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
“浪漫主義雄獅”德拉克洛瓦:誰說浪漫與古典不能狂野?
227年前,有這樣一位出生在四月的畫家。
馬奈、雷諾阿是他的崇拜者;
梵高直言自己的創作方法被這位大師的思想所滋養;
馬蒂斯風格強烈的藝術表達受其影響;
畢加索以他的單幅畫作為靈感創作了15次,比如——

靈感原作為《阿爾及爾婦女》——

他的作品通過描繪現實的主題、狂野的繪畫技法、對比強烈的顏色沖破了古典主義的創作規范。
他,就是被稱作“浪漫主義雄獅”的繪畫大師——德拉克洛瓦。

《歐仁·德拉克洛瓦肖像》
1842年,銀版照片
奧賽博物館
如果對他的名字不太熟悉,沒關系,他的代表畫作你一定看過——

《自由引導人民》
1830年,布面油畫
盧浮宮博物館
德拉克洛瓦有時是浪漫的,有時又是古典的,他通過包容浪漫主義的傳統來反對已被人們接受的浪漫主義本身。
他的作品是調色和預言繪畫的現代先鋒,也是狂熱的表達,但更是一個“所見”和“想象”不可分離的世界。
藝術家的個人命運和集體歷史彼此纏繞,而要想了解這個意義的統一體,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直面作品。
227年后的四月,讓我們把時鐘撥回227年前,來看看上承文藝復興精神,下啟現實主義、立體主義、野獸派和表現主義的“浪漫之浪漫”的真諦。
但丁之舟
德拉克洛瓦的職業生涯從賣出這幅畫起蓬勃發展,所以這是我們不能不提及的畫作。
作為畫家蓋蘭的學生,德拉克洛瓦在不知不覺中擺脫了教條的禁錮,在新的領域獨自摸索。

《但丁和維吉爾,由普萊吉亞斯搖櫓,穿越地獄之城迪特護城河》
又名《但丁之舟》,1822年
盧浮宮博物館
但丁,“現代荷馬”,青春期以來,德拉克洛瓦就被但丁的作品震撼,他曾經試圖翻譯但丁的作品,后來決定改編成繪畫。

《但丁之舟習作,第三首》
約1820年,水墨畫
盧浮宮博物館
在德拉克洛瓦1820年左右創作的“盧浮宮筆記”中,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細節:無論是他翻譯的第三首詩的一部分,或者將其改編成的圖畫,本質上都在尋找一種全新的語言。
在這次地獄之旅中,德拉克洛瓦大肆施展他的想象力。他通過與文本和自我進行對話,創作出了這幅離奇的水上芭蕾。
《但丁之舟》問世后,古典的“詩中有畫”流派經歷了一次劇烈的變化,繪畫與文本和原著作者的關系不再是文學向畫布的直譯,也不滿足于繪制一幅作者的傳記式肖像。

《日記》(1822—1824年)
鋼筆和棕墨水
巴黎,國立藝術史研究所圖書館
1822年,《但丁之舟》被評論家熱議,也就在這一年,德拉克洛瓦開始寫日記,他曾寫道“我懷揣著一份用繪畫記錄時代的渴望。”
而他也確實是這么做的。
繪畫筆記
知名畫家都是專業臨摹者,德拉克洛瓦如是說。
他曾在日記中寫道:“為了培養特長或避免手生他們只能模仿前輩……拉斐爾,這位最偉大的畫家對待臨摹也尤為勤勉。”德拉克洛瓦也確實進行了大量的臨摹實踐。

《人物習作》
臨摹魯本斯《該死的墮落》

《與一名被捆綁囚犯的戰斗場面》
臨摹拉斐爾

《人物習作》
臨摹委羅內塞《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難》
在成為浪漫主義大師的道路上,除了孜孜不倦地臨摹,德拉克洛瓦還貪婪地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在自然界中寫生培養觀察力、為幾乎所用重要項目不斷改進草稿……可他擅長繪制草圖這一點在當時卻無人知曉。
直到德拉克洛瓦去世,人們才在他位于富爾斯滕貝格街的工作室中發現了8000多幅紙質素描,且在題材和繪畫媒介方面多種多樣:
從快速、難以辨別的簡略記錄到精心表達的主題;從草圖、預備作品到獨立展示素描;從蝕刻版畫、石版畫到臨摹作品、描摹作品……

《迪耶普的大海》,水彩

《花園里的痛苦》
畫刷和棕色淡水彩,石墨底圖

選自《法國圖爾及其周邊地區的風景寫生本》的素描
石墨和水彩
自由引導人民
這是德拉克洛瓦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

一張墨水和淡水彩素描描繪了在其前景中占據重要位置的尸體的早期迭代。
這幅畫作右側的平躺尸體保持了素描中心人物的姿勢,甚至一直到解開褲子的細節,而唯一的變化是頭部角度的輕微調整和增加了一件軍用夾克。

《自由引導人民相關人物習作》,1830年
鋼筆和棕色墨水,畫刷和棕色淡水彩
雖然身體的位置有所不同,但素描右下角支撐在靠墊上的人物與最終畫作左下角的傷亡者有著相似的特征。
一個戴著高頂禮帽的男人頭部可能與畫中“自由女神”左側的資產階級人物有關。
這些墨水和淡水彩草圖略顯含糊籠統的特征表明,它們很可能取材于記憶,而不是直接從生活中描繪,也就是說在街道上觀察到傷亡人員,隨后用鋼筆和畫刷簡潔明了地回憶出來。
延伸閱讀
如果對這位浪漫主義大師有更多的好奇,這兩本來自知名策展人的書,會是很好的讀物。

德拉克洛瓦:浪漫主義繪畫的力量
[法] 斯特凡納·蓋岡 /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有書至美
2022年7月 / 出版
★
浪漫主義被稱為“古典主義之前的繼承者,古典主義之后的引導者”——它既繼承和發揚了文藝復興的人本主義理念,也影響了后世的現實主義、立體主義、野獸派和表現主義,在西方藝術史上是承前啟后的重要存在。德拉克洛瓦是法國浪漫主義旗幟下的一束熊熊火焰。德拉克洛瓦的作品通過描繪現實的主題、狂野的繪畫技法、對比強烈的顏色沖破了古典主義的創作規范。他的浪漫主義畫風及藝術思想深刻影響了后代藝術的發展,包括莫奈、凡·高、塞尚、雷諾阿和馬蒂斯、畢加索等一眾后來杰出畫家的創作。
本書作者斯特凡納·蓋岡是奧賽博物館的策展人和藝評人,他借助諸多資料和德洛克洛瓦本人的日記,深入研究了其作品之間的內在關系,并充分分析了作品的時代背景、政治因素、創作過程和反響。作者從浪漫主義和藝術史的脈絡分析了德拉克洛瓦,突出了他在創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和對質疑的辯駁,以及為獲得認可所進行的不懈斗爭和對藝術創作的不熄熱情。
書中150余幅德拉克洛瓦的精美藝術作品,向我們展示了浪漫主義藝術具有的銳利的色彩、強烈的動感、戲劇性的主題、令人情緒充沛的畫面效果。這是一場記憶圖像的歷險,帶領讀者通過浪漫主義繪畫走向莫奈、凡·高、畢加索,再走向我們。

德拉克洛瓦的繪畫筆記:
浪漫主義杰作的誕生
[英] 阿什利·E.鄧恩 /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有書至美
2022年8月 / 出版
★
德拉克洛瓦是法國浪漫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由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出版的本書另辟蹊徑,并非講述厚重的繪畫歷史,而是記錄畫家在整個藝術生涯中的創作過程,呈現出浪漫主義杰作誕生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書中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選了150多幅德拉克洛瓦的畫作,部分作品來自卡倫·B.科恩舉世聞名的罕見收藏,包括水彩畫、色粉畫、版畫、石墨畫、油畫等記錄畫家創作過程、繪畫思想和方法的作品。其中還包括了許多世界名作的習作,比如《希阿島的屠殺》、《自由引導人民》等,可以使讀者更好地理解世界名作誕生背后的故事。
本書記錄了德拉克洛瓦一生的藝術創作和繪畫實踐:臨摹在其繪畫創作中的重要性;大自然可以為他提供無窮無盡的創作欲望與嘗試;他如何通過記憶繪畫的方法來進行藝術創作;他對各種人物的創作練習和對不同媒介的使用及拓展研究。這份繪畫筆記揭示了浪漫主義杰作誕生的過程,為讀者觀賞德拉克洛瓦的繪畫提供了新的視角,還可以幫助大家了解、學習藝術家的繪畫技巧和收集靈感的方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