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120
【隨筆】打開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是City Ride

不久前,有幸觀看年輕導演陳騁的劇情短片《浦東濱江》,頓時吸引了我。短片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用鏡頭記錄下當代普通年輕人的故事。一部充滿創意的短劇,不僅展現了上海人的多彩生活和精神風貌,更傳遞了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文化的堅定傳承。
短片中的故事簡潔感人。2023年春天,兩位剛過而立之年、久別重逢的初中同學,為完成已故老同學的心愿,相約去浦東濱江騎行。采用滬語對話,不落俗套地展現地域特色。兩主角出生在1990-1991年,那時,我正在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工作,由此引起我對當年巴黎“City Ride(城市騎行)”的快樂回憶。
1986年,依據中法兩國政府科學交流協議,我來到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相處融洽,合作愉快,前后12年。研究中心坐落在世界知名科學城奧賽。緊挨凡爾賽,屬法蘭西富庶地區。山川起伏景色秀麗,屋宇典雅庭院寬敞,家家都喜歡栽種蘋果樹。每到春天,園子伸出墻外的枝丫上,層層綠葉掩映之間,掛滿了白色、粉紅色的小花,美而不艷,華而不俗,清香襲人,與一幢幢雅致的法式住宅相映成趣,美輪美奐,令人春酣如醉。
我租住在鎮中心一對退休老夫婦家里,每天清晨上班,淡淡的陽光斜照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我騎車穿行在條條幽靜小巷里,滿目蒼翠清靜幽深。街角不時飄來烘面包和煮咖啡的芳香,情不自禁思念起家鄉同樣起早營業的大餅油條和茶館店,杜甫有詩曰“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勾起無限的家思和鄉愁。
穿過地鐵,就進入南巴黎大學校區,因為中心研究員很多兼職大學教授,所以我就工作在大學。偌大的校園,籠罩在薄薄晨霧之中。遠處青山疊翠,近處綠草如茵,古老典雅的建筑物,掩映在濃濃樹蔭之中。靜靜謐謐,隱隱約約,顯得有點朦朧,有點神秘。我沿一條溪畔小徑騎行上班,清風陣陣,泉水潺潺,小鎮生活就像這條澄澈小溪,緩緩流淌,清新淡定。
同樣早起的是悠游小溪中的鴛鴦、野鴨和跳竄在樹林間的松鼠、野兔,以及不知名的美麗小鳥,它們不僅不怕我,還伴我同行。每天,我都忘情游走在純凈的童話世界里。
下班時,夜幕下的小鎮同樣迷人。一幢幢雅致住宅的窗口,溢射出闔家晚餐的溫暖燈光。特別是圣誕、新年期間,一家人圍坐在窗邊桌子上,享受家庭團聚的圣誕餐,伴著輕柔安詳的平安夜鋼琴聲,依稀可見閃著彩色燈泡的圣誕樹。那溫馨的畫面,總是深深觸動我這個海外游子的思家情緒,至今難以忘懷。
我從小喜歡騎車,從八、九歲兩只腳還夠不著踏板開始,到八八高齡被一輛疾駛而過的外賣小哥電動車撞倒,整整八十年的“騎齡”,讓我對自行車這個親密伴侶充滿感情。求學期間,杭州西子湖、南京玄武湖,北大未名湖都留下了我騎車疾駛的年輕身影。人到巴黎,依然鐘情自行車。法國人喜歡騎車,但不是作為交通工具,而是健身器材。奧賽小城地處巴黎近郊,節假日,經常見到一家人騎著大大小小色彩斑斕的自行車,馳騁在廣闊的田野間,好一幅溫馨美麗的感人畫面。
自行車,根本不自行,上海人稱之腳踏車似乎更合理。當年上海,基本只有永久和鳳凰兩種品牌。而法國自行車,種類繁多,眼花繚亂。房東借給我的車堅固輕盈,單手舉起易如反掌,騎起來更是輕快如風。巴黎地鐵允許免費攜帶自行車。所以節假日,我常帶它乘地鐵到巴黎圣母院出站,沿著塞納河緩緩騎行。
波光粼粼河面上,形形色色的游船,載著世界各地奇裝異服的游客,本身就是一道美麗風景。兩岸多姿多彩的古典樓廈,充滿了藝術和浪漫氣息,構成了這座城市獨特的韻律。慢慢騎行,靜靜欣賞,一種永不厭倦的高級享受。
在歐洲,當前還把自行車用做交通工具的,也許只有被稱為“自行車王國”的荷蘭。在這個國家,自行車的擁有量超過本國人口,自行車不僅是交通工具,也是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的象征。風靡全球的共享單車,就源創于這個國家。
西方人認為,打開一座城市最佳方式是City Ride。美國作家海明威說,騎行最能體會一個國家的精華。美國前總統老布什擔任駐華大使期間,駕車騎遍北京的東南西北中。丹麥駐上海總領事魏鳴珂,喜歡周末用騎行探尋上海的角角落落。我剛回國那幾年,常有法國同事、朋友來上海訪問游覽。他們建議,開車速度太快,走路速度太慢,希望用City Ride閱讀城市底色。為此,我準備了多輛自行車,陪同穿梭上海大街小巷,體味海派文化,感受上海魅力。體驗“東方巴黎”的濃濃市井煙火氣。
近年來,City Ride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歡迎,隨著城市汽車量急速增長,其引發的交通堵塞、大氣污染等問題越益嚴重。很多城市開始意識到倡導人們綠色出行的重要性。
我為《浦東濱江》叫好,更為“City Ride”叫好。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又是自行車大國,在騎行文化日益興盛的今天,呼喚著城市進一步優化騎行環境。使騎行更安全、更方便、更友好,讓自行車真正回歸人們生活,讓騎行文化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周善鑄,我會會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混乱中有种热泪烧伤的错觉
黄昏的地平线
割断幸福喜悦
相爱已经幻灭。
混乱中有种热泪烧伤的错觉
黄昏的地平线
割断幸福喜悦
相爱已经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