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 +11
民生訪談|陪診服務價格高?康復輔具如何適配老人需求?市民政局回應
【編者按】
對于群眾反映的民生問題,如何為民解憂、馬上就辦?如何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4月14日,上海大調研·澎湃新聞攜手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等推出的《2025上海民生訪談》煥新開啟,今年的訪談將以“投資于人,打開民生新空間”為主題,為政府部門和市民群眾架設溝通橋梁。
今天的首期節目,上海市民政局局長蔣蕊走進了直播間,與大家聊了聊助醫陪診、適老化改造、助浴、意定監護等熱點話題。

4月14日,上海市民政局局長蔣蕊做客《2025民生訪談》節目。主辦方 供圖
陪診服務:對低保、低收入等困難老年人實行兜底保障
節目中,有市民提問了陪診服務相關的問題。市民提到,對經常要去醫院或經濟情況欠佳的老人,一次陪診服務如果要幾百元錢,費用方面仍有壓力,此外,有些陪診計費會涉及時長,“很多時候是從病人家就開始起算,在路上、醫院的候診等也算進時長計價,是否需要綜合考量一下?”
對此,市民政局回應稱,目前陪診服務的開展存在幾個難處:
一是陪診師目前尚未被人社部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不能算是一個行當,但事實上已經有需求了”,因此要積極探索。
二是陪診師需要什么資質、能力,尚未有專門的規范性文件出臺。目前,從事陪診的多是養老服務的從業人員。為了給老年人提供安全的服務,在市民政局的指導下,行業協會和上海開放大學已在研究相關培訓標準。
三是價格問題,助醫陪診目前總體而言是市場行為,原則上采取市場調節價格的方式,但對于老年人就診頻率比較高的,如尿毒癥、透析相關的定期治療等,這方面也仍有探索余地。
對于社會比較關注的價格問題,市民政局主要負責人回應稱,目前每次陪診平均消費在兩三百元,子女幫助購買的訂單比老年人自主下單的情況更多。“我們將專業陪診服務納入本市養老服務補貼服務內容,對低保、低收入等困難老年人實行兜底保障。也鼓勵各試點區、街鎮結合購買服務等形式,為80歲以上高齡、獨居等特定對象提供低償、普惠的助醫陪診服務,以及通過社會公益慈善資源為老年人提供一定資助。”
2025年初印發的《上海市老年人助醫陪診服務試點方案》提到,聚焦老年人陪同就醫需求,上海將在浦東、楊浦、松江、徐匯、長寧、普陀、靜安、虹口、黃浦等區開展試點,組織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助醫陪診服務。通過半年左右的試點時間,民政部門將不斷總結各個區的模式,包括人員培訓、服務標準、價格、政府補貼等,形成一套制度,并在市級層面進一步推廣。“一方面既廣泛回應社會需求,同時也做好這項工作的規范。隨著服務量上去之后,相信對價格會有一定調節。”市民政局主要負責人表示。
陪診以外,上海市民政局也于2025年出臺了《關于支持發展老年助浴服務的若干意見(試行)》。近幾年來,上海已出現專門從事助浴服務的企業,也有一些區和街鎮購買這樣的服務,為特定群體提供。民政部門今年也專門推出了促進老年助浴服務發展的意見,其中包括對服務流程的規范等,并對特定困難群體、特定對象給予相應補貼。
意定監護:政策制定將明確條件和流程
隨著老齡化的深化,意定監護也是越來越多人關心的問題。
意定監護制度,可以理解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通過書面協議預先選定監護人,在其喪失或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的制度,比如入住醫院時代為簽字等。上海在2016年實施《上海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已在探索該制度,這也會是今年該《條例》修訂的重要內容。
比如,閔行區專門指導成立了一家盡善社會監護服務中心,幾年來累計接受相關咨詢服務200多例,其中正式確定了監護關系的有40例,服務主要包括居家照護、養老機構入住、醫療搶救以及身后事的代理等,在實踐過程中積累了種種故事和經驗,這將對公共政策的制定起到很好的借鑒意義。但社會組織如今仍在“摸著石頭過河”,從政策制定層面,新的《條例》要對如何明確相應的程序、條件和流程,也值得思考。
康復輔具:享受以舊換新補貼,也可以租賃
康復輔具產品與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該產業如何發展?面對上海大調研·澎湃新聞記者的提問,市民政局主要負責人回應道,上海康復輔具產業,從企業總營收等角度呈現出較好的發展趨勢。同時,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以來,康復輔具的不少產品都被納入了“以舊換新”的銷售產品目錄中,其中助聽器、助行器、護理床等產品都非常受市民歡迎。
近年來,上海民政部門也推出了“康復輔具社區租賃”活動,力圖讓康復輔具更多走進尋常百姓家。下一步,民政部門將推出各種各樣的對接會,把實際運用的場景呈現給科技企業,推動研發、設計、制造更加符合老年人實際需求。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