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舊時代的風貌和視野
原創 花落成蝕 花蝕的人間觀察

本文是的第44篇。在這4個月里,我將踏上6年前的旅程,再次帶你逛全中國的重點動物園,看看幾年來有哪些進步或是退步。如果你覺得這件事有意義,請轉發或贊賞本文。大家的支持,會成為我行走世界的動力,感謝!
天津動物園是個老牌動物園,今天看來,這座園子還留下了不少舊時代的風貌——這句話并不是貶義,舊時代也有很多好東西。
這從何說起?不如先來看看天動的科普館。
走進科普館,你會發現里面是個昆蟲展。幾大間屋子里,展柜中全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昆蟲標本,其中不乏海倫娜閃蝶、琴步甲這樣為昆蟲標本收藏者喜歡的物種。標本的整姿做得不錯,排布也非常美。口說無憑,看圖可知:



經常逛國內動物園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國內動物園普遍不重視兩棲爬行動物。但兩爬好歹是“不被重視”,它們在動物園里畢竟是普遍存在的。而昆蟲連個“不被重視”都沒有,普遍不存在。如今,國內好好飼養、展示昆蟲的動物園基本沒有,最多有一點點綴。拿大批標本來介紹昆蟲的,更是鳳毛麟角。
但是,昆蟲是動物界多樣性最高的綱級分類單元,物種超過所有物種數的一半,個體數量、生物量更是海了去了。忽視昆蟲的“動物園”,多少都有點忽視房間里的大象的意思。
不過,這個昆蟲展的科普解說不太好。大量“害蟲”、“益蟲”的區分,頗有上個世紀的刻板印象,大自然里任何一個物種,都不是為人類而生的,都在生態系統里有自己的位置,當今的自然科普,不宜以人類自身作為評判的原點。另外,科普牌上的字又小又密,很多內容都像是從課本上直接引用過來的。和我一起逛天動的朋友是個經常跑自然口的記者,她都說完全不想看這些解說牌。

另一個讓我覺得有舊時代感的,是天動的雉雞苑。這個展區的建筑一看就是存在很久了,上面的裝飾有著濃郁的古著感。雉雞苑這種展區單元,曾經在國內動物園里很多,但現在也變少了。更何況天動的雉雞苑陣容也不錯,幾種馬雞、幾種鷴,還有角雉、錦雞、白冠長尾雉,哦對了,最少見的當屬貴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白頸長尾雉。
中國是雉雞的演化中心和多樣性熱點區域之一,中國的雉雞又多樣又美,特別不平凡。但我自己有個感受,就是這些年雉雞在中國動物園里受到的關注越來越低,游客一看“這就只是個雞嘛”,園方也是越來越不重視。
好了,現在可以來說說標題里“舊時代的風貌和視野”是什么意思了。在以前,動物園選擇什么動物去展示,視角多是自上而下的,會有許多“我們認為這些動物很重要應該去展示”這樣的邏輯;當今的動物園,會有更多自下而上的更加市場化的視角,什么動物火就去展什么,最近兩年水豚價格漲了十倍但大家都搶著買就是一例。哪種視角好?都好。但我是覺得,在今天的環境里,第一種視角不能缺,動物園還是應該有引領性。
天動的雉雞苑,可以說是舊時代的遺存。他們科普館里嶄新的昆蟲展,那就是在新時代里保留了以前的風骨。

再來看看別的動物和展區吧。
2018年的時候,天津動物園經歷了一輪改造。那年來我非常驚喜,看到了擴大的犀牛展區,大象展區里的活動癢癢撓,新建的草食區步道,等等一堆東西。當時我很驚喜,寫了這篇:七年過去了,再來看,好像……和當年變化不大?

也不是沒有變化。
七年前新增的許多設施,到今天已經顯得頗為陳舊。像上圖中的大象癢癢撓,木頭的頂端都爛了——不過爛了倒也說明大象喜歡啃。除此之外,獅虎等展區的爬架木頭也有種用得很舊的感覺,應當是有一陣沒更新了。

坑式的熊山還是老樣子。我去的時候,一頭棕熊在水里玩了半天,我看了一會兒才發現它摸出來一個輪胎,玩得真開心。然而,坑是展示嘛,游客一靠近,做出要扔食物的動作,熊刺愣一下爬上岸,屁股一坐開始要吃的。周圍的環境空落落,還是棕熊的破壞力太強了。隔壁黑熊的植被就好很多。多給熊一點兒輪胎之類玩不壞的東西吧。
這些大型動物的設施并不太好改,長時間不更新也不好說是正常,但顯然是可以理解的。那些比較容易提升的小型動物呢?

中小型獸類的展區,看起來也不太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籠臭鼬。可能是因為寵物市場里人工飼養的臭鼬越來越多,國內動物園里的臭鼬也多了起來。天動引進了一批臭鼬,不知道有沒有實現繁殖,反正一個不太的銷售籠舍里養了個十只左右。其中有一個白化個體,看起來精力很旺盛,到處跑,但很受排擠,跑到哪兒其他的原色個體都想打它——哪怕那些原色個體互相打斗,看到這個白化個體跑過來都要一致對外。這個個體脖子上脫了毛,似乎有傷口,不知道是打的,還是皮膚病。
對了,隔壁的狐也有幾個個體看著不太對,有個個體耳后掉毛嚴重。天動小獸館有不少個體的皮膚看起來都不太行,這種不太行是跨物種的,那么環境、飼養是應該有些問題。

當然也有進步的籠舍。我去的時候,正好看到鳥館的師傅們在扎爬架。他們拿細樹枝,扎起了看起來頗為自然又夠用的架子。周圍幾間,爬架也是新的。配上天動引入的紫蕉鵑這樣多彩的漂亮鳥,看著還挺舒服。
另一邊,兩爬館鎖著門,正在改造。我會期待它改完是什么樣子。

總而言之,天津動物園整體上會給我一種復古感。舊時代的東西,有很好的視野,有過了時的籠舍設計,也有需要改進的飼養方式。
如何從舊走到新,是國內許多動物園尤其是體制內動物園需要好好想想的事情。
原標題:《舊時代的風貌和視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