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一線城市,還要賺人氣
原創 曾思怡 讀城記工作室
擴內需,關鍵在服務消費

“食在廣州”的說法廣為流傳,藏在這四個字背后的經濟數據也不可小覷。
4月11日,時代周報記者從廣州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全市餐飲營業額超千億元,增速位居全國一線城市之首。
而據《2024年廣州國際美食餐飲產業大數據報告》,截至2024年上半年,廣州餐飲門店數近18.6萬家,領跑廣東全省,也超過北京、上海和深圳,在一線城市中居于首位。
往前推至2023年,廣州餐飲市場人均年消費近7000元,已經連續多年全國第一。

△ 廣州上下九步行街 圖源:圖蟲
美食之于廣州,不僅提升當地居民生活幸福感,提高城市美譽度和吸引力,還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
伴隨著廣州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持續推進,這些好處還在進一步放大。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2024年,廣州優先培育建設3個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認定首批15個都會級羊城夜市先行區,有效推動餐飲業提質擴容。
近期發布的《關于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干措施》(下稱“廣州服務消費23條”),又提出從打造世界粵菜文化體驗中心、培育建設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打造各類“美食+”“+美食”活動矩陣、打造“美食名鎮”“美食名村”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強化當地美食優勢。
這僅是廣州促進服務消費的其中一環。
現階段,擴內需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其中促進服務消費又被視為擴內需的關鍵。作為全國首批建設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之一,廣州積極響應,從餐飲業、住宿業、家政服務業、養老托育、文旅體育消費、健康教育消費等多領域著手,推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

加碼“吃喝玩樂”
從概念上看,服務消費是指消費者為獲得非物質性服務而支付費用的行為,涵蓋了教育、醫療、旅游、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諸多領域。也通常被理解為“吃喝玩樂”。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十大任務的第一位。
現階段,擴內需成為重要舉措,其中促進服務消費又被視為擴內需的關鍵。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方首席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于近期發文指出,中國現階段的消費不足,主要是服務消費不足。
他列舉了一組數據。目前中國居民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大概是40%以下,美國這個比重是67%,亞洲的幾個主要的發展中國家比中國也要高20%左右。從服務消費占GDP的比重來看,中國大概是26%,美國是55%,亞洲幾個主要發展中國家平均為33%,也比中國高。
與此同時,從國際經驗看,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升,食品、服裝等消費支出比重會逐步下降,汽車、住宅、中高端家電等支出比重逐漸上升,服務消費支出占比會持續較快提升,從而實現衣食消費到住行消費再到服務消費的升級過程。
這也是近期廣州大力推進服務消費的背景。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廣州作為全國首批建設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長期以來的服務消費大市,吃喝玩樂游等服務消費的各個領域都處于領先地位,在提振消費成為今年工作重心的背景下,應該發揮龍頭作用和挑大梁的擔當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關于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干措施》也提出,支持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并提出八項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促進服務消費服務擴容”。

如何發力?
回顧2024年,廣州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成績顯著。
具體來看,當地優先培育建設3個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認定首批15個都會級羊城夜市先行區,住宿餐飲業領跑全國;新增3家國家一級博物館、4家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加快籌備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文化藝術業、體育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7.5%和9.1%;全國首個跨境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啟動,家政“安心服務證”發放突破10萬張,銀發經濟企業超1萬家。
著眼2025年,近期廣州促進服務消費動作頻頻。
4月6日,廣州發布“廣州服務消費23條”,結合廣州特色,從挖掘升級消費、創新消費模式、打造特色空間、優化消費環境、強化政策支撐等方向發力,推動餐飲、商務、文廣旅、體育、衛健、教育、民政等多個領域的消費提質擴容。

△ 廣州 圖源:圖蟲創意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認為,廣州服務消費23條重點發力方向包括餐飲業、住宿業、家政服務業、養老托育、文旅體育消費、健康教育消費、居住消費等方面,主要面向的是民生領域需求,具有明確的指向性,這也說明當前廣州拉動消費的思路是刺激并擴大民生領域需求,以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廣州消費市場。
同時,在實現方式上,《若干措施》從優化監管、制定標準和改善環境三方面著手,將政策重點放在提質上,以優化廣州消費者的體驗為目標,增強廣州消費者消費信心。
4月11日,當地又召開廣州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相關部門發言人會上分享促進服務消費的政策創新和工作成效,“銀發經濟”“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國際賽事中心”“食在廣州”等都成為關鍵詞。
彭澎分析,廣州有“食在廣州”的美譽,也是飲料、酒水消費大市,是國內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國際會展中心城市,也是人口眾多的一線城市,更重要的是,這里還是中國經濟、人口、外貿第一大省的省會,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全省乃至華南地區的輻射力強大,“這些都是做大做強服務消費的法寶”。

△ 廣州美食 圖源:圖蟲
不過他也指出,相比較國內其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廣州在打造“網紅城市”和“整活”方面有所不足,可能與嶺南文化務實低調有關。
他建議,接下來,廣州要在前期打造“夜間經濟”的基礎上,重振改革開放之初引領全國服務消費潮流的風范,在經濟、產業與嶺南文化和現代化建設的融合中打造更多、更豐富的“服務+”應用場景,針對市民、省內群眾、外地和海外游客,推出民生服務、休閑服務、特色服務和國際化品牌服務等多層次服務消費體系。
“同時把消費場景建設和消費活動組織有效結合起來,把改革消費服務供給側和高水平推進開放需求側有效結合起來,把完善消費環境和提高消費產品質量有效結合起來,形成‘廣州服務’的金字招牌,享譽海內外。”
(轉載開白請添加微信,ID:rafe0101)
撰文| 曾思怡
編輯| 黎廣
版式| 曾思怡
原標題:《一線城市,還要賺人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