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女生父親毆打男生與“小黃毛想象”
近日,山西長治市實驗學校門口,一名成年男子當著兩名保安的面揪著一名男生的頭發實施毆打。目前,公安機關已對打人的家長原某予以行政拘留。事后,被打男孩告訴記者:放學后,他在路上喊了一名女生的名字,就被女生父親叫住呵斥,“逼問我是哪個班,叫什么,然后把我摁到地上扇了十幾下。”
原本,是成年人毆打六年級的未成年人,而且是在學校門口,性質非常惡劣,打人家長被警方拘留,理所應當,并沒有法律上的爭議。
但在網絡上,不少網友的跟評并沒有譴責打人者,反而“共情”起來。有的跟評說:家長不會無緣無故出手,肯定“事出有因”“我也是一個女生的家長,懂的都懂”。
這起案件的處理在法律之內,當然是沒有爭議的,但是法律之外的社會心理,特別是女生家長的“共情”心態卻值得關注。目前來看,很多網友的“腦補”都是沒有事實依據的,但是這種關于“小黃毛”的集體想象,或許也是沖突、矛盾的內在原因。
所謂“小黃毛想象”,是當下不少的青春期女生家長擔憂的心理投射,擔心自己女兒被成績差、不思上進、流里流氣的“小黃毛”“鬼火少年”欺負,給“帶偏”了,人生由此走上了岔道。不能說這種擔心是無事生非的,畢竟青春期女生的心智不太成熟,可能被所謂“另類”氣質所吸引。
這種集體心態乃至焦慮,和之前家長對于校園霸凌的焦慮,其實是一樣的:在少子化、社會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擔心自己孩子的成長環境和心理健康——孩子在學校里有沒有被孤立、霸凌?女生的家長擔憂更深了一層,擔心女兒早戀、走上歧路,乃至受到侵害。
這種“小黃毛想象”有必要在學校教育、社會未成年人保護的政策層面上得到及時的反饋。這和家長對校園霸凌的擔憂一樣,都不應該回避,而是應該拿出切切實實的教育管理措施,這也是對未成年女性的特殊保護的應有之義。學校要重視安全保障機制、心理疏導建設,通過制度保障和透明化溝通,讓家長看到切實的保護、及時的警示措施,減緩焦慮。
男生家長和女生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被霸凌、被傷害。一起是非本來很明確的“女生家長毆打未成年男生”的案件,還有這么多網民跟評去“共情”施暴者,這本身就值得思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