處的現實。”

蕭軼注意到,近年來不斷涌現的本土原創歷史研究著作,“終于在漢學著作長期把持關注度和認可度之下獲得了自身所該擁有的地位”。一方面,讀者對海外作者日漸祛魅,對本土原創作者的接納度提升;另一方面,本土原創作者努力在學術性和通俗性之間尋求平衡,交出滿足讀者期待的文本。

以獨立學者孫立天為例,在用英文寫作的博士論文《奴才的特權》、專著《耶穌會士的使命與效忠》基礎上,他通過再創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中文著作《康熙的紅票:全球化中的清朝》。在寫作時,他秉持的是產品思維而非學者本位思維——他把書當成“商品”,最關心的是寫出來之后讀者能否讀下去,“既要保持原創的觀點,同時又要讓更多人看懂”。包括他在書中不用腳注而采用尾注的做法,也是希望讀者不受注釋干擾,一口氣把故事讀完。

《康熙的紅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孫立天 著

商務印書館,2024-3

紀實寫作方面,陳沖的《貓魚》、胡安焉的《生活在低處》等書備受關注。而李穎迪的《逃走的人》能引起年輕人的廣泛共鳴,就在于她“以自己為方法”,試圖把握“鶴崗”作為一個指稱背后所隱藏的集體性情緒:承認自己弱,滿足不了社會的期許,那就找個地方躲起來。這些“逃走的人”,既不回望過去,也不會想太遠的事。對他們而言,至少在目前,除了躲起來,“沒有別的選擇了”。就像余華所說:“現實的差距,將同齡人分裂到不同的時代里去了?!?

旅行寫作也是近年來的一個熱潮。在豆瓣2024年度中國文學非小說類top 10榜單中,有4部旅行類作品——劉子超的《血與蜜之地:穿越巴爾干的旅程》、庫索的《離島: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楊瀟的《可能的世界》和柏琳的《邊界的誘惑:尋找南斯拉夫》。入選2024刀鋒圖書獎“年度重版作品”提名名單的班卓的《陌生的阿富汗:一個女人的獨行漫記》,也屬于這一類。

“不去讀的書是最貴的”

把書買回來,塑封都不拆開,直接擺放在書架上或展示柜里,那叫“曬”書——書變成了裝飾品。同理,收藏諸如“×本你不得不讀的書”“《好東西》書單”等鏈接時,你帶著一種“以后有時間再看”的心態完成“收藏”這一動作,就去忙別的事了,之后就再也不會打開它們——這叫囤積,滿足的是你的搜集癖。

加拿大作家大衛·凱恩提出,人們買書而不讀,是因為沒有意識到,我們購買大部分東西,都需要支付兩次才能真正擁有它們。第一次是貨幣支付,你付了錢,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一本書、一個App;而你必須支付第二次——也就是投入時間和精力,才能有所收益。

(圖/《在街上》)

就像買一本新小說,你第一次支付的是書的價錢,第二次支付的則是數小時的沉浸式閱讀。而我們經常犯的錯誤就是,只完成了第一次支付,卻沒有進行第二次支付,即過于看重物品的經濟價值(或曰符號價值),而忽視了實際體驗和結果。沒有讀的書、沒有玩的游戲、沒有使用的會員卡,等等,實際上都是一種浪費。

也因此,王如菲表示,就書而言,你對它的投入程度——無論是感情、精力還是頭腦,決定了你能從中獲得多少東西?!拔覀兛傉f,書越來越貴了,但暫且不談圖書定價的大難題,事實上,不去讀的書是最貴的?!?/p>

(圖/unsplash)

早在“前AI時代”,就有人為那些不愿花時間讀書的人提供了極簡版名著縮編。加拿大漫畫家約翰·阿特金森就是其中一個,來看看他是怎么忽悠人的:《戰爭與和平》—— “每個人都很悲傷。老下雪”;《堂吉訶德》——“一個人攻擊風車,還有,他瘋了”;《尤利西斯》——“都柏林,這事那事,不分段的長句子”;《瓦爾登湖》——“一個人在戶外坐了兩年,什么也沒發生”……

這就是一個個段子,跟名著毫無關系,而且一點都不好玩。習慣性一鍵分享的你,和同樣習慣性一鍵轉發的別人一樣,某種程度上成了無情的轉發bot?,F在,有了AI,你更是心安理得地接受AI投喂的二手乃至N手結論,并自動放棄了思考,就像動畫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喪失自理能力的人類那樣。

由此,“正直、勇敢,有閱讀量”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4月18日

2024年度刀鋒圖書獎

將在湖北武漢揭曉年度榜單

預約線上直播

運營:鹿子芮;排版:黃琳

本文原載于《新周刊》總第681期《不做二手讀者》

原標題:《2024閱讀報告:不想被“投喂”,就拒絕做二手讀者》

新周刊681期雜志

刀鋒圖書獎專刊已上市

原標題:《不做二手讀者,可能是AI時代最重要的事》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免费百家乐官网倍投| 百家乐官网游戏平台有哪些哪家的口碑最好 | 百家乐高手的心得| 真钱百家乐大转轮| 跨国际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江山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娱乐城下载lm0| 肃宁县| 风水做生意店铺的门| 广州百家乐娱乐场| 太阳城官方网| 万源市| 劳力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代打公司| 百家乐官网玩法秘决| 百家乐官网桌子豪华| 百家乐知敌便能制胜| 闲和庄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华克山庄| 百家乐不锈钢| 试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威尼斯人娱乐平台代理| 乐百家娱乐| 实战百家乐官网十大取胜原因百分百战胜百家乐官网不买币不吹牛只你能做到按我说的.百家乐官网基本规则 | 百家乐官网视频麻将下载| 百家乐官网游戏免费下| 圣保罗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澳门色子| 百家乐官网投注打三断| 百家乐官网真钱斗地主| 百家乐最好的平台是哪个| 百家乐庄闲比| 太阳城娱乐城网址| 百家乐投注办法| 定陶县| 百家乐官网发牌牌规| 黄金会百家乐赌城| 百家乐官网平点| bodog博狗| 哪个百家乐投注平台信誉好| 百家乐官网下注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