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中意建交55周年,兩國版畫家百件作品在上海展出

澎湃新聞記者 黃松
2025-04-03 09:01
來源:澎湃新聞
? 藝術評論 >
字號

版畫是一種既古老又現代的藝術,中國人發明的印刷術、造紙術與藝術結合起來,造就了早期版畫。隨著商業社會的發展,印刷圖像在明代中晚期爆發性增長,此時,正值文藝復興盛期的歐洲亦是如此。

中意建交55周年之際,“東西匯夢——中意當代版畫交流展”于4月2日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開幕,展覽以版畫為媒介,呈現15位中國和15位意大利藝術家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創作的近百件版畫、綜合材料和新媒體藝術作品,展現兩個文明古國在當代鮮活的文化創造力。

展覽現場

在中國,最早標注年代的版畫是在敦煌發現的《金剛經》卷首畫《祗樹給孤獨園》(唐咸通九年/868年)。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被認為是版畫發展的開端。這一時期,版畫不僅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被廣泛接受,也成為傳播藝術作品、知識和文化的媒介,尤其文藝復興畫家和雕刻家探索版畫藝術的潛力,將精湛的技巧和對透視法的掌握融入版畫創作中。

到了大航海時代,版畫這種可復制、便于運輸的輕盈藝術的跨地域傳播,極大地促進了早期全球化圖像的誕生。譬如,耶穌會士杰羅姆·納達爾編撰的《福音故事圖集》(1593),圖像多來源于意大利和荷蘭流行的作品。利瑪竇、羅儒望、艾儒略、湯若望等來華耶穌會士將這本圖集帶到中國,使用木刻技術進行翻刻和進一步的本土化改造。反過來,耶穌會士基舍爾所著《中國圖說》(1667)中用銅版技術復制的中國圖像也在歐洲廣為傳播。

隨著19世紀以后藝術的現代轉型、圖像復制技術和傳播媒介的進化,版畫不再承擔滿足大眾日常圖像消費的功能,而逐漸更加強調藝術家的原創性,成為藝術創作的門類之一。

艾多·雅尼奇,《星海》,銅版畫,35×50 cm,1973年

意大利:源自文藝復興的版畫傳統

此次展覽中,部分意大利藝術家的作品創作于20世紀下半葉,恰巧從一個剖面感受到半個世紀以來意大利版畫的發展。比如,艾多·雅尼奇(Edo Janich)幾件1970年代創作的銅版畫,不僅描繪了意大利風光,更延續了文藝復興以來銅版畫的傳統,讓人想到巴洛克時期出生于威尼斯的重要版畫家吉安·巴蒂斯塔·皮詹尼(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他以描繪宏大建筑和古代遺址的蝕刻版畫作品聞名。

安德列·萊拉里奧,《位于岡多菲堡湖畔》,銅上蝕刻,50×35cm,1998年

延續這一傳統,安德列·萊拉里奧(Andrea Lelario)1990年代創作幾件作品銅版蝕刻,更多浪漫主義元素融入其中。其中,1998年的作品《位于岡多菲堡湖畔》,尺幅極小,卻精致。精妙的腐蝕層次呈現出時間痕跡構建出的詩意敘事。

超現實主義風格、以及受到了新表現主義和抽象藝術影響的版畫,讓觀眾了解到意大利版畫與歐洲現代藝術的銜接,展覽中版畫作品逐漸突破了傳統技法的局限,融入了更多個人情感。

羅伯托·畢羅尼,《近乎神奇的正方形III》,浮雕刻版,凹版印刷版,70×50 cm,2018年

更近期的作品,有兩位藝術家令人印象深刻——羅伯托·畢羅尼(Roberto Piloni)和弗蘭科·馬洛克(Franco Marrocco)。前者以浮雕刻版,凹版印刷,將生活中的日常品化為藝術的語言,黑白之間,引發出無限的遐想;后者,同樣是素與彩的對照,交錯的線條中,也是對版畫技巧的繼承和發展。

弗蘭科·馬洛克,《火》,蝕刻及凹版版畫,70×50 cm,2022

在啟幕儀式上,羅馬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國際學院版畫聯盟(IAPA)副主席保羅·勞迪薩(Paolo Laudisa)代表意大利藝術家發言,他認為,意大利帶著其數百年來深厚的版畫傳統,以和諧的構圖和對形式平衡的追求為特色;而中國,憑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以筆觸的簡約、與自然的緊密聯系以及冥想的重要性為特色,展現出獨特的藝術價值?!氨M管意大利和中國的文化背景看似相距甚遠,但它們都同樣致力于探索美、創造力和實驗精神。”保羅·勞迪薩說。

雖然此次展出的意大利藝術家對于多數人而言是陌生的,但通過作品本身,依舊構建出一種跨地域的共鳴。

保羅·勞迪薩,《飛魚》綜合材料,版畫,50×70 cm,2021年

中國:從明清版畫、新興木刻至今的傳承

此次展覽的舉辦地多倫現代美術館位于上海虹口,距長春路上的“木刻講習所”步行僅幾分鐘。在魯迅先生倡導的新興木刻運動的發源地舉辦展覽,既是對當代藝術本地化的積極探索,也展現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化視野。

新興木刻對當代中國版畫藝術的影響深遠,許多當代版畫家在風格和思想上依然承襲了這一傳統,并在繼承新興木刻的批判性與現實主義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的現代藝術形式和個人表達。展覽中展出了陳海燕1986年和2018年的作品,雖然時隔30年,卻依舊能看到藝術家對生活和社會的關注。

陳海燕,《夢1986年5月24日,抱月亮》,木刻,60×60 cm,1986年

此次展覽中桑茂林、蘇新平、譚平等的作品,依舊沿用了木刻的形式,但在形式上更具當代性和國際化。展覽也包含了方力鈞、隋建國、王劼音等知名藝術家的版畫創作,從中能看到版畫與他們其他創作形式的關聯。

展覽現場,蘇新平作品

更為年輕的一代,探索著版畫這一藝術形式的不同視覺表達。李菲的三件參展作品將銅版畫與紙本拼貼構成版畫裝置,三件作品本身又構成一個關于劇場和城市發展的故事。細看作品,現代、后現代的元素融入其中,但創作手法則包含了最為傳統的銅版記憶。展覽中潘黎的作品亦是如此,看似是新的形式和語言,但一切又回到傳統的套色木刻之中。更為回歸的還有江超以宣紙鈐印的《后禊帖》,他以當代的觀念,延續了明清時代中國版畫傳統。

李菲,《邂逅》,裝置、數字版畫、菲林片,54x41cm,2024

潘黎,《劇場系列4》(凹),紙本及綜合材料(版數10),150x136x23cm,2020

正如此次展覽的參展藝術家,中國國家畫院版畫所所長沙永匯所言,“版畫,作為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承載著跨越時空的文明記憶。此次展覽,是我們對傳統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探索?!?/p>

沙永匯,《城市樂章》,套色木刻,117x77cm,2013年

據悉,展覽期間,中意兩國部分參展藝術家將走進美術館周邊的社區,為居民們作導覽,并探訪木刻講習會舊址、赴魯迅紀念館參觀交流。藝術家們還將開展駐校日活動,與學生共同開展版畫創作。此外,藝術家們將在北外灘、多倫路等區域展開“一江一河”系列采風與創作活動,展開國際藝術對話。

開幕現場

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6月2日。

附:參展藝術家名單

中國:(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陳海燕、方力鈞、江超、孔國橋、李菲、潘黎、隋建國、桑茂林、蘇新平、沙永匯、譚平、王華祥、王嘉逸、王劼音、張敏杰

意大利:(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Andrea Granchi (安德列·格朗齊),Andrea Lelario(安德列·萊拉里奧),Anna Maria Congiu(安娜·瑪利亞·孔朱),Edo Janich(艾多·雅尼奇),Elisa Ottaviani(艾麗莎·奧塔維亞尼),Fatih Mika(法蒂赫·米卡),Franco Marrocco(弗蘭科·馬洛克),Gaetano Fanelli(加埃塔諾·法內利),Marina Bindella(瑪麗娜·賓德拉),Mario Tomasello(馬里奧·托馬塞洛),Patrizio Di Sciullo(帕特里齊奧·迪·修羅),Paolo Fraternali(保羅·弗拉泰爾納里),Paolo Laudisa(保羅·勞迪薩),Roberto Piloni(羅伯托·畢羅尼),Silvia Montanelli(西爾維婭·蒙塔內利)

    責任編輯:陳若茜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太阳城俱乐部| 百家乐庄闲必胜打| 大发888 真钱娱乐平台| 职业赌百家乐官网技巧| 百家乐官网捡揽方法| 百家乐官网桌套装| 皇冠现金网是真的吗| 百家乐官网线路图分析| 博客国际娱乐| 百家乐号解码器| 百家乐官网评级网站| 大发888娱乐场df888| 百家乐官网高档筹码| 乐天堂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玩法最多的娱乐城 | 百家乐赢家电子书| 百家乐官网注册开户送现金| 在线扎金花| 百家乐智能软件| 皇室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赌博百家乐官网判断决策| 网上百家乐赌博出| 百家乐官网游戏世界视频| 百家乐是娱乐场| 打百家乐的技术| 百家乐官网在线手机玩| 威尼斯人娱乐城代理开户| 百家乐视频地主| 百家乐官网大赢家小说| 全讯网a3322| 做生意风水知识| 百家乐官网玩法窍门| 全讯网下载| 网上百家乐是叫九五至尊么| 做生意需要找风水先生吗| 蓝盾百家乐官网赌场| 捞金博彩论坛| 大发888注册送58| 百家乐游戏群号| 百家乐官网必赢| 百家乐官网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