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又開三家,中國首個寵物生鮮超市正在瘋狂擴張
又有三家寵物鮮食店在上海開業了!3月28日,派特生鮮最新門店在上海浦江歡樂頌、長寧南豐城、浦東大華錦繡三地同步開業。截至目前,其在上海的門店數量已達4家。據最新消息,派特生鮮于4月5日還將新增6家門店,計劃在4月實現10店的擴張目標。

“十店聯開”差異化布局搶灘寵物鮮食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派特生鮮成立于2024年11月,由盒馬生鮮創始人侯毅二次創業推出,旨在將“生鮮零售+即時配送”的成熟模式移植至寵物鮮食賽道。
今年2月22日,派特生鮮首店在上海長寧區海粟文化廣場亮相,200平米的店內當日擠滿了帶著自家寵物前來 “探店” 的養寵人士。所售產品覆蓋鮮食、主糧、零食及用品,其中自有品牌凍干零食最低定價0.9元,散裝商品9.9元/10條,鮮食則為24.9元/500克,低價策略成為顯著亮點。
從門店選址來看,派特鮮生此番大范圍覆蓋上海核心區域,包括長寧、閔行、青浦、徐匯、浦東和寶山等地,而10家門店中,品牌推出了寵物友好店、商場MALL店和社區店三大差異化店型,以此契合不同消費場景。

據了解,寵物友好店與公園或寵物友好街區相鄰,首家海粟店便是此類店型,打造寵物購物、餐飲與社交空間;商場MALL店為標準化寵物食品超市,專注提供全方位的寵物需求;社區店則位于大型高密度社區,為周邊寵物主提供便捷的購物體驗。

借供應鏈優勢闖入寵物生鮮賽道,能否笑到最后?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4年,上海有100多萬條寵物狗,超過120萬只寵物貓。伴隨著擬人化養寵的熱潮,不少商家瞄準了生鮮這塊大蛋糕。
可奇怪的是,寵經說發現,上海這么大的市場,幾乎都是用私域來賣生鮮的個人玩家,專門做鮮食的店卻沒幾個。即使開店也多半是寵物洗護、寄養等服務順帶附帶生鮮的。
這是為何?首先,供應鏈管理難度大。鮮食產品保質期短,需要全程冷鏈運輸,物流成本占比超過20%,損耗率更是高達15%-25%。其次,消費習慣尚未完全養成。相比傳統干糧,寵物鮮食價格普遍偏高,而消費人群也有限,所以,寵物鮮食這塊大多是家里干點小活,少有人敢開店放大干。
"我們測算過,如果不能在三個月內建立起穩定的客群,鮮食門店的存活率可能不到30%。"一位從業者坦言。

寵物生鮮店這么難做,為何派特生鮮要闖入這個賽道,其細究原因在于派特生鮮依托的是創始人候毅個人影響力帶來的強大供應鏈體系。
候毅在盒馬攢下的資源,直接讓派特鮮生跟大廠搭上了線,這使得派特生鮮在采購環節擁有巨大優勢,可獲取更優質且價格合理的原材料。這套打法讓鮮食成本硬生生壓下來,定價24.9元/500克,比傳統鮮食均價低了20%-30%,競爭力一下就起來了。
依托強大的供應鏈,派特生鮮可以使用低價爆品拉人氣,高毛利服務賺利潤的組合策略。如門店推出的9.9元 / 10個狗狗肉包等低價商品作為引流爆品,憑借極具吸引力的價格,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 “高性價比” 的品牌形象。同時,店內現制鮮食區的自選稱重服務以及營養搭配建議,又為消費者傳遞了 “科學喂養” 的品牌理念,提升了品牌附加值。
派特生鮮的產品布局不僅限于線下門店,還通過線上平臺發力,覆蓋寵物鮮食、主糧、零食及用品等多種品類。線上銷售主打即時配送,3公里內30分鐘送達,線下則提供現制現售體驗,雙線并行提升用戶便利性。
值得注意的是,派特鮮生雖以鮮食為核心,但并未局限于此,門店似乎定位為綜合渠道,既引入知名寵物食品品牌,也推出自有品牌,其中自有品牌產品占50%以上。
有行業人士指出,若其自有品牌如成功出圈,或許比生鮮更“賺錢”。
而依托創始人侯毅的個人影響力,不少優質供應商會主動拋來橄欖枝。這讓派特鮮生在產品鋪貨及自有品牌生產上也握有更大優勢。

隨著門店數量的快速增加,派特生鮮在其線上配送優勢也愈發凸顯。以目前來看,上海已有4家門店,4月計劃再開6家,還有門店也在計劃中。往后每新增一家門店,配送網絡的密度就進一步提升,覆蓋半徑更廣,響應速度更快。這種“門店+即時配送”的模式,隨著規模擴張,效率和成本優勢將逐步放大。
另值得一提的是,“侯毅二次創業” 以及 “寵物界的盒馬” 這樣的標簽,引發了強大的媒體宣傳效應。無論是當地媒體還是全國性媒體,都對侯毅的新創業項目給予了高度關注。媒體的廣泛報道使得派特生鮮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曝光,無需投入巨額廣告經費,便迅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同時網紅博主也需要話題制作內容,通過發布探店視頻、產品體驗分享等內容,帶上盒馬創始人的話題,無疑也是一筆流量。這種由創始人影響力帶動的媒體宣傳和網紅跟風,為派特生鮮在競爭激烈的寵物生鮮賽道中迅速打開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然而,即便擁有創始人光環加持,寵物鮮食在全國市場的規模化前景仍充滿變數。配送人員與門店服務的人工成本、房租水電開支,以及品牌運營團隊的費用,都是不小的挑戰。
不過,目前來看,派特鮮生并未將視野局限在鮮食領域。未來,說不定派特生鮮將復制盒馬的模式,在生鮮和食品之外,整合上門喂養、合作商家進行在線洗護預約等高附加值服務。若能成功,或許將為行業帶來新的可能性與驚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