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6
【社論】生死救援,擦亮中緬胞波情誼

中方救出第四名幸存者!當地時間3月31日,中國救援隊和公羊救援隊合作在緬甸曼德勒某公寓成功救出一名被壓超過65小時的女子。至此,中方救援隊已在7小時內救出4名幸存者。
緬甸近日發生的7.9級地震,是今年以來全球最強的地震,也是全球近十年來大陸最強地震。據統計,截至當地時間30日午間,已造成1700多人死亡,3400人受傷,另有約300人失蹤。
“跨越山海之遠,緊急奔赴馳援”。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強震,中方高度關注,對緬方表示誠摯慰問。強震發生當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迅速表態:“中方愿根據緬方需要,盡己所能向緬甸災區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和支持,幫助緬甸人民抗震救災、渡過難關。”
應緬甸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決定向緬甸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派出兩支救援隊,提供帳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飲用水等災區急需物資。為確保救援物資、救援人員、入境就醫人員第一時間快速驗放通關,中緬邊境啟動震后應急通關協調機制。爭分奪秒,生死競速,中國展現了一個友鄰大國的擔當。
最新消息顯示,3月31日中午,中國政府向緬甸提供的首批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物資抵達仰光國際機場。首批援助物資包括帳篷、毛毯、急救包等。
當前,緬甸震后救援工作面臨巨大困難,比如災情嚴重、環境復雜、條件艱苦。受災較重的曼德勒省、實皆省、內比都等地,大量基礎設施遭到破壞,數百棟房屋損毀、倒塌,救援和醫療物資嚴重匱乏。此外,曼德勒國際機場跑道受損,地震發生后航班全部停飛,部分道路也因地震而無法通行,物資運輸遇到困難和挑戰。
如此狀況,既給救援生命帶來了阻力,也為安置受災人員帶來了挑戰。為此,中國派遣救援人員,還動用了科技力量。比如,安排14顆衛星對災區進行觀測,為救援提供衛星圖像信息,為震后搶險救災、災害評估等工作提供數據保障和分析服務。這為緬甸抗震救災提供了科技支撐,為更高效救出更多生命提供了動力。
目前,中方已向緬甸派出多支救援隊。中國救援隊選派的隊員都是經驗豐富、技能過硬、業務精湛的。選派最專業的力量,為的是救出更多的生命,正如應急管理部所稱,中國救援隊肩負的是祖國人民的重托,代表的是中國速度、中國力量,弘揚的是守望相助、命運與共的人道主義精神。
“遠親不如近鄰”,中國一直堅守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在緬方最困難、最需要幫助之際,中國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同緬甸人民堅定地站在一起。中國以實際行動詮釋中緬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讓緬甸人民深切感受到中國兄弟的“胞波”情誼。
“中國和緬甸是同甘共苦的命運共同體,兩國人民胞波情誼深厚。”救援仍在持續,中國傳遞的善意、展現的擔當,得到緬方和全世界的高度評價。這份擔當,始于鄰邦道義,歸于文明理念,將把中緬胞波情誼擦得更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