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7歲的年紀70歲的腰!超半數職場人中招!趕緊自查!
說起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等毛病
很多人會覺得那是“老年病”
然而,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腰部狀況卻像五六十歲的人一樣
為何年輕人集體“腰痛”?
腰椎問題究竟困擾多少人?
↓↓

腰椎間盤問題困擾2億國人
據報道,17歲的女孩曉岑(化名)大約兩個月前,常感到腰部無緣無故疼痛,偶有左下肢的疼痛麻木。隨著時間的推移,曉岑腰部及左下肢的疼痛日益加重,到最后連夜間翻身睡覺都成了問題。經過腰椎磁共振檢查,結果提示L5/S1的巨大椎間盤突出,需行手術治療。
17歲年紀,為何會患上六七十歲老年人常見的腰突癥?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醫師朱丹杰介紹,近年來,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有上升趨勢,科室每年門診接診青少年腰椎疾病患者近百例。
國家衛健委有數據統計,中國有超過2億人腰椎間盤出了問題,其中20至40歲的年輕人占60%以上。25至39歲的年輕人腰椎間盤突出檢出率更是高達13.93%,居各年齡段的首位。
數據還顯示,94%的職場人都存在健康問題。其中,頸椎/腰椎問題高居第一位,占67%。由此引發的健康問題幾乎平等地出現在每一個職場人身上,50%的職場人遭受疼痛困擾,32%的職場人患有腰肌勞損,19%的人患有腰間盤突出的問題。
你的腰椎還好嗎?
1個動作自查
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等與椎體相關的腰痛,往往表現為站立時疼痛明顯,甚至出現“走著走著就瘸了”的癥狀,而臥床后疼痛減輕。核磁共振是目前腰椎間盤突出最佳的檢查方法。
普通人在不去醫院的情況下,通過“直腿抬高試驗”,可以初步判斷是不是有腰突。具體方法↓↓
雙腿伸直仰臥,檢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其膝關節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并腿慢慢抬高,直至患者產生下肢放射痛為止。記錄下此時下肢與床面的角度。
■ 如果到60°至70° 都沒有覺得不適,很可能不是腰突;
■ 如果抬高在60°以內,坐骨神經(大腿后部、小腿后外側和足部)就痛得不行,則基本可以判斷為腰突。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只能手術?
80%可以試試4種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首選非手術的療法。80%的人可通過理療、牽引、靜臥休養和藥物治療,自我緩解。
按摩+熱敷
輕度的腰椎間盤突出,產生肌肉痙攣或是疼痛,可以用手法按摩,加上熱敷,緩解肌肉緊張。按摩需要在核磁共振檢查明確診斷的前提下進行,不可盲目進行。
牽引療法
牽引療法可使椎間隙略微增大,減少椎間盤內壓,擴大椎管容量,從而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持續牽引2周。
臥床休息
人平躺時,腰椎受力最小,癥狀才有可能逐漸緩解。一般來說需要臥床3周,3周后帶腰圍起床活動,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
配合藥物治療
常用的有非甾體消炎止痛藥,通過消除炎癥因子達到消除疼痛的目的。另外肌肉松弛劑、神經營養藥,對椎間盤突出的癥狀都有改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大小、程度、癥狀、體征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并不是“千病一方”。病情嚴重,如出現腿部皮膚麻木、感覺減退、大小便功能障礙等癥狀的患者,則需要手術治療。
腰疼≠腰椎間盤突出癥
做好4點可預防
腰疼≠腰椎間盤突出癥。腰疼的原因很多,如腰肌勞損、肌筋膜炎、腰椎小關節突功能紊亂、腰椎結核、腰椎感染、腎結石等,建議患者去正規醫院仔細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但無論哪種腰椎疾病,預防方法大同小異,做好4點預防↓↓
■ 避免久坐、久站、久躺,在工作或勞動中要保持正確坐姿,勞逸結合。臥床時,避免高枕和窩著看電視、看書。
■ 適度運動,但避免對腰部產生極度沖擊、旋轉及屈曲的運動,如投擲鉛球等。
■ 針對性鍛煉腰背部肌肉,如小燕飛、臀橋、五點支撐(選仰臥位,雙足、雙肘、頸肩部撐床,軀干挺伸離開床面)等。
■ 選個軟硬適中的床墊,腰不好的人應睡軟硬適中的床墊,以躺在上面腰部沒有明顯下陷最為適宜。
更多醫療服務推薦
“隨申辦市民云”APP,【健康檔案】服務,可以查看您的個人就醫的記錄(包括門診以及住院),以及各類檢查、檢驗報告等。

在“隨申辦市民云”APP您還可以提前預約掛號,看病就醫快人一步

下載使用隨申辦市民云APP
讓更多醫療健康類服務隨身可辦!
文章內容和配圖來源:隨申辦綜合自健康時報、生命時報、澎湃新聞等轉載和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原標題:《17歲的年紀70歲的腰!超半數職場人中招!趕緊自查!》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