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學生學做飯,帶火“兒童廚具” 家長都捏一把汗
原創 科學育兒編輯部 科學家庭育兒
之前教育部發通知,今后中小學生都要學做飯,兒童廚具借著這波東風,賣得更火了。

不僅某寶上賣瘋了,某音直播間也火得不得了! 大致看了下網上的銷量,某些商家最高每月可以賣出5萬+套,少一點的也能賣出一兩千套。

說到兒童廚具,你腦海里的畫面是怎樣的?

反正我第一反應是上圖這樣的,不過最近網上售賣的兒童廚具可真是讓科大大大跌眼鏡!

這哪是玩具啊,明明是真的廚房用具嘛,以為加個迷你二字就能蒙混過關?簡直是太可笑了!
這些真煮玩具背后暗藏的隱患已經被央視給曝光了,科大大必須為央視的這波操作點贊!

今天科大大就來細細跟大家分析一下:
為什么不建議購買這種兒童廚具?
這種餐具做出來的飯能吃嗎?

這些真煮玩具,已經讓不少孩子傷痕累累:砸傷、燒傷、切傷、燙傷。
仔細翻看評論和問答區:切傷的、燙傷的可不在少數。

而這只是能看見的危害,看不見的危害更是嚇人···
兒童廚具沒有檢測報告原件和執行的國家標準
目前,我國沒有針對所謂“兒童廚具”的標準,就算你好幾百、甚至好幾千買回來的玩具可能是不合格品。
科大大小助手專門去找客服問過廚具的材質,得到的答案是高端食品級(304)材質。

但翻看評論時,卻瞬間打臉!

就這種質量,你真心敢讓孩子享用美食嗎?

而且,有的盤子還嚴重掉色。

在小助理問到,有沒有檢測報告時,人家直接答非所問。只是一個勁地催促你趕緊買!

所謂的品質和售后都有保障,其實也只是一套說辭而已。不信,大家可以看下面的用戶評價。
首先是數量對不上,圖上是45件套,收貨后只有40件。這不明顯欺負咱消費者嘛?

其次是有異味,塑料味熏人,材質更是粗糙得不行。

這里科大大教大家認識一下塑料產品的數字標識含義。
現在塑料的底部都會有1到7的三角形的回收標準,每個數字代表的含義不同,可以對照下圖進行辨別。
▼點擊查看▼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說完這些看得見的安全問題,咱再來說一說看不見的健康問題。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
①有的廚具功率不足,食物炒不熟,就殺不死細菌,孩子吃了不生不熟的東西,容易拉肚子。
關于食物中的寄生蟲科普,大家也看過了,沒看過的去補課。

如果孩子執意要吃,家長也可以把寄生蟲文章打開講給孩子聽,我相信沒有哪個孩子愿意進醫院打針吃藥的。
②不合格廚具釋放的物質,會讓食物有“毒”
有家長評論說,塑料味很熏人。
我們知道,在制造塑料制品時,常加入增塑劑、穩定劑、著色劑、抗靜電劑等物質,有的含有鉛等金屬。
當餐具內放了高溫食物和水時,這些有害物質就會滲透到食物和水中去,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所以,還是像下面的家長一樣,讓孩子把他當個玩具就好,做出來的食物還是不要吃了,畢竟帶漆的米飯想想都很倒胃口啊!

說完了廚具的問題,大家一起來討論下你對于孩子做飯這件事情的看法吧!

教育部新政出臺后,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贊同有人覺得沒有必要,畢竟孩子的學業任務已經夠重的了,學做飯簡直浪費時間。

其實啊,勞動課程標準對不同年齡小孩要求不同。
第一學段(1~2年級)
要參與簡單的家庭烹飪勞動,如擇菜、洗菜等;
第二學段(3~4年級)
學會做涼拌菜、拼盤,學會蒸、煮的方法,如加熱饅頭、包子,煮雞蛋、水餃等;
第三學段(5~6年級)
做2~3道家常菜,如西紅柿炒雞蛋、煎雞蛋、燉骨頭湯等,還要會設計一頓營養食譜;
第四學段(7~9年級)
能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獨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如果你家孩子在幼兒園,真煮玩具真心不建議買,危險系數太高。
而且沒有必要讓他太早參與超出幼兒能力范圍的勞動,等上1年級的時候再參與也不遲。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區分享。
科大大先說下我的,做飯是一項基本技能,早學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孩子會在做飯的過程中了解到食材清洗、由生到熟的繁瑣不易,理解做飯的辛苦。
當然,自己動手,也方便他們做出自己喜歡的食物。
但在讓孩子學做飯之前,家長要先記住這3點。
①先上安全課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②家長要學會鼓勵孩子,不能打擊
孩子做好的飯菜,家長要學會夸,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打擊多了,孩子對自己做飯沒信心,以后再也不想做飯啦。
③孩子下廚時家長要陪同
孩子下廚,有家長陪同會更安全一些,畢竟孩子小,再加上第一次做,肯定會有手忙腳亂的時刻。
家長在一旁幫著關個火、插個電、倒個油,主要是隨時幫他們規避一些潛在的危險。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娃做飯的信心。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勞動的價值并不在于什么專屬、高檔的工具,而在于勞動本身。
如果孩子不參與勞動,那用具也是擺設,不必跟風置辦“專有的兒童產品”。

原標題:《學生學做飯,帶火「兒童廚具」!央視曝光隱患后,家長都捏一把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