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1106
亞錦賽落幕國羽有喜有憂,即將到來的蘇迪曼杯考驗不小
剛剛過去的周末,在寧波進行的2025亞洲羽毛球錦標賽落下帷幕,國羽也就此結束了今年的大賽任務之一。
五個項目當中,國羽在其中四項都打進了決賽,最終以2金3銀,總共5枚獎牌的成績圓滿收官。
其中,在巴黎奧運會后首度站上最高領獎臺的陳雨菲,無疑給國羽觀眾帶來了不小的振奮,而“雅思組合”告別國家隊后無緣決賽的混雙項目,則多少讓人有些擔憂。
4月底,蘇迪曼杯就將在廈門拉開大幕。在注重整體實力的團體賽中,國羽勢必遭受不小的考驗。

陳雨菲摘得亞錦賽金牌。
陳雨菲奪金成最大收獲
巴黎奧運會上,身為女單衛冕冠軍的陳雨菲不敵隊友何冰嬌止步八強,隨后,她遠離國際賽場,進入了一段恢復調整期。
直到今年2月,她才重返國際賽場,開啟了自己力爭第三次站上奧運會賽場的旅程。
“巴黎奧運會我輸球了,我并不覺得是輸給了年齡、身體、傷病,我只是輸給了自己的心態。”陳雨菲在談及自己的心態時表示。
“這些年,我經歷了所有的高光和低谷,過去那些成就讓我深感自豪,但過去的失利也讓我渴望再一次戰勝自己。”
由于復出后參賽的時間并不太長,因此利用比賽機會恢復狀態是當下陳雨菲的最主要任務,至于比賽結果則不是陳雨菲最為關注的。但令人欣喜的是,在亞錦賽的高強度對抗中,陳雨菲展現了自己的實力。
一路闖進決賽面對隊友韓悅,陳雨菲首局沒能抵擋住對手的攻勢先丟一局,但逆境之下,陳雨菲以沉穩的發揮連扳兩局,最終實現逆轉。
“我堅持下來了,第一局我算是被‘暴打’,對手的球威脅很大,而自己多拍的威脅則比較小,所以一直在通過跑動去消耗對手的體能。”賽后陳雨菲直言,自己目前身體狀態仍未達到最佳,但也能發揮出六七成的水平。
“自己現在還在恢復的過程當中,但心態上以前遇到困難容易內耗,而現在就可以比較輕松地去面對,我很享受現在整體的感受,也會努力去在場上付出。”

劉圣書/譚寧收獲女雙冠軍。
混雙成唯一無緣決賽項目
與巴黎奧運會后首獲冠軍的陳雨菲類似,女雙組合劉圣書/譚寧也在本屆亞錦賽上收獲了意義重大的金牌。
在決賽中,面對此前在全英公開賽半決賽中擊敗過自己的日本組合松山奈未/志田千陽,“圣壇組合”憑借著出色的發揮力克對手,首次捧起了亞錦賽女雙冠軍獎杯。
事實上,雖然世界排名高居第一,但“圣壇組合”在2025年的前三個多月連續在多站比賽中無緣冠軍,僅在瑞士公開賽收獲亞軍。
但這一次在亞錦賽主場的舞臺上,這對被寄予厚望的組合打出了氣勢,成功“復仇”日本組合斬獲金牌。用譚寧的話來說,這算是兩人“觸底反彈”的開始,“彈了一點,還沒有彈完。”
劉圣書直言,心態的改變是戰勝日本對手捧起獎杯的重要原因,“去年不管成績多好,還是要學會忘記,從零開始。”
而重新合體并在本屆亞錦賽奪得第三名的陳清晨/賈一凡也表示,非常看好“圣壇組合”在隨后的蘇迪曼杯賽場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相比在女單和女雙項目上的收獲,本屆亞錦賽國羽在其余三個項目上的表現則難言最佳。
男單決賽,陸光祖在對陣昆拉武特的比賽中傷退。男雙賽場,年輕組合陳柏陽/劉毅則憾負于馬來西亞組合謝定峰/蘇偉譯收獲亞軍。
而混雙項目,則成為了國羽唯一無緣決賽的項目。蔣振邦/魏雅欣0比2不敵中國香港組合鄧俊文/謝影雪止步半決賽。馮彥哲/黃東萍則是1比2負于日本組合綠川大輝/齋藤夏無緣四強。

蔣振邦/魏雅欣止步混雙四強。
蘇迪曼杯迎接更大的考驗
對于球迷來說,除了關注選手們的場上表現,今年的亞錦賽也有許多讓人眼前一亮的細節。
比如比賽用球的球頭貼紙一改傳統的綠色,變成了寧波亞錦賽的專屬紫色,球心標則印有賽事吉祥物“啵啵”。這款由賽事官方器材合作伙伴VICTOR提供的比賽用球,還推出了擁有同款設計的紀念裝。
而羽毛球價格的飛漲,也成為了業內人士討論的話題。亞羽聯首席運營官崔永聲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用人造球部分代替天然球是一個可行的方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VICTOR的新碳音系列人造球。我想隨著這類人造球技術越來越成熟,未來一定有機會應用到亞羽聯適合的賽事中去。”
而把目光拉回賽場,雖然國羽觀眾們看到了陳雨菲和女雙“圣壇組合”的復蘇,但球隊所面臨的挑戰也并不少。
男單項目頭號選手石宇奇無緣亞錦賽四強,男雙項目出現動蕩導致缺少新生代組合,混雙項目在“雅思組合”從國家隊退役后,穩定性也在亞錦賽上出現了問題。
而在本月底,由VICTOR贊助的蘇迪曼杯賽就將在廈門開賽,在注重全隊整體實力的團體比賽當中,每一個項目都將面臨對手的強力沖擊。
根據此前的抽簽結果,作為頭號種子的衛冕冠軍及東道主中國隊,與泰國隊、中國香港隊、阿爾及利亞隊同在A組。在歷史上已舉辦的18屆賽事中,實力強勁的中國隊已經13次奪冠。
而本屆蘇迪曼杯,國羽也將踏上沖擊四連冠的征程。亞錦賽奪金的“圣壇組合”就表示,隊伍會迅速向前看,“這站結束,我們就快速投入到備戰蘇杯的狀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