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錦緞觀察:AI Agent的本質是“數字勞動力”
原創 錦緞研究院 錦緞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1.AI Agent是以大語言模型為大腦驅動的,代替人操縱電腦或手機等,模仿人的操作輸出,可代替人的整個操作流程,自動化完成復雜任務,本質就是數字勞動力,面對的是萬億級的全球勞動力市場,市場空間遠超傳統軟件。
人員越多的行業,AI Agent的替代空間就越大。 C端Agent需要千人千面和技術迭代,產品多樣性增加,B端商業化推廣更快,因為其通過全面模型加行業數據加行業深度,在行業工作流深耦合,更能滿足特定需求。
目前一些OA、ERP等公司的相關系統已落地。SaaS應用在AI時代可能逐漸被AI Agent取代,因為AI能集中業務邏輯,吞噬SaaS界面。
2.金山辦公的市場競爭地位短期看或有一定波動。政企和機構收入下滑壓力仍然存在,信創支持力度和財政投入均有放緩。而新的增長曲線,即AI功能對辦公軟件收入還處于早期,即使微軟的copilot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前的跡象是,國內科技龍頭也可能開發自有Office產品。
3.人形機器人板主線方向包括旋轉關節、絲杠、零售電機等。
靈巧手可能取得更多突破,微型四杠、無刷有齒槽電機數量或有變化,增加手部自由度和操作靈巧度,使人形機器人能完成擰螺絲、穿針引線等精細活,且續航和交互方面也會更完善。
下游應用方面,工業領域特別是汽車廠或物流廠,人形機器人普及概率較大。眾多企業在汽車領域驗證,工廠內應用場景數據相對簡單,利于人形機器人前期推廣和數據收集,提升其能力后再向to C領域拓展。
3.國產車企在加速布局機器人。造機器人所需能力與車企需具備的能力高度重疊。
從硬件看,機器人的電機、減速器、傳感器等與汽車應用類似,只需小型化和定制化改造;終端方面,機器人為車企提供新終端入口,助其獲取用戶數據、開展定制化開發;大模型能力上,汽車作為第二家庭空間,AI應用需求大,這使得車企入局機器人成為趨勢。
預計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銷售增速超20%,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時間周期更長,對車市拉動比較正面。中國本土品牌份額將進一步提升,2024年中國品牌終端份額超過60%,預計2025年自主品牌加速平替合資燃油車,合資車企虧損面擴大。
4.客車出海市場展望:
1)歐盟市場:宇通、比亞迪客車業務表現有望向好,其他中國客車企業也有機會。歐洲部分客戶認可二者產品,愿為品質付溢價。
2)中南美市場:墨西哥因美加墨世界杯,訂單將分給 4 - 5 家企業,以中國企業為主;智利或成美洲高新能源客車滲透率先行國家;巴西因人口多、面積大受關注,中國企業或用純電底盤結合當地車身進入。
3)東南亞和亞洲其他市場:2025 年中國企業或因新能源產品需求增加獲機會。
5.中階智駕供應商:
1)主要芯片方案:英偉達的Orin、華為的昇騰系列、Mobileye、地平線的J5、J6系列、黑芝麻的A1000系列、德州儀器TDA4和高通的SA8620等駕駛方案。
2)Tier 1典型供應商有博世、大陸、法雷奧等全球頂級企業,也有國內的德賽西威、經緯恒潤等公司。
轉載開白 | 商務合作 | 內容交流
請添加微信:jinduan008
添加微信請備注姓名公司與來意
原標題:《錦緞觀察:AI Agent的本質是“數字勞動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