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公共文化服務升級,市民藝術夜校推出AI課
上海市民藝術夜校也有AI課了!
3月10日上海市民藝術夜校春季班開啟報名,以“500元12節課”的高性價比模式,吸引超百萬人同時在線爭搶名額。1600余門課程涵蓋藝術、養生、傳統文化等多個門類。
澎湃新聞記者關注到,近兩年來備受矚目、飛速發展的AI也已經進入上海市民藝術夜校。今年,上海市民藝術夜校一口氣開設了3門AI相關課程,分別是AI視頻制作實戰營、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及中醫文化AI繪畫系列課程 。
如今AI呈井噴式發展,寫作、繪畫、音頻、視頻、機器人……人工智能的觸角深入到各個領域。長寧文化藝術中心分校齊天匯寧教學點開設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系統科普了人工智能在各領域的應用,這門課僅用時11秒就被搶光,在夜校搶課速度榜中排名第36。


“市民的熱情超出預料。” 齊天匯寧教學點負責人周老師告訴記者,雖然還未拿到學員名單,但從搶課速度上,他們已經感受到了大家對AI的熱情,“有個我們之前的學員說,她計劃從我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拍攝剪輯’課中選一門,僅僅猶豫了幾秒,‘人工智能大模型’這門課就沒有了。”
齊天匯寧教學點由齊天新媒體創新中心負責提供課程,這是他們第一次在上海市民藝術夜校開設AI相關課程。該課程由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碩士陳忠勇擔任老師,陳老師有20年以上編程經驗,主導參與過數十個相關項目,在人工智能領域經驗豐富。
“人工智能大模型”課程在12個課時中系統科普了目前的AI工具,寫作工具、學習工具、圖片處理工具、音頻處理工具、日常辦公工具等都有涉及,并結合實操課程。
“現在人工智能是熱門領域,人工智能正在深度參與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都想要全面了解一下人工智能?!敝芾蠋煴硎荆_設這門課是他們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轉型的嘗試,希望對市民起到科普作用。
齊天新媒體創新中心面向機構和專業人士開設AI進階課程,此次推出面向市民的夜校課程,他們將專業課做了簡化,面向零基礎市民,“我們的目標是,學員學完這門課,能夠了解常規AI軟件如何使用。AI是新生事物,夜校倡議終身學習,希望市民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愿意去學習新鮮事物。”
徐匯區徐房學校推出的“AI 視頻制作實戰營”則聚焦“視頻制作”這一領域,教授學員如何從零基礎起步,學習制作AI視頻。
“從AI輔助劇本創作、到配音、生成圖像、配樂、生成視頻,所有這些步驟,都可以通過AI完成?!笔谡n老師吳老師在媒體工作多年,是最早嘗試向AI制作動畫轉型的一批人。他笑言,動畫制作本身是復雜的過程,每個步驟都需要有專業人員的參與,如今各種AI軟件的誕生讓個人單打獨斗制作動畫成為可能,“你就是導演,把這些AI工具整合起來,就能夠做出一個作品?!?/p>
有了AI工具,動畫制作也將進入“全民時代”。吳老師近兩年在生活中頻頻遇到朋友學習AI動畫的需求,有學生想要參加學校的AI比賽,也有成年人希望在工作中掌握這門技能,于是他與徐房學校合作,推出了“AI 視頻制作實戰營”課程。
在這門課上,學員們將熟悉并學會使用AI動畫制作工具,獨立制作出AI動畫。吳老師表示,他還將帶領學員創立自己的短視頻賬號,上傳自己制作的動畫運營賬號,“這是一個全民創作的時代,學員們都該嘗試創作?!?/p>
吳老師著重指出,這門 AI 課程的具體內容仍處于極大的不確定性之中。盡管早在半年前便已著手精心籌備課程,然而 AI 領域的發展宛如洶涌的浪潮,其速度堪稱日新月異?!皹O有可能在課程推進至一半之時,所講授的內容就已跟不上技術更新的步伐,淪為‘過時’知識?!?吳老師的話語,精準地揭示了 AI 課程在內容更新上所面臨的巨大難題。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充滿變化的新奇感與挑戰性,也是AI課程吸引夜校學員的原因。在知識更新迭代迅速的時代,夜校課程也在不斷升級,立于潮頭。
開在長寧區新華路街道右行文化藝術中心的“中醫文化 AI 繪畫系列課程”在此次夜校的AI課程中比較特別,跨界最前沿的AI與我國傳統中醫藥文化。
“這門課是我們認真打磨之后今年推出的?!必撠熑送趵蠋煾嬖V澎湃新聞記者,右行文化藝術中心2024年在夜校春季班就推出過AI繪畫課,當時AI還是新生事物,課程推出之后迅速報滿。除了正式學員,課程還涌入了很多旁聽生,但學員年齡差距大,“20歲到60歲都有”,對AI的了解程度也相差巨大,“有些是程序員,有些連電腦都用不好?!边@給教學帶來了比較大的困難,有學員認為課堂講授的內容“網上都有”。
今年,教學點從AI繪畫入手,另辟蹊徑,結合備受市民歡迎的中醫養生文化,重新制作推出了“中醫文化 AI 繪畫系列課程”。“


該課程由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元宇宙行業發展分會秘書長兼副會長孟慶楠與上海鄔璧泉中醫藥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鄔永榮合作推出。鄔永榮此前為中學學生開設“AI繪圖+中醫文化”課程,孟慶楠則在AI生成曼陀羅等能量療愈圖形方面有所研究。“這次課程我們引用了五行五色理論,指導學員結合中醫藥文化與AI生成曼陀羅圖形?!泵蠎c楠說,這種融合創新既保留了中醫"取象比類"的思維方式,又通過AI算法實現了傳統圖形的現代化重構,“曼陀羅不再是靜態圖案,而是成為可交互的中醫藥知識圖譜,為中醫藥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的數字載體?!?/p>
“AI繪畫過于泛泛而談,但如果具體到畫一株甘草,喜歡中醫文化的學員就會覺得很親切?!蓖趵蠋熃榻B,此次課程結合藝術療愈和AI繪畫,希望為上海市民藝術夜校帶來一些新鮮的東西,“中醫、草藥、AI,都是龐大的課題,我們這門課只是一個‘引子’,希望結合上海‘科教興市’的主題,喚起學員的好奇心。”
上海市民藝術夜校即將開課。曾經夜校是年輕人提升職業發展技能的課堂,如今上海市民藝術夜校增設前沿AI課程,這一創新之舉,為夜校注入新活力。從過去助力年輕人職業發展,到如今擁抱科技浪潮,讓不同年齡段的市民都能接觸前沿知識,夜校不僅順應了時代發展,更彰顯了城市文化教育的包容與進取。它意味著上海正通過公共文化服務的升級,為市民搭建起一座連接當下與未來的橋梁,激勵著大家在終身學習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在藝術與科技的融合中,共同勾勒城市更具創造力與活力的文化圖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