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讓品牌“活起來”:Z世代時代的故事營銷指南
做品牌營銷都在說講好故事,那究竟什么是好故事?
在00后當道的消費環境下,他們愛聽啥樣的故事?品牌該怎么講才讓人記得住?
這些問題,不少品牌方和營銷人天天都在琢磨。現在00后Z世代已經成為消費主力,他們和上一代消費者不一樣。講故事這一招,是抓住他們心智的好方法。擁有好故事的品牌,更容易脫穎而出。
什么是“好故事”?為什么Z世代喜歡聽故事?品牌該怎么講?今天就跟大家聊清楚這個事兒。
什么是一個“好故事”?
一個“好故事”,一定有三個特點。情感連接,價值體現,讓人感受到時代共鳴。
1、情感連接
消費者聽故事,不只是為了聽熱鬧。他們更想被觸動,希望和品牌拉近距離。從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會讓他們迅速對品牌有好感。故事讓品牌變得有溫度,有人情味。
2、價值體現
好故事不能光講得動人,得表達出品牌的“價值”。也就是說,你得讓消費者知道,你為他們解決了什么問題。故事得讓人明白,品牌想通過這個產品帶來什么用處或好處。“好聽又有用”才算是成功。
3、時代共鳴
好故事能打中年輕人關注的點。環保、情感、個性、公益等等,都是Z世代關心的話題。如果故事和這些領域結合,會讓品牌顯得更“潮”,觸動年輕人主動分享和認同。
故事簡單來說,得有溫度,有用,還要貼年輕人關心的點。
Z世代喜歡什么樣的品牌故事?
現在的Z世代,生長在信息爆炸時代,見得多,審美也高。不喜歡復雜花哨的套路,更吃質樸真誠的表達。要抓住他們關注,你得知道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故事。
1、真誠不浮夸
最討厭“虛”“飄”“假”。炫技的內容,講得天花亂墜的吹牛文案,直接讓他們反感。喜歡聽品牌“真心話”,哪怕不完美的地方,反而更讓他們覺得可信。元氣森林的早期創業故事,坦陳“我們是靠模仿學習起家的”。真實又坦率,讓人佩服。
2、平凡但可感同身受
沒必要講那些“高大上”的傳奇。Z世代更愿意聽接地氣的,能引起共鳴的故事。貼近普通人生活,能讓他們代入其中。比如護膚產品推廣,講一個普通女生通過使用后皮膚改善的真實案例。這種平凡中的感動,比任何“專家背書”更容易打動人。
3、有共鳴的價值觀
Z世代特別看重品牌態度。支持有立場的品牌,厭惡只會“販賣焦慮”的牌子。講的故事,要和他們的價值觀貼近。可口可樂的“敢表達”活動,通過普通人講故事,傳遞鼓勵自我表達的理念。整個活動快速獲得年輕人熱烈響應。
4、要有趣有趣再有趣
如果一個故事無趣,甚至讓人看著犯尷尬,那品牌也敗了。有趣的內容才能吸引目光。玩反差,制造小驚喜,能提高被關注概率。海底撈的“員工趣事”系列,比如后廚小哥模仿顧客表情的搞笑片段,輕松幽默,超符合Z世代的胃口。
Z世代喜歡的故事特點——真誠,貼近他們,帶點小立場,還得夠有趣。
品牌如何講好故事?
知道Z世代喜歡什么樣的故事,再看怎么做能把故事講好,切實讓品牌更容易被記住。
1、用戶變主角
別再一味地自吹自擂。把鏡頭對著消費者,讓他們成為故事主角。用真實的用戶感受,去吸引同類人。大疆的一個用戶故事系列,很好地詮釋了這點。一位旅行愛好者,用無人機記錄一家人的歐洲旅行。場景真實,感情自然,表現出產品潛在價值。
2、沖突和轉折是關鍵
故事之所以吸引人,很重要的一點是“有過程”。一個痛點,解決的轉折,最后的結果,構成了完整的過程。有點沖突、有點波折,比起平平無奇的流水賬,會讓人印象更深。
3、找到共鳴的情感點
抓住年輕人會關心什么問題,比講自己“多牛”更重要。比如說年輕人困擾焦慮,可以從情感上表現品牌“支持和陪伴”。比亞迪宣傳電動車時,用“年輕人的第一輛新能源汽車夢”打動用戶,調性接近年輕消費群體。
4、短視頻是黃金方式
現在營銷場景下,短視頻已經成為最直接的傳播介質。微短劇、情景短片、真實事件還原等等,都適合做短視頻內容。直接發到抖音、小紅書這些Z世代高頻平臺,抓流量更快。選對腳本,配好音樂,故事視頻很可能成爆款。
5、一直誠實,別造假
00后消費者對假東西“零容忍”。他們的判斷力超強,抄襲文案、虛構事件很容易被戳穿。一個用真情實感打動消費者的品牌,走遠的概率更高。做長久好口碑,誠懇用心是底線。
好故事不是湊出來的,是從品牌價值里扣出來的核。Z世代要的是“懂我”“走心”“有趣”“真”。好故事,既能直接落腳到年輕人日常生活中,又能潛移默化傳遞品牌的文化。
抓對了話題,做好了情緒傳遞,這個故事不但能打動用戶,還會被他們主動幫品牌宣傳。從消費者的心里出發,找到共同點,讓品牌不僅賣東西,還賣一種價值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