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耒水鉈異常事件反思:建議高風險流域增加鉈自動監測站網密度
近日,“湖南耒水跨市斷面大河灘地表水鉈濃度異常”引發關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3月31日發布公告稱,耒水流域(郴州-耒陽段)鉈濃度出現異常以來,在生態環境部應急辦和專家技術人員指導下,省級加強統籌協調和現場督導,郴州、衡陽上下游協同聯動,有關各方全力應對處置,目前耒水水質已全線恢復正常,各監測點位鉈濃度均在0.1微克/升以下。

根據疾控部門檢測數據,自3月16日以來,耒水河段各自來水廠出水水質一直穩定達標,供水安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將繼續督促指導郴州、衡陽市加強標本兼治、系統治理,更好守護水生態安全。
“耒水鉈污染事件體現了完善的水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和污染源監管體系的重要意義。”4月2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高級研究員沈蘇南針對“湖南耒水跨市斷面大河灘地表水鉈濃度異常”事件在接受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鉈伴生礦相關工業生產活動帶來的“次生”鉈污染顯現,反映出,在鉈污染高風險地區,相關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
她建議,在鉈污染高風險地區,擴展開展鉈污染物監控企業的覆蓋范圍,增加地表水鉈自動監測站網密度,并加強重點排污單位在線監測信息、地表水和水源地水質日常監測信息公開和應急監測信息公開。

水泥廠窯爐灰造成湖南耒水跨市斷面鉈濃度異常
澎湃新聞曾報道,3月16日20點,湖南耒水郴州-衡陽跨市斷面大河灘地表水自動監控站水質數據顯示鉈濃度異常。事發后,生態環境部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第一時間派員赴當地指導參與事故調查處置。導致此次鉈濃度異常的源頭企業已經摸清,非涉鉈企業。
“很意外,我們排查了半天,不是涉鉈企業,想都想不到,不是涉鉈企業生產過程中造成的排放。”一位了解此事的相關人士說。
根據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的通報和央視新聞的報道,造成此次鉈污染的源頭是一家水泥廠。水泥廠在日常的環境監管中并不涉鉈,但郴州是有色金屬之鄉,當地水泥企業生產中所用的原料里,鉈元素的含量相對較高,原料中的鉈會在高溫煅燒過程中熔出,并富集在爐窯底部和周邊。從去年年底開始,該水泥廠實施整條生產線的拆除工作,但在拆除過程中,窯爐內殘存的含鉈灰塵大量泄漏出來,經過雨水沖刷流入廠外的坳山河,后經郴江河流入耒水河,導致耒水河持續數日鉈超標。
“窯里面有富集鉈的粉塵,散落在地面上,含量高的時候每千克幾千毫克。”生態環境部華南應急所專家黃榮新說。

湘江流域“鉈因子”加密監測幫了大忙
湖南省是“有色金屬之鄉”,也是重金屬污染高風險地區。自“十三五”以來,湖南省在水環境常規監測工作中,對湘江流域所有斷面每月加測鉈。 2020年,湖南省推進湘江流域鉈專項整治,加強了監測預警,定期對重點斷面、水源開展“鉈因子”加密監測,在重要飲用水源地、主要交界斷面、重點涉鉈企業和園區下游安裝了47套鉈自動監測系統,對全部除鉈設施安裝電力智慧環保監測設備,涉鉈企業在總排口、雨排口、除鉈設施等重點部位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切實發揮監控預警作用。
“十四五”期間,湖南省推動涉重金屬排污單位開展鎘、鉈、銻等特征指標自行監測,在湘江流域重要干支流和重點斷面建設鉈、銻水質自動監測網絡,支撐湘江流域鉈、銻重金屬污染防治及風險預警。監測隊伍尤其是市縣級監測隊伍建設加強,提高監測裝備能力,規范監測機構管理體系,優化重金屬監測手段,逐步完善縣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重金屬污染因子執法監測和應急監測的能力。
“此次事件中,鉈自動監測系統及時對郴州-耒陽市交界的大河灘斷面的鉈超標發出預警,為應急響應爭取了時間,為應急監測提供了支持。”沈蘇南告訴澎湃新聞。
高風險流域地表水鉈自動監測站網密度仍需加強
鉈是一種銀白色、柔軟的稀有重金屬元素,毒性極強。鉈鹽無色無味,易溶于水。鉈的獨立礦物在自然界中極少見,主要與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明礬石礦等礦物伴生。
由于鉈在自然水體中濃度通常極低,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并未將其列入地表水水質常規監測項目,只作為集中式飲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項目,規定地表水水源地至少每月(地級以上城市)或者每季度(縣級行政單位所在城鎮)采樣檢測。在缺乏地表水檢測的條件下,水體中的鉈污染很難被及時發現。
公開報道顯示,近年來,鉈伴生礦相關工業生產活動帶來的“次生”鉈污染時有發生:2010年廣東北江鉈污染;2013年廣西賀江鎘和鉈污染造成大面積死魚現象;2020年,湘江干流多個水源地鉈超標;2021年1月20日,嘉陵江甘陜川交界斷面發生鉈濃度異常事件。
為嚴控鉈污染,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指出要“開展涉鉈企業排查整治行動”;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開展涉鉈企業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環辦應急函〔2021〕153號),要求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涉鉈監督和預警能力建設;2022年3月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見》強化重金屬污染監控預警,要求“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在涉鉈涉銻行業企業分布密集區域下游,依托水質自動監測站加裝鉈、銻等特征重金屬污染物自動監測系統……”
沈蘇南認為,此次耒水鉈污染事件暴露出,在鉈污染高風險地區,相關工作仍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是根據“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平臺”,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鉈的企業全國共976家,分布在27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其中湖南省288家,江西省220家,合計超過全國的一半。湖南省企業中衡陽、郴州的企業最多,分別有74家和64家,覆蓋12個行業。從公開信息來看,湖南省安裝的污染源鉈自動監測設備數量和覆蓋行業需要增加。
“水泥廠在拆除設備過程中發生含鉈爐灰泄漏事故,說明在鉈污染高風險地區,水泥行業的原料采購、固廢協同處置、設備拆除環節和外排雨水都需要補上鉈監控這一課,并且要嚴控水泥廠超范圍協同處置危廢。”沈蘇南說。
湘江流域地表水監測斷面(含重要飲用水水源地)近200個,其中僅涉鉈污染源集中的郴州、衡陽就有99個斷面。沈蘇南指出,在此次鉈污染事件中,涉事企業所在的郴州市蘇仙區良田鎮下游和監測到鉈超標的大河灘斷面上游之間尚有錦里村斷面,若能在錦里村斷面安裝鉈自動監測設備,則可以更早發現異常并且縮小排查范圍。她建議在高風險流域增加地表水鉈自動監測站網密度。
此外,她還建議對地表水和水源地鉈日常監測結果進行公開,在出現污染事件時動態更新應急監測結果,并及時向社會通報應急處置措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