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俄羅斯三年來首次派高官訪美:商界大佬拉攏和“安撫”特朗普

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
俄羅斯談判代表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已抵達美國展開訪問。這是自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高級官員首次訪問美國。
俄官方此前已確認此次訪問。據參考消息4月2日報道,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當日告訴記者:“是的,我確認。(德米特里耶夫的)這次訪問是可能的。我們正在與美國人討論。”
據美國媒體報道,德米特里耶夫在華盛頓與特朗普的特使、參與斡旋俄烏沖突停火的威特科夫會面。目前,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沒有會面計劃。
“目前國際社會平行地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和進程,美國的新總統和新行政團隊使得西方世界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裂。美國對國際經濟體系的一些想法也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國際的經貿聯系。”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系世界經濟研究部主任伊戈爾·馬卡洛夫近日在“瓦爾代”中俄論壇上表示,對于俄羅斯來講,跨大西洋伙伴體系的衰弱和一定程度的疏離,戰術上對俄羅斯是有利的,俄羅斯可以從這一變化中找到一些對本國有利的地方。
普京的“親密盟友”
德米特里耶夫是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的首席執行官。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他是普京的一位“親密盟友”,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商學院,曾在2000年代幫助運營一家獲美國支持的私募股權公司。他將自己塑造成特朗普政府可以合作的對象,并在莫斯科也擁有至關重要的關系網。據3位前同事透露,他的妻子納塔莉婭·波波娃(Natalia Popova)是普京最小的女兒葉卡捷琳娜·季霍諾娃(Ekaterina Tikhonova)的密友,并擔任季霍諾娃領導的技術基金會“俄羅斯創新工程中心”(Innopraktika)的副主任。
2月,普京任命德米特里耶夫為克里姆林宮的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特別代表。俄羅斯希望特朗普能放松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德米特里耶夫2月參加了在沙特舉行的俄美會談。美國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美國暫時解除了對德米特里耶夫的制裁,以允許他訪問美國。
一名了解此次會面情況的匿名消息人士對《華盛頓郵報》透露,德米特里耶夫的會談對象是特朗普的親密盟友、房地產開發商威特科夫。威特科夫是特朗普政府促成結束俄烏沖突有關協議的關鍵人物之一。
德米特里耶夫一直在宣傳改善美俄關系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并提出了涉及稀土礦產、北極能源開發與航運路線合作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聯合投資項目。他上個月在莫斯科的一場商業論壇上對記者表示:“我們在投資和經濟領域看到了許多合作機會。”
不過,德米特里耶夫此次訪問正逢特朗普對俄感到“不耐煩”的時候。上周末,特朗普表示,他對普京“感到憤怒”,如果普京不能就“停止烏克蘭流血事件”達成協議,并且讓他覺得“責任在俄羅斯”,他可能會對俄羅斯石油實施進一步制裁。
德米特里耶夫的此次訪問因此有了安撫特朗普的意味。他也重申,俄美之間不僅可能達成和平協議,還可能達成巨額金融交易。
迎合特朗普的商業思維方式?
俄羅斯觀察人士指出,普京認為特朗普偏好一個由大國劃分勢力范圍的國際秩序。上月底,普京曾提及特朗普對將格陵蘭并入美國的興趣,并暗示這種想法值得認真對待。
分析認為,通過像威特科夫這樣的商人來提供商業合作和建立關系,是克里姆林宮的一種“經過驗證的機制”。烏克蘭前總統維克托·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的前幕僚長奧列·雷巴丘克(Oleh Rybachuk)指出,這也是直接接觸特朗普的一種方式。另據一位與莫斯科高級外交官關系密切的俄羅斯學者透露,克里姆林宮特意派遣德米特里耶夫參與談判,是想要迎合特朗普的商業思維方式。德米特里耶夫是可以“使用特朗普風格語言的人”,并且和特朗普圈子的一些人有舊交情。
“多年來美國終于準備認真聽一下俄羅斯人要說什么,我們希望美國尊重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因為在過去幾年內,美俄之間沒有真正的對話。”馬卡洛夫表示,“無論美國和其他國家結盟,或者哪些國家是美國的友好國家,對俄羅斯來說,同美國保持對話都非常重要。”
馬卡洛夫是在由華東師范大學與俄羅斯“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發展與支持基金會聯合主辦、于3月31日至4月1日在華東師范大學舉辦的“瓦爾代”中俄論壇上發表上述見解的。論壇上,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歐洲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瓦西里·卡申表示,對美國而言,很多國際政治議題都跟俄烏沖突有關,如果俄烏沖突不解決,美國就無法把更多的資源釋放出來,用于解決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局勢。
“目前俄烏沖突妥協的空間正在變得越來越大。美國最近兩屆政府對烏克蘭危機的策略調整并不是突變性,而是漸進性,在2023年夏天時任拜登政府已經意識到,也做了充分的評估,認為未來烏克蘭沖突還將持續很長時間,而且朝著惡化的方向運行。隨著局勢的發展,一定會達到西方援助,包括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資源用盡的時刻。”卡申說。
卡申還認為,俄羅斯方面很清楚,無論特朗普是否對自己的歐洲盟友施加壓力或者施加多大的壓力,在沖突結束之后,俄羅斯和歐洲關系改善的前景非常黯淡。
與此同時,俄羅斯對華關系繼續夯實。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應邀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期間接受了“今日俄羅斯”國際媒體集團專訪。他指出,盡管當前全球發展遭遇逆流,但中俄務實合作始終破浪前行,保持了量穩質升的良好態勢。這其中的首要關鍵是兩國元首把舵定向。二是雙方共同的發展需求。三是穩定的內在動力。四是堅實的民意基礎。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