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港青創業,一路向北
大灣區創投圈更熱鬧了。
最新一幕是3月28日,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基金(簡稱“夢工場基金”)宣布首批出資——基金管理方弘毅投資與兩家子基金管理機構、以及兩家落地前海夢工場的初創企業簽約。
這是深港聯手培育大灣區科創生態的新嘗試。弘毅投資總裁曹永剛透露,夢工場基金不僅提供資金,更將依托弘毅投資成長型企業和并購的經驗,利用積累的頭部企業和鏈主企業資源為投資項目構建產業生態圈,打造大灣區早期科創生態嶄新一幕。
一幅深港融合的藍圖正在徐徐鋪開。
一次新嘗試
一切要追溯到一年前。
彼時,前海管理局提出打造夢工場“1510”發展模式,為香港青年在創新創業領域提供支持,其中就包括出資組建一支基金,直面港企港人創新創業最關鍵、最迫切需求。以“前海所有”,應“香港所需”——夢工場基金肩負著這樣的使命應運而生。
經過遴選,夢工場基金最終選定與前海有著深厚淵源、且兼具產融結合背景的弘毅投資作為管理人。今年2月,夢工場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規模5億元,主要由前海產業引導基金出資,近期也會在香港發行一只母基金。
投資界了解到,這是弘毅投資管理的第一支母基金——該基金采用“母基金+直投”雙輪驅動模式,其中80%的資金將作為母基金投向子基金,20%進行直投,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及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科技、文化創意、金融科技等五大領域。
實質性的一步已經邁出,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楊昕宇介紹,首批出資的四個項目從上百個備選項目中優中選優,各具特色——
子基金層面,松禾資本和戈壁創投,作為深港兩地創投機構的代表,憑借卓越的早期科技投資業績及大灣區深厚資源成為首批合作機構;
直投層面,咸兌科技專攻運動追蹤的智能穿戴設備,目前已是AI Motion解決方案的頭部企業,是夢工場園區一手孵化的明星項目;Manifold Tech由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和機器人系統實驗室(MaRS LAB)孵化,已打造出全球首款實時真彩三維重建產品,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新一批項目正在緊張進行盡調流程,冀以加速深港協同創新。
香港青年,開始北上創業
從前海到大灣區,如果把時間定位到最近5-10年來看,我們會發現一幅與20年前完全不同的景象——來深創業的香港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常年往返深港兩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運營方負責人、來自于香港的莫偉軒的感受更為真切。他告訴投資界,這一現象開始越來越活躍。“其實不止前海,深圳乃至大灣區的不少政策對香港創業團隊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梳理下來,香港創業團隊之所選擇融合大灣區,一方面是市場規模,大灣區的人口和市場活力極具想象空間,也有著更大的增長潛力;另一方面則是產業鏈,香港優勢在于科技成果轉化資源,因此初創企業可以在大學研發,再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工廠生產。由此,北上創業的趨勢開始在香港創業圈子里流行起來。
這一背景下,夢工場基金成為深港合作的一個工具,用真金白銀助力香港青年北上勇敢追夢。當然,資金只是一方面,作為前海為香港青年創業圓夢的一環,人才房、創業空間租金的優惠以及活動對接路演等配套措施,也是前海夢工場資源優勢的一縷縮影。
推動深港企業融合是前海夢工場的第一步,未來會繼續致力于促進深港兩地創業企業的深度融合及發展,并依托香港作為橋梁,吸引更多海外不同地區的年輕人來到大灣區創業;同時透過香港“橋頭堡”,助力一批有實力的中國企業走向全球。
正如簽約會上那句感言,“這是夢開始的地方,let’s dream bigger”。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