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 +13
首飾金飾突破960元/克,對黃金飾品品牌影響幾何?

金價再創新高。
4月3日,多家黃金珠寶品牌的足金首飾價格突破960元/克大關,周大福、六福珠寶、金至尊、潮宏基等品牌報962元/克,老廟黃金961元/克。也有部分品牌價格未超960元/克,水貝黃金報740.18元/克,菜百首飾917元/克,老鳳祥959元/克,周生生958元/克。
盤面上,據央視新聞報道,國際金價周三再創收盤歷史新高,盤中一度觸及每盎司3196美元,逼近每盎司3200美元整數關口。截至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黃金期價收于每盎司3166.2美元,漲幅為0.64%。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黃金交易所3日發布的《關于繼續加強近期市場防范風險工作的通知》指出,近期影響市場運行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貴金屬價格持續大幅波動,市場風險加劇。節假日臨近,請各會員提高風險防范意識,繼續做細做好風險應急預案,維護市場平穩運行,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

避險情緒升溫,需警惕回調風險
評價國際金價近期不斷走強,南華期貨貴金屬新能源研究組負責人夏瑩瑩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主要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美國加征關稅政策落地后,全球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市場避險情緒高漲,黃金作為傳統的避險資產,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整體來看,我們預計未來金價仍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不過短期需警惕回調風險。我們預計黃金價格今年會上移至3400區域,具體位置取決于貿易政策的實施細節、地緣政治局勢以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走向。”夏瑩瑩指出,關稅政策落地并不意味著短期利空出盡,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在市場不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資金流入的趨勢不會立即改變,即使關稅政策落地,市場仍需時間消化其影響,黃金的避險屬性仍將支撐市場。此外,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央行購金需求、通脹預期與降息預期等因素也將持續影響黃金價格走勢。
一德期貨貴金屬分析師張晨則向澎湃新聞記者指出:“4月3日凌晨,美國兩項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正式落地,‘靴子落地’后,我們看到大類資產走勢趨于一致,除美債一枝獨秀外,黃金價格短暫沖高后開始回落,與美元、美股等資產一同下挫,顯示市場短期進入衰退‘恐慌’情緒發酵階段,但在上述政策中期對美國二次通脹趨勢明確進而與當前市場對于美聯儲年內降息形成顯著的預期差之前,預計黃金總體回調空間有限。”
博時黃金ETF基金經理王祥認為,國際金價突破3100美元不僅是地緣沖突、貨幣信用危機交織的產物,也是黃金千年貨幣史在當代的延續,黃金始終是人類避險情緒的重要“避風港”,“金飾消費代表黃金的消費屬性,而黃金ETF及央行行為則代表其投資屬性。消費屬性驅動的資金是逆周期的,消費量與價格一般呈反比。而投資驅動的資金是順周期的,這種邊際定價參與群體的變化是黃金市場波動率持續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世界黃金協會2月5日發布的2024年《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金飾方面,受高金價壓制,全球金飾消費量同比下降11%至1877噸;但金飾消費額同比增長9%,達1440億美元。在中國市場,2024年全年金飾需求總量為479噸,較2023年減少24%。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近日預測,黃金價格有望達到3200美元/盎司,并稱如果關稅相關風險或地緣政治風險上升,金價可能會達到3500美元/盎司,“黃金對沖尾部風險的作用再次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其次,除了避險需求之外,我們還看到投資者對黃金的長期配置需求增加的跡象。”
對黃金飾品品牌影響幾何?
黃金的高價位,持續影響消費意愿已是行業共性。2024年以來,隨著足金飾品價格一路走高,投資者也較為關注黃金飾品品牌的發展狀況。
4月3日,周大福(1929.HK)發言人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金價高位徘徊影響行業整體需求,令消費者購買金飾更加謹慎。盡管不同消費者出于不同需求購買金飾,但回歸初心,金飾消費更多還是在于讓消費者獲得情緒價值,“周大福傳福系列糅合傳統文化、工藝與時尚設計,從2024年4月推出至今年1月底零售值已超過24億港元。周大福故宮系列零售值自2024年8月推出至今年1月底亦已超過 16億港元。”
上述發言人指出,周大福的定價黃金產品保持強勁增長,內地零售值于2025財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3個月)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一倍,對內地黃金首飾及產品類別的貢獻上升至18.7%。
周大福公布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核主要經營數據顯示,集團零售值同比減少14.2%,其中,中國內地同比減少13%,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其他市場同比減少20.4%。按產品劃分的同店銷售增長顯示,珠寶鑲嵌、鉑金及K金首飾在中國內地市場下降20.3%,而在中國香港及澳門市場則增長33.7%;黃金首飾及產品在中國內地市場下降15.3%,在中國香港及澳門市場下降36.2%。
定位高端品牌的老鋪黃金(06181.HK)在金價上漲的背景下,與奢侈品相比顯出“性價比”。老鋪黃金2024年實現銷售業績98億元(含稅),同比增長166%;實現年內利潤14.7億元,同比增長約254%;經調整凈利15億元,同比增長253.4%。
4月1日,當被問及金價上行對公司的影響時,老鋪黃金董事長徐高明表示,老鋪黃金已較大程度擺脫與國際金價的直接關聯。金價上升只會更加提升其產品價值,對銷售不構成壓力。老鋪黃金堅持每年進行2至3次價格調整,無論金價處于下行通道還是持續暴漲階段,都始終遵循這一既定的品牌運營法則。
老鳳祥在3月11日(600612)發布的2024年度業績快報公告顯示,報告期內,老鳳祥實現營業總收入567.93億元,同比下降20.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5億元,同比下降11.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8.03億元,同比下降16.34%。
老鳳祥將業績變動歸類為兩個原因。一是2024年,世界經濟增長動能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加之黃金價格持續上漲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導致黃金珠寶消費疲軟;二是由于黃金珠寶消費疲軟,公司的網點拓展不及預期。

2025年3月15日,南京新街口商圈,老鳳祥足金飾品。視覺中國 資料圖
談及金價的劇烈波動對黃金飾品品牌的影響,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黃金品牌的利潤空間可能會受到一定壓縮,因為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會直接增加生產成本。在金價上漲時,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通常也會發生變化,一是投資型需求增加,部分消費者會將黃金視為保值工具,增加黃金投資,如購買金條、金幣或黃金ETF;二是首飾購買延遲,高金價可能使一些消費者推遲購買黃金首飾;三是二手黃金市場活躍,部分消費者可能會選擇出售手中的黃金首飾以獲取收益。”
關于金價上漲對珠寶品牌上下游企業的影響,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曾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雖然黃金飾品加工總體成本穩定,但金價上漲也會間接提升加工工序的成本,比如產生的廢料及損耗增加。
屈放進一步解釋,對于上游公司,金價的上漲會明顯帶動利潤上升,但同時也會提升購礦成本,劇烈的價格波動不利于其對于金價的定價,需要通過長期協議等措施穩定下游客源。下游銷售行業本身利潤有限,且同質化競爭嚴重,會因金價波動而沖擊利潤,也要通過與上游原材料企業簽訂長期合同來穩定成本,并通過新穎的設計和靈活的營銷來擴大客源,“目前購金主力已經逐漸成為90后、00后的年輕人,由于前期同質化競爭嚴重,因此黃金行業近年來也出現改變,比如,各家企業都在試圖加強特色化,個性化設計。”
也有行業人士指出,消費者正逐漸適應長期高金價。
截至4月3日收盤,周大福平盤,報9.8港元/股,總市值978.76億港元;老鋪黃金漲0.13%,報800港元/股,總市值1347億港元;老鳳祥跌0.16%,報51.51元/股,總市值269.46億元;中國黃金跌0.23%,報8.78元/股,總市值147.50億元;周生生跌1.89%,報7.250港元/股,總市值48.77億港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