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蘇皖省際毗鄰區籌建三個開發區:南京與滁州馬鞍山組跨界CP
江蘇與安徽省際毗鄰地區跨界合作迎來新階段。
日前,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復同意籌建安徽滁州浦口南譙經濟開發區、安徽滁州頂山汊河經濟開發區、安徽馬鞍山江寧博望經濟開發區。這三個開發區均位于蘇皖省際毗鄰區域,與南京浦口、江北新區、江寧等地緊密相鄰。
滁州和馬鞍山同是南京都市圈成員。3月中旬,安徽省黨政代表團赴江蘇考察,參訪的首站即是南京江北新區??疾炱陂g,兩省表示,要進一步整合資源、搭建平臺。顯然,籌建開發區有利于這些區域進一步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實現資源互補與產業協同,在推動南京都市圈“同城化”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
跨界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升級為經濟開發區
安徽省政府官網顯示,安徽滁州浦口南譙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按789.54公頃控制,分為兩個區塊。區塊一規劃面積474.23公頃,東至康泰路,南至洪武路,西至五尖山路,北至滁陽路;區塊二規劃面積315.31公頃,東至康泰路、南至支三路、西至皇慶湖路、北至洪武路。
安徽滁州頂山汊河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按683.82公頃控制,東至東城大道,南至友誼河,西至徐郢河,北至龍王路。
安徽馬鞍山江寧博望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按483.13公頃控制,東至皖蘇省界—丹馬路—黃塘路—工業路,南至振興大道,西至砂迎路,北至揚馬巢城際鐵路。
為保障開發區的良好發展,批復指出,將加強對開發區籌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堅持以發展實體經濟為主的功能定位,聚焦做強做優主導產業,創新管理體制機制,規范機構部門設置,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把開發區打造成為改革引領區、開放先行區、創新示范區、發展動力區。此外,安徽省政府有關部門還將按照職責分工,在政策實施、項目布局、體制創新、開放合作、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積極指導和支持,促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對此,《南京日報》報道稱,浦口—南譙、頂山—汊河、江寧—博望是跨界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升級為經濟開發區后,將憑借自身的區位優勢與政策支持,進一步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也有望吸引更多優勢資源,提升區域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毗鄰地區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長三角跨界一體化“標桿”
滁州、馬鞍山是南京西面的近鄰,浦口—南譙、頂山—汊河、江寧—博望山水相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2019年,這三個省際毗鄰區域一體化發展被寫入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樹起“新標桿”。
近年來,滁州喊出了“對接大江北、建設新滁州”的口號。2020年3月,滁州市委、市政府“一把手”為打造寧滁合作的新樣板,一連三次主動上門對接,在長三角引發廣泛關注。
在滁河兩岸,南京市浦口區和滁州市南譙區隔河相望。2019年10月,浦口與南譙簽訂跨界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共建框架協議,啟動50平方公里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示范區重點做好生態經濟文章,共建滁河生態保護區,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滁河生態經濟帶,培育郊野公園、生態農業、休閑服務和滁河大保護區等功能,將生態優勢轉換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
2020年,浦口、南譙的合作再進一步。南譙經開區與浦口高新區簽訂《產業園區共建合作協議》,在南譙經開區內設立“南譙—浦口產業合作園區”。根據協議,南譙區與浦口區合作成立滁州南浦合作開發有限公司,雙方按8:2出資、7:3收益分成,按照“浦口推薦、聯合招商、共同研判、產業協同”的合作機制,在南譙區先行規劃1000畝“飛地”,采取共招、共建、共享等模式打造南譙—浦口合作產業園,并納入南京江北新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規劃。
一座汊河大橋,連接了滁州市來安縣汊河鎮與南京市江北新區頂山街道。這座500多米長、橫跨滁河的大橋上,掛著南京“蘇A”車牌的車輛來來往往。與浦口—南譙跨界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功能定位不同,頂山—汊河跨界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被定義為“長三角產業協同發展示范區”,這意味著該示范區重點是做好產業協作的文章,打造先進制造業轉型轉移與跨區域發展的功能性合作平臺。
面對長三角一體化加速的戰略機遇,來安縣充分發揮“南京江北門戶”獨特區位優勢,與南京江北新區合作共建頂山—汊河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以創新性的體制機制“一盤棋”促進產業協同、交通互聯、設施互通、服務共享、人才互認。根據公開報道,目前,毗鄰區內13.3公里“三橫四縱”路網、15萬平方米合作產業園、10萬平方米科創綜合體等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為來安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步伐再添發展動能。
博望區是馬鞍山2012年新設立的區,地理位置獨特,處在南京正南方軸線,且三面被南京環抱,北鄰南京第一經濟強區江寧、東接溧水、南靠高淳,因此被視為馬鞍山對接長三角、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橋頭堡”。
據《南京日報》報道,近年來,在一批大項目、大企業帶動下,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據《江寧—博望跨界一體化示范區發展規劃》,該功能區的起步區建設用地規模從10.8平方公里擴大至15.52平方公里;明確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兩新”產業為主導,吸引了25家南京企業落地功能區。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加速對接江蘇省會南京,2021年,滁州和馬鞍山先后專門成立了“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委會”。根據安徽省委編辦批復,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委會主要負責編制和組織實施“頂山—汊河”“浦口—南譙”“江寧—博望”新型功能區各類專項規劃、政策,承擔功能區綜合開發建設等業務。
寧馬滁“同城化”發展加速
從跨界一體化示范區到成立“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委會”,再到籌建經濟開發區,意味著什么?
南京市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紫金山觀察”介紹,此次獲批籌建的三處開發區分別位于浦口—南譙、頂山—汊河、江寧—博望等省際毗鄰地區,這些區域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實現資源互補與產業協同。浦口—南譙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等產業,頂山—汊河圍繞生命健康產業,加快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掛牌共建“南浦合作產業園”“江北新區—汊河生物醫藥產業合作區”,打造南京產業的“協作區”和“承接地”;江寧—博望則聚焦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和新材料產業集群,與南京江寧區共建“寧博創智谷”。
“浦口南譙經濟開發區目前處于籌建階段,我們開展了總體發展規劃研究、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價等前期工作。開發區的建設離不開產業協同和項目導入,我們致力于完善產業鏈,進一步實現延鏈、補鏈、強鏈。”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南譙片區投促局局長張汶華表示,南京的人才、技術與滁州的空間、成本優勢形成互補,開發區建設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必將推動省際毗鄰地區發展進入新階段。
“紫金山觀察”表示,從“友好相鄰”到“深度合作”,蘇皖毗鄰地區以開發區建設為契機,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書寫“同城化”新篇章。隨著南京創新資源與滁州、馬鞍山產業空間的深度融合,這些跨省區域有望在區域協同發展上取得新突破。同時,開發區的建設也將為省際毗鄰地區探索制度創新、產業協同、民生共享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助力其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引擎。
馬鞍山、滁州同屬于南京都市圈,近年來都市圈突出“同城化”導向,持續推動重要領域協作。2022年印發的《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到,要構建“一極兩區四帶多組團”的都市圈空間格局。兩區是指寧鎮揚和寧馬滁兩個同城化片區,根據《規劃》,兩片區將以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一卡通為著力點,打破行政壁壘,強化基礎設施、 創新創業、產業體系、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同城共建,成為我國都市圈同城化發展的示范區域。加快推動上述省際毗鄰區域建設,正體現了這一發展導向。
3月18日,安徽省委書記梁言順、省長王清憲率安徽省黨政代表團來江蘇考察,加強協同聯動,推動合作共贏,更好服務全國發展大局。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省長許昆林陪同考察。
據《新華日報》報道,安徽省黨政代表團首先來到南京江北新區,考察國家集成電路芯火平臺、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了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科創服務平臺建設等情況,圍繞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進行交流探討。大家表示,蘇皖兩省科教資源豐富、產業基礎扎實,在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上合作空間很大。雙方要進一步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暢通合作機制,攜手發展新質生產力。
考察期間,兩省同志一致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和特色,一體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國家戰略,促進創新合作更深入、產業協作更緊密、公共服務更便捷,讓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