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
- +18
勇敢的野生女孩們,開始帶著年輕人享受世界了
原創(chuàng) 三聯(lián).CREATIVE 三聯(lián)生活實驗室

春天來了,打工人又坐不住了。
周五晚的紅眼航班,擠滿了剛從辦公室出逃的打工人,周末特種兵旅行充滿電,周一早上無縫切換開始工作;小長假請二休五,請三休八,勇敢的大廠人給自己“拼好假”,然后給領導偷偷留言“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去看火山啦”。多出發(fā)一次,就能多翻一頁世界這本書。
而暫時還沒來得及出發(fā)的打工人,把目光投向手機——有一群女孩,她們正在展示一種新的生活樣本。
她們在行走中從世界汲取能量。她們從摩洛哥陸路穿越毛里塔尼亞,她們費盡力氣抵達埃塞俄比亞的原始部落,她們在澳洲和流浪漢一起吃晚餐……她們從不說“去看看世界”,而是真正讓世界成為她們的一部分。
她們被叫作“野生女孩”,在她們的旅游視頻下,是打工人滿彈幕的“替我自由”。

野生女孩兒的視頻評論區(qū),充斥著“替我自由”
一個大大的登山包和一雙明亮的眼睛是她們所有的旅行裝備,她們的每一個腳步、飛奔的身影都告訴著人們:
“不用非得等準備好,才能出發(fā)。”

在坦桑尼亞的草地上,抖音精選作者@飄妹 (后稱飄妹)第一次看到了小時候動物世界里的獅子、斑馬和長頸鹿。她形容剛睡醒的成年白獅子毛發(fā)像一只白色的“哈基米”;長頸鹿頂著長長的睫毛和大眼睛在當“街溜子”;她也拍下了一張和斑馬近距離貼貼的照片。

飄妹“cos”獅子的照片
鏡頭之外,她遇到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后怕的危險瞬間。在追獵豹的過程中,司機太興奮了,不知不覺把車開進了無人區(qū)。沒有導航、沒有信號,車輪碾過腳下的草原,才發(fā)現(xiàn)有些是沼澤,導致司機不得不經常下車把車輪從泥濘里“搬”出來。好幾個小時的迷失,讓兩個人的呼吸都逐漸沉重起來——在最后都快放棄的時候,終于有了信號。
而這一次旅行中的危機,讓飄妹更加學著珍惜平時生活的細小瞬間。既然永遠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那為什么不爭分奪秒地享受當下呢?
這次從小向往的非洲圓夢之旅,讓飄妹成立了“旅行清單”這個欄目,開始在抖音精選上分享旅行視頻。作為一個大E人,她很愛和朋友一起旅行,但去非洲的獨自旅行,打開了她新世界的大門,讓她體會到了跳出日常秩序,真正像一個衛(wèi)星接收器一樣打開自己,拓寬對世界的感知。

飄妹在非洲喂長頸鹿
和大多數人不一樣,出生于95年的飄妹沒有打過一天工——僅有的打工經歷,是在上學的時候,去實習單位工作了一周。臉上永遠洋溢著明媚的笑容,性格也像“快樂小狗”的飄妹,生活里有什么事兒都是一拍腦袋說走就走;辦起離職來,也是毫不拖泥帶水。自己喜歡拍照,喜歡“野”出去玩兒,怎么能在格子間里坐著呢?于是,拿著之前兼職賺的錢買了一臺相機,她一個人來到深圳,開始一點點自學攝影,成為了一名自由攝影師;三年后又當起了穿搭博主。找到了變現(xiàn)快的路子,終日在衣帽間換衣服的她卻又發(fā)現(xiàn),機械地換穿搭、拍攝,讓她的能量慢慢開始被消耗了,最終,她掏出攢的旅行基金,又一次迅速做出了決定:all in最愛的旅行。

飄妹在南極看日落
一部iPhone9是她所有的裝備。E人的表達欲全部裝在視頻里,形成了她特有的嘰嘰喳喳的明媚風格。在一次去南極的飛機上,飄妹遇到了一對60歲左右、背著登山包,拿著登山拐杖的外國閨蜜,飛行的途中有一個人一直在邊寫歌邊唱,她的閨蜜也跟著律動一直在搖來搖去。轉機分別的時候,她們給了飄妹一個很大的擁抱,“有想去的地方一定要盡快去,我們也還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她們的笑容感染著飄妹,也篤定了她對于人生未來的設想——對未來毫無規(guī)劃的她,毫不懷疑,自己到了60歲,也會唱著喜歡的歌、走在想去的目的地的路上。
飄妹很喜歡粉絲給自己的“旅行青蛙”稱號。粉絲的留言就像旅行途中的明信片,填滿了她的旅行間隙,也在給她“被看見”的力量。有一名粉絲在她的評論區(qū)里留言說,“謝謝你,自己有很多想做但沒辦法做、做不到的事情,在你的身上實現(xiàn)了。”這種連接,讓飄妹在獨自旅行的時候,也像有了陪伴。

給自己的人生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你會選擇去環(huán)球旅行嗎?
抖音精選作者@米絲yoyo(后稱yoyo)的回答是:會。
在新加坡做華文老師的yoyo,在2023年4月迎來了人生重大的轉折點:她被確診患了乳腺癌。不幸中的萬幸的是,早期。痛苦、憤恨命運不公、做完手術后擔心復發(fā)的焦慮,充斥了她當時的生活。某一天,她決定不能這樣下去了。“我在想,生病會不會是老天爺給我開的一次溫柔的玩笑,如果他真的想要奪走我的生命,就應該是晚期。”與其在家惶惶不安,何不利用這段時間,把生命想要做的事情提前完成?

yoyo在達薩內奇原始部落
她選擇了一種最“野”的方式:做一名沙發(fā)客,入住當地人的家。
從小在四川宜賓長大的yoyo,天生帶著一種川渝的散漫樂觀,愛用“野生女孩”來形容自己。她不喜歡去秩序極強的國家,愛去中亞、南亞,對于“雜亂”有著莫名的親切,她總能找到世界不同的“野”的可愛切面。
在不同的地方,她記錄下了和沙發(fā)主們發(fā)生的各種化學反應——本以封建著稱的穆斯林埃及開羅沙發(fā)主一家,在yoyo離開的時候抱著她痛哭,“你下次來的時候,我把我家里的鑰匙配一把給你”;印度沙發(fā)主帶著yoyo去印度傳統(tǒng)新年胡里節(jié)狂歡時,遇到了路人攻擊,一邊逃跑用自拍桿回擊的過程里,yoyo不小心打傷了沙發(fā)主,但誰都沒介意,成功跳上車逃離的那一刻,兩個人相視大笑……

yoyo和沙發(fā)主一起在印度胡里節(jié)
在第二次和世界交鋒的過程中,她再次經歷了生死,只是不同于第一次,這一次來自于大自然。在瓦努阿圖的旅行中,yoyo一行人經歷了7.3級的地震。道路封鎖、沒有信號,她勉強保持著鎮(zhèn)定,一邊用視頻記錄著地震之后的環(huán)境,一邊獨自踏上了回沙發(fā)主家的小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森林里迷路大哭的她,得到了附近村民的幫助,被暫時安排在村民家離海僅有20米的房子里休息。她度過了心跳最快的一個夜晚——6.5 級的地震就會引發(fā)海嘯,而海嘯預警 9 點鐘才結束,yoyo在海邊,就這么睜著雙眼,祈禱著,看著天際線一點點亮起來。

yoyo拍下了送她回沙發(fā)主家的當地人在海上的瞬間
所幸一夜平安。天一亮,村民用皮劃艇走水路送yoyo回沙發(fā)主家。分別時刻,yoyo回頭想再次道謝再見,看到了讓她難忘的一幕——皮劃艇在海上搖搖晃晃,這個在最絕望的時候向她伸出手的當地人在海上睡著了。海嘯預警未消,危險隨時可能來襲,滄海里一葉孤舟的灑脫和隨性,成為了yoyo永生難忘的畫面。她掏出手機,錄下了鏡頭前眼眶紅紅的自己和逐漸遠去、在畫面里變成一個小點的的村民和皮劃艇:“何其有幸,有生之年能看到這么浪漫的一幕。”
yoyo最后還是決定去看火山。余震警報未消除,道路封鎖,她和沙發(fā)主偶然在游泳的時候發(fā)現(xiàn)輪船還開運,于是當下立即決定冒險坐船來到火山腳下。火山在眼前的一刻,她忍著眼淚錄完視頻,放任自己嚎啕大哭。“不是覺得自己多可憐,我真的很喜歡這樣的自己,不管有多艱難危險,都一定要抵達的自己。”

yoyo分享看到火山的瞬間
嘗試過長短、各種風格的視頻, 最后,她還是選擇回到最本真的手法:不計較長度,把旅行中的故事,不加修飾、完完整整地傳遞給鏡頭前的人。年近40歲,她卻越來越覺得生活好忙,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說不完的故事,“我的心里永遠有一團火。”第二次的人生,她終于明白,“當你有一天終于愿意接受生命的無常,和命運的出其不意之后,你才真正擁有了體驗人生這項游戲的勇氣。”

人到底應該怎么過一生?
這是北漂五年裸辭的廣告編導、抖音精選作者@星球旅人小姜(后稱小姜),離職時問自己的一個問題。
辭職去旅行,對于她而言,更像去找一個未知的答案。拿著一臺索尼微單,她的足跡慢慢從印度、斯里蘭卡擴大到更遠的澳洲、歐洲,旅途中的所有際遇,都吸納到她的世界觀里,成了補缺她的拼圖。

北漂五年,小姜選擇辭職去旅行
在印度,她從滿是抱著小孩子討錢的當地人的印度火車轉到幾條街外的孟買首富的家,看到了想象不到的貧富差異;在澳洲打工度假,她被一個女孩帶去布里斯班的流浪漢公園領救濟餐,發(fā)現(xiàn)這個衣著容貌干凈、笑容明媚的女孩也是流浪漢之一,而女孩告訴她,“他們不是故意想要成為那樣,只是發(fā)生了種種生活問題”;在青旅,她拍攝了和大學退學來到澳大利亞做外賣員的美國人對話……
在小姜眼里,世界變大了。“我發(fā)現(xiàn),不管你是社會邊緣人還是中流砥柱,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能夠扛得住社會的偏見和貧窮,就是一種精彩、勇敢的人生。”

小姜被帶去吃流浪漢救濟餐
旅行中逢兇化吉的時刻,也讓她對于未知的“容錯率”變強了。在亞美尼亞一個小城舍基,她在大巴休息站丟了錢包和護照。不抱有找回來的希望,她沮喪地回了民宿。沒曾想民宿的老板聽說之后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跟她說“你不要擔心任何的麻煩,我會借你錢”;第二天,她成了村里的“紅人”:村莊里的餐廳都沒收她錢,只要站在路邊,司機的車就會停下來載她,更讓她震驚的是,第二天,她的錢包被原封不動地送了回來——民宿老板認識大巴司機,讓司機幫忙找了回來。對于更大的人生困境,小姜有了新的理解:“困境會迎來新生的意思是,每一次的困難,總會有解決辦法。”
出走是一場緩慢的療愈。在布里斯班的基督教堂里,不知名的基督儀式激發(fā)了她內心的巨大沖擊,因為黑人姐姐的一句“上帝會原諒你的”,她在教堂哭得淚流滿面;被澳洲奶奶的“多巴胺穿搭”和隨時隨地展開的笑容影響,她也慢慢開始對陌生人微笑。

小姜拍到的多巴胺穿搭銀發(fā)奶奶
覺得自己的外形看起來并不酷的小姜,曾經并不覺得自己性格里帶“野”。然而在一次不同國家的英語角活動里,小姜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變得有點不一樣了。還是會害怕、還是會社恐,但她和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自然地打出了招呼、做了交談。“我是看過世界的人了。我的生命從那么遙遠的地方來到這里,不是為了退縮的。”她學會了和語言不通的各國人交流,就像竇文濤說的,在旅行中,把自己全然放置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下,能夠實現(xiàn)對所有社會關系的短暫解除;而在這種“失蹤在宇宙”的體驗里,每次都把自己“打破一點點”,讓她越來越明白,她性格里的反叛與對自由的渴望,或許正是一種“野生”。
慢慢地,小姜在旅途中看世界的角度和鏡頭前分享的視角,發(fā)生了很多變化。作為廣告編導的她,一開始會用無人機等很多專業(yè)設備,多角度地展示目的地的美景,但后來,她重新開始把鏡頭逐漸對準自己,回歸到最本真的記錄形式。

小姜分享關于生活“主角感”的體會
她在一個視頻里說道:“我們大部分的時候,其實都在看向外面的世界和別人的生活,當你真的走了好多路,你應該知道最重要的不是風景多美麗,而是柔軟的、堅強的、任性的、不甘的,種種不同的我們在經歷不同的風景。所有的主角,都是‘我’。”
Ending:
在抖音精選平臺上,還有更多的野生女孩兒,正在通過創(chuàng)作分享自己的旅行:元氣滿滿的@王小猴兒_ 分享了最近和鯨魚的同游、98年的流浪攝影師@野生魚兒 剛從云南彌勒的祭火節(jié)回來、@亭子在野 獨自改裝越野車自駕旅行、 @麻辣人魚 在南澳島給自己過了24歲的生日、@水登流浪記 在伊朗的小島上度過10天、@小軟iris 在新疆的草原上飛奔 、@Zyuee梓悅 在海島給自己拍了一條MV……她們去了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個人風格,而相同的是,在摸索不同創(chuàng)作形式之后,她們的記錄,都指向著真實的自我表達。

野生女孩兒們在抖音精選上分享自己的旅行
生活美學家松浦彌太郎曾說,很多時候,勇氣不是從腦袋里生出,而是從腳下涌現(xiàn)的。野生女孩的勇氣,除了走出去,更是在旅途里通過思考、記錄涌現(xiàn)著的不同表達;她們真實坦率地把自己看到的世界、經歷的故事,還原給鏡頭前的觀眾。她們的創(chuàng)作理念,或許更加貼近旅行的意義:在完全陌生的地方,盡情地理解遇到的人和事,實現(xiàn)真正的自由。
在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選擇另一種活法嗎?“替我自由”是當下暫時無法出遠門年輕人的美好呼聲,而這種呼聲的另一端,則是這些走遍世界的冒險家們。她們把力量聚集、擴大,告訴每個人:
無論是當沙發(fā)客還是住青旅,女性都可以自己選擇出行方式,無論外表看起來酷不酷、野不野,只要是去看想看的風景、過想過的生活,只要出發(fā),答案都在路上。
策劃丨三聯(lián).CREATIVE
編輯&排版丨熊清
作者丨青子
圖片來源丨抖音精選、視覺中國

*文章版權歸《三聯(lián)生活實驗室》所有
原標題:《勇敢的野生女孩們,開始帶著年輕人享受世界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