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蘋果緊急安排!3天向美國空運了5架飛機iPhone產品

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綜合
這是蘋果為規避美國4月5日生效的10%“對等關稅”而進行的緊急行動。
在3月的最后一周,蘋果公司在短短三天內緊急安排了五架滿載iPhone及其他產品的貨機從印度和中國飛往美國。此次緊急運輸的目的是為了規避美國特朗普政府自4月5日起生效的新10%對等關稅。消息人士透露,盡管面臨關稅問題,蘋果目前并無計劃在印度或其他市場提高零售價格。
為了減輕關稅帶來的影響,蘋果迅速將位于印度和中國的制造中心的庫存轉移到美國,盡管這一時期通常是運輸淡季。一位消息人士稱:“印度和中國以及其他關鍵地點的工廠一直在向美國運輸產品,以應對更高的關稅。”
這種提前囤貨的方式將使蘋果能夠在短期內維持當前的定價,消息人士解釋道:“以較低關稅到達的儲備產品將暫時保護公司免受新關稅下新運輸貨物所需支付的更高價格的影響。”據報道,蘋果在美國的倉庫已儲備了數月的貨物。消息人士還指出:“任何為抵消這一影響而進行的價格上漲都不能僅限于美國市場,還必須在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關鍵全球地區實施。”目前,蘋果正在分析不同制造地點的關稅結構對其供應鏈的影響。
據了解,美國一直是蘋果產品的重要市場,公司正努力避免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為這可能會對需求和利潤率產生影響。
此外,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對部分國家和地區加征對等關稅,其中就包括對中國大陸加征34%、對印度加征26%的關稅。由于原本的美國已經對中國加征了20%關稅,與新增的34%疊加后的對中國加征的總關稅稅率將達54%。這一稅率預計將在4月9日生效。這可能會對蘋果未來的制造戰略產生影響。
目前,蘋果在印度主要專注于iPhone和AirPod的生產。報道稱,由于印度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面臨26%的對等關稅,而中國商品則面臨54%的關稅,這28個百分點的巨大差距為蘋果加速將制造業務向印度轉移提供強勁的經濟動力,不過生產轉移的具體情況可能還需取決于美國與各國最終達成的關稅條款。
盡管面臨關稅問題,蘋果目前并無計劃在印度或其他市場提高零售價格。因為,對于蘋果公司來說,“任何為抵消關稅影響而進行的價格上漲,都不能僅限于美國市場,還必須在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關鍵全球地區實施。”目前,蘋果正在分析不同制造地點的關稅結構對其供應鏈的影響。據了解,美國一直是蘋果產品的重要市場,該公司正努力避免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為這可能會對需求和利潤率產生影響。
據內部人士透露,蘋果可能通過與供應商談判來來降低成本,或者吸收部分上漲成本等方式來維持目前的銷售價格。
TechInsights 研究分析師Wayne Lam分析稱,以最新iPhone 16 Pro來說,256GB版本的費用為1,100美元,蘋果預估內部所有成本約為550美元,加上組裝和測試,每支的成本達到了580美元,即使考慮到蘋果的廣告預算和所有的服務(如iMessage、iCloud等),利潤率很高。但是考慮到美國最即將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總稅率達到54%,意味著每部iPhone成本上升至850美元,如果蘋果不提高價格,那利潤就會大幅縮水,但如果將部分組裝過程轉移到美國,制造成本也并不便宜,而且絕對不容易。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約占蘋果各類產品總生產能力的80%,其中約90%的iPhone和80%的iPad在中國組裝。即便蘋果已在泰國、印度、越南等地開展生產,但該公司及其供應商仍會受到最新關稅政策的不利影響。特別是本次美國對印度、越南和泰國也分別加征了26%、46%和36%關稅的情況下。
總體來說,目前蘋果在印度制造的所面臨的關稅稅率相對較低,而這有可能會提到蘋果公司繼續擴大在印度的產能。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存在28個百分點的巨大稅率差距之下,可能將推動蘋果進一步將中國的產能更多地轉移至印度。不過,生產轉移的具體情況可能還需取決于美國與各國最終達成的關稅條款。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系后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