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去年四季度買入中移動、恒瑞醫藥,銀華基金李曉星:消費股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澎湃新聞記者 蔣立冬 AI創意
“基本面的預期回暖,疊加債券市場收益率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我們判斷權益市場2025年或將迎來更多的資金青睞。”3月28日,銀華基金李曉星在2024年四季報中稱,展望2025年,市場關注的重點是綜合考慮內生動能、外部沖擊和政策應對,名義增長能否回升。
從產品最新披露的隱形重倉股來看,李曉星的代表作基金——銀華心怡在2024年下半年首次買入中國移動、恒瑞醫藥、燕京啤酒,同時還小幅度加倉了林洋能源。
與此同時,李曉星在管規模最大的基金——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則首次買入中國海洋石油、華勤技術、科沃斯。此外,該基金在2022年下半年賣出比亞迪之后,時隔兩年又重新買入。
首次買入中移動、恒瑞醫藥、燕京啤酒等
李曉星在管基金目前有10只,分別為銀華中小盤精選、銀華盛世精選、銀華心誠、銀華心怡、銀華大盤精選兩年定開、銀華豐享一年持有、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銀華心享一年持有、銀華心興三年持有、銀華心選一年持有。
以其代表作基金——銀華心怡為例,截至2024年末,該基金共持有62只股票,相較于2024年上半年末減少了21只個股。
據此前披露的四季報,在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阿里巴巴(9988.HK)被首次買入便位列第三大重倉股。與之相對的是,李曉星減持了寧德時代(300750)、中芯國際(0981.HK),減倉比例分別為37.01%、10%。
此外,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銀華心佳兩年持有對港股的配置比例已升至歷史最高水平,達46.31%。
而最新披露的隱形重倉股則同樣更迭明顯,依次為山西汾酒(600809)、瀘州老窖(000568)、中國移動(0941.HK)、美的集團(0300.HK)、海爾智家(6690.HK)、科達利(002850)、恒瑞醫藥(600276)、林洋能源(601222)、金風科技(2208.HK)、燕京啤酒(00729)。
其中,中國移動、恒瑞醫藥、燕京啤酒均為銀華心怡首次買入的個股。此外,該基金還小幅度加倉了林洋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與2024年上半年的前二十大重倉股相比,銀華心怡在2024年下半年賣出了其中18只個股,僅繼續持有航天電器(002025)與林洋能源。

與銀華心怡不同的是,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李曉星在管規模最大的基金——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共持有164只個股,這也是該基金成立以來持股數量最多的一個季度。
具體來看,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的隱形重倉股依次為中航光電(002179)、今世緣(603369)、比亞迪(002594)、中國海洋石油(0883.HK)、龍源電力(0916.HK)、航天電器(002025)、海大集團(002311)、中閩能源(600163)、華勤技術(603296)、科沃斯(603486)。
其中,中國海洋石油、華勤技術、科沃斯均為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首次買入的個股。此外,該基金在2022年下半年賣出比亞迪之后,時隔兩年又重新買入。
與此同時,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還大幅加倉了中閩能源、今世緣。

2025年權益市場或將迎來更多的資金青睞
展望2025年,李曉星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市場關注的重點是綜合考慮內生動能、外部沖擊和政策應對,名義增長能否回升。“我們相信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效用下,好的因素會逐漸積累,經濟回升預期會逐步抬升。基本面的預期回暖,疊加債券市場收益率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我們判斷權益市場2025年或將迎來更多的資金青睞。在目前的宏觀背景下,我們認為連續四年表現欠佳的消費股有望獲得超額收益,過去三年跑輸市場的質量因子有望在未來帶來超額。”
李曉星進一步表示,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過去幾年的業績持續高增,結構上主要來自利潤率的快速修復,預計未來隨著宏觀政策逐步落地,有望拉動收入端穩定增長,后續會持續跟蹤宏觀經濟對實際需求側的變化。“隨著AI的商業化,我們認為互聯網公司會是應用端集中落地的前沿陣地,看好AI應用的逐步商業化。”
“消費股目前仍處于政策轉向后的預期改善中,我們對底部的判斷逐漸增強,同時對2025年展望邊際更加樂觀。”李曉星分析道,一方面,政策上提出要拼盡全力擴大內需,一系列措施在路上,另一方面,居民儲蓄率依然處于高位,整體還是預期較弱、信心不足的問題,但這些都反映在消費股的估值中。
投資方向上,他會繼續配置白酒、家電等核心標的,確定性、估值、股息率等性價比都較高。其次,他還加大了對新消費領域的配置,線下零售的改善、中高端國貨品牌市占率的提升,預計相關標的都會有較好的表現。“此外,2025年我們認為消費品出海依然是一個長期布局的方向,我們會持續關注。”
看好創新藥、新能源龍頭公司、半導體國產替代等
而在醫藥行業,李曉星在2024年年報中指出,近期出現對于鼓勵商業保險發展的積極表態,以及各地對商保的逐漸落地,讓他看到了“開源”的可能性。基于上述原因,他在2024年四季度增加了醫藥板塊的配置,尤其是直接受益于商保落地的創新藥的配置。
與此同時,李曉星維持了新能源行業的持倉,從基本面角度來說,鋰電和光伏行業處于底部運行的狀態, 還在消化過剩產能,個別環節有企穩反彈的情況。疊加部分供給側的行業自律行為,產品價格不會有大的下降空間。風電行業更早地走過了價格下跌的階段,需求加速或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盈利回升。“從股價角度來說,新能源板塊經過四季度的反彈,目前處于一個估值相對合理的位置,我們更看好這一輪走下來,成本和技術優勢繼續拉大的龍頭公司。”
李曉星認為,國內汽車消費具有韌性,海外出口成為了新的增長極。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的以舊換新和汽車報廢補貼政策,疊加這兩年也對應了2016年至2018年汽車消費高峰的換車周期,有效拉動了汽車消費。本土品牌整車出口以及對外技術輸出都有加速趨勢,汽車股整體估值和股價位置也都合理,他看好行業優勢公司。
“新質生產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政策重點支持方向,我們看好半導體國產化、國防科技等領域。”李曉星進一步稱,半導體國產化進入深水區,看好國內先進制程突破帶動的先進晶圓制造、先進封裝、國產算力芯片的投資機會。
此外,李曉星還看好產業鏈鏈長主機廠、央國企核心配套廠商、充分困境反轉的導彈產業鏈,以及商業航天、低空經濟、國產大飛機等新質方向。
另外,李曉星也看好高股息方向,特別是一些供給端受限確定性相對較強的品種。原油因為國際油價政策預期在四季度經歷了一輪調整,但他認為該政策存在一定難度和內部邏輯不自洽,因此對油價不悲觀,逢低加倉了一些油氣產業鏈標的。綠電由于盈利不穩定的悲觀預期,股價回調充分,但其發展的長期必然性和短期緊迫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配合以適當的呵護平穩過渡,則相關標的也進入了合適的配置區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