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大報告 | 反思冠狀動脈疾?。簩⒅攸c從缺血轉向動脈粥樣硬化
原創 柳葉刀 柳葉刀TheLancet

冠狀動脈疾病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心血管照護強調恢復血流,而非預防疾病進展。事實上,心肌梗死的主要機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和侵蝕,通常發生在疾病過程的早期。《柳葉刀》(The Lancet)發布“反思冠狀動脈疾?。簭娜毖D向動脈粥樣硬化”重大報告(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rethinking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oving from ischaemia to atheroma),強調應將重點轉向動脈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疾病。識別圖中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閱原文。
幾十年來,冠狀動脈疾病的管理主要關注心外膜冠狀動脈阻塞及缺血情況,而這樣往往導致疾病被發現得太遲,無法進行長期干預。尤其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應對方式限制了有效干預的可能性。考慮到目前冠狀動脈疾病仍然是全球患病與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的心血管治療強調恢復血流,而不是預防疾病惡化,盡管在缺血方面花費了大量的醫療支出,但心肌梗死的主要機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與侵蝕)往往出現在疾病進程的早期。《柳葉刀》重大報告旨在重新對冠狀動脈疾病進行定義,將重點從缺血性心臟病轉向動脈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疾病,強調盡早發現、管理疾病風險因素以及在全生命周期中采取綜合性的預防方法。
關鍵信息
動脈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疾?。ˋCAD)臨床路徑的重點必須從缺血轉向動脈粥樣硬化
據預測,2022年至2050年期間,中低收入國家的ACAD死亡率將上升19.2%,中高收入國家將增加4.2%。預計到2050年,ACAD仍將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將造成1500萬人死亡。
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重點需要從疾病的晚期階段、冠狀動脈阻塞以及由此導致的缺血和梗死,轉向早期預防、緩解及治愈動脈粥樣硬化的戰略。
應將ACAD視為一項從年輕時期延續至老年的終生連續事件
這一新視角有助于將重點從缺血或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后的診斷轉向盡早確定和管理個人或人群終生風險因素。
早期改變風險因素可以預防ACAD的發生
必須認識到ACAD及相關不良心血管事件是可以預防的。到2050年,完全消除已知的行為和代謝風險因素將使ACAD的死亡率降低82.1%,每年在全球范圍內挽救870萬人的生命。
需要制定有效的早期ACAD篩查與檢測計劃
應在全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篩查和檢測,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延緩、阻止及逆轉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的療法的效果
需要改進當前ACAD對策的實施
目前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循證知識的應用實施情況不佳且不穩定,導致了本可避免的死亡、殘疾和資源浪費
利益相關方應支持實施工作,以便在全球范圍內最大限度地、公平地采用已知的有效ACAD預防和治療方法
必須應對地區及全球在可能患上及患有ACAD人群中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健康結局方面所存在的差距
ACAD的相關研究并不具有多樣人群的代表性,可能無法適用于所有情況。
利益相關方必須促進并開展實際、務實的研究,其中包括常規醫療保健,應用去中心化的適配干預,讓更多不同的患者能夠在臨床試驗中接受隨機治療,并進行終身隨訪。
必須研發根除動脈粥樣硬化的新療法
通過變革性研究,根除動脈粥樣硬化是可能實現的。
應制定全球數據收集與傳播標準,為ACAD基于人群的決策提供信息
通過系統性的國際方法可以獲得數據,并將數據應用于研究開展和政策制定。
利益相關方應提供必要的資源,并進行立法,以便在所有國家中建立可持續的、綜合的、標準化的、可及的、準確的ACAD關鍵健康指標數據庫,并建立公平、易于獲取的機制。
應調整ACAD相關醫療隊伍與研究基礎設施,以實現早期檢測和預防
目前的醫療隊伍側重于晚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這種側重點是多變的、不公平的,無法抵御經濟、社會和環境的挑戰與災難。
必須在全球范圍內根據相關國家的情況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將醫療服務轉向ACAD早期的預防、檢測和治療。
研究經費必須與ACAD的全球負擔相匹配
目前的研究資源和投入與ACAD所造成的全球患病和死亡負擔并不相稱。如果不增加科研投入,到2050年,全球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發病率將翻一番。
必須增加研究經費,與疾病負擔相匹配,支持變革性研究,改善全球ACAD的健康結局。END
Image credit: SEBASTIAN KAULITZKI/SCIENCE PHOTO LIBRARY via Getty Images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所有內容以英文原文為準。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5)00055-8
相關閱讀
原標題:《重大報告 | 反思冠狀動脈疾病:將重點從缺血轉向動脈粥樣硬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