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折撿漏“真香”,年輕人愛上“剩菜盲盒”
“11.9元開盲盒開出原價近40元的網紅面包!”近日,“剩菜盲盒”作為一種新興消費模式在年輕人中迅速走紅。消費者以超低價格購買商家未售出的臨期食品盲盒,既能享受拆盒的驚喜,又能減少食物浪費,兼具高性價比與環保屬性。在社交平臺上,體驗過“剩菜盲盒”的網友紛紛曬單,直呼“太劃算、太快樂”。年輕人的追捧使這一模式逐漸成為環保消費新時尚。
3折搶網紅面包盲盒
“剩菜盲盒”是商家將臨期或當日打烊前未售完的食品,以隨機組合搭配成“盲盒”的形式賣給消費者,因被貼上“省錢、有趣、環?!钡臉撕灦鴤涫苣贻p人追捧。
小紅書網友“Amazing7275”近日就被“剩菜盲盒”種草了。該網友稱,一年前就知道有“惜食魔法袋”的小程序,當時因為參與的商家不多并沒有嘗試。最近發現很多不錯的面包房入駐,果斷下單搶購?!跋挛?點搶到一個德南面包房的盲盒。按照規定時間去取,面包很新鮮,商家就是選擇了當天賣得不多的商品變成盲盒而已,并不是要過期的商品,11.9元買到了3個總價值34元的堿水面包,還是挺值的。希望越來越多的商家入駐,珍惜糧食?!?/p>
“剩菜盲盒”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面包店的盲盒,一些網紅店的盲盒更是要拼手速。
“蹲守了幾天之后,終于搶到了okey bakery的盲盒。16.9元拿到了三員大將,都是愛吃的,加在一起相當于打了3.5折。又是省錢且快樂的一天!”網友“呆瓜到我碗里來”稱,能夠搶到盲盒很開心。
但也有很多人搶不到自己心儀的盲盒。記者在“惜食魔法袋”小程序上看到,多樂之日北京一家門店的“剩菜盲盒”20點04分上架,22分就已售罄。近兩日,記者也曾嘗試搶購一家面包店的“剩菜盲盒”,可由于商家上線時間不確定,盲盒數量又有限,基本上一上架就售罄,最終兩手空空。
由于銷售火爆,搶購“剩菜盲盒”也成為一門學問。有經驗的消費者甚至做出詳細攻略,為其他消費者提供參考。小小的“剩菜盲盒”為年輕消費者帶來了諸多樂趣。

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關于剩菜盲盒的經驗帖。
盲盒品類越來越多
“剩菜盲盒”的銷售形式最早在國外興起,近幾年在國內才逐漸走紅。近兩年,隨著各類“剩菜盲盒”平臺的快速發展,其市場規模也逐漸壯大。
據了解,當前市場上除了“惜食魔法袋”以外,還有“米粒盒子”和“八點以后”等專注于“剩菜盲盒”的平臺。并且,這些平臺正在起勢。據悉,當前,“八點以后”小程序平臺售賣的“剩菜盲盒”日交易額達2000多份。
“剩菜盲盒”的品類越來越豐富。記者注意到,“剩菜盲盒”的品類除了有烘焙、輕食簡餐、飲品、餐飲店外,還拓展至酒店自助、便利店和超市等。并且有些平臺開始嘗試從食品向鮮花、日用品等領域延伸。
同時,參與的商家也越來越多。除了個體門店外,一些連鎖面包品牌也參與進來,比如金鳳成祥、多樂之日、味多美、巴黎貝甜、面包新語、爸爸糖等。另外,還有一些超市和便利店品牌不斷上新,其中不乏伊藤洋華堂、希爾頓逸林酒店、集刻便利店、萬豪酒店、唐久便利店等連鎖品牌,乃至一些社趣集市也參與進來。
當前,“剩菜盲盒”主要是針對附近用戶到店取餐,一般是晚上8點以后取餐。不過,有些平臺也正在嘗試打破其空間限制。據了解,當前,“惜食魔法袋”已經上線快遞到家服務。
可見,國內“剩菜盲盒”市場正在一步步成長,作為平衡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的新興消費模式,為可持續消費提供了新思路。
食品安全等問題引發爭議
然而,就在“剩菜盲盒”被稱贊“真香”的背后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社交平臺上,有消費者表示部分商家在食品日期標注上含混不清,有些盲盒中的商品與標注原價不符,甚至有的食物可能存在品質隱患,對健康產生威脅。此外,“剩菜盲盒”當前推行“不退不換”政策,如果出了問題,消費者想維權都困難重重。
“買‘剩菜盲盒’全憑運氣,出了問題也只能自認倒霉?!睙釔蹞屬徝ず械南M者王女士稱,因為不退不換,所以只能自己做好心理準備。
事實上,當前“剩菜盲盒”市場的服務保障確實存在短板。平臺和商家對消費者取消訂單有著嚴格要求,也不提供延時取餐服務,超時未取的訂單無法取消和退款。在食品安全方面,平臺規定:“取完商品后,請務必在離店前檢查商品,如發現質量問題,請立即向商家反饋處理?!?/p>
業內人士認為,“剩菜盲盒”在推動可持續消費的同時,食品安全始終是行業發展的底線。如何兼顧環保價值與消費安全,需要企業、監管部門和消費者共同構建更完善的保障體系。當前,消費者在享受這一新興消費方式的同時,應增強風險意識,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并注意檢查食品標簽等信息,留存消費憑證,注意食品種類和貯存條件。(記者 蔣永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