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慈善捐贈報告:2023年555億慈善捐款流入醫療衛生領域

國內首份基于數據庫的慈善捐贈研究報告正式發布。4月2日,中國慈善捐贈2024報告發布會暨慈善行業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研討會在京舉行。
報告顯示,2023年度中國社會組織和紅十字會合計接收捐贈款物合計1510億元,其中企業捐贈1156億元,占比76.58%,自然人捐贈339億元,占比22.42%,其他捐贈15億元。
從慈善款項流入的領域來看,醫療衛生領域排在第一位,投入慈善金額555億元,占比總慈善捐贈額(1510億元)的36.73%;教育領域投入375億元,占比24.86%;社會服務領域投入248億元,占比16.45%,排在第三位;科學研究投入146億元,占比9.65%,為第四位;應急救援領域投入61億元,占比4.06%,位于第五位。
此次會議由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攜手易善數據共同舉辦,公益慈善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慈善行業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據主辦方介紹,《中國慈善捐贈2024》報告作為國內首份基于高顆粒度數據庫全面、系統分析中國慈善捐贈情況的研究報告,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數據整合路徑。報告基于公益慈善組織及企業組織層面、乃至項目層面的捐贈數據、大額收支數據進行統計、推算和分析,數據顆粒度和分辨率顯著提升,為行業提供了更豐富和精準的結論。報告不僅涵蓋了中國年度公益慈善捐贈總額、捐贈來源、捐贈流向、捐贈領域等宏觀數據,還對不同領域和地域的代表機構進行了深入分析,追蹤了關鍵領域慈善捐贈的發展變化趨勢。
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長、報告主編藍煜昕表示,報告旨在推動構建我國公益慈善行業數據基礎設施,不僅為政府、學者和社會公眾提供了解慈善捐贈生態的重要參考,更期待能為捐贈人和非營利組織的資助或募捐、籌款活動提供決策支持。
此次報告在用戶導向方面做出了重要創新。澎湃新聞注意到,報告不僅提供了面上數據,還嘗試站在捐贈人、籌款人的視角來提取數據和呈現結論。
例如,在捐贈接收主體的分析中,報告不僅按照傳統的分類方式統計了基金會、慈善會、紅十字會等類型組織接收捐贈的情況,還根據這些組織作為資方還是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區分了資源型組織、籌款型公募組織、籌款型非公募組織,并通過各地域和各領域的核心機構名單,清晰地呈現了特定領域中哪些組織是潛在的籌款對象、哪些是優秀的資助對象,為實踐者提供了更符合其需求的分析結論。
易善數據負責人、報告聯合主編陶澤表示,用戶導向是此次報告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們希望通過這份報告,為捐贈人和非營利組織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數據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制定戰略、優化資源配置,從而推動整個公益慈善行業的高質量發展?!?/p>
報告的另一大亮點是其清晰、透明的方法論。澎湃新聞觀察到,報告在數據獲取、清洗以及統計、測算方法論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旨在實現數據結論的可復現性和跨年可比較性。同時,開放的方法論也為行業伙伴和其他學者提供了參與討論和迭代的機會,有助于推動相關數據統計、推算方法的不斷完善。
“《中國慈善捐贈2024》報告的發布是我們在慈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邁出的第一步。”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王名教授希望能夠通過持續努力,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推動我國公益慈善行業在數據支持下實現高質量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