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慶一地鐵站盡顯中國風,坐地鐵可賞古詩詞看巴山渝水
重慶,又稱山城,作為城市文化的縮影,軌道站自然要體現些許。水墨暈染的國畫、膾炙人口的古詩詞、復古的文化墻…… 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的五里店站,完美地展現了這一點。


筆者乘坐6號線來到五里店站,下車后,乘坐電扶梯朝站廳走去,眼前出現兩排整齊的文化立柱。復古黃的色調,搭配毛筆字體和山水國畫,讓人不由得走近駐足細讀。“笛聲下復高,猿啼斷還續”“入天猶石色,穿水忽云根”“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明月中”……站里的文化立柱上,寫著跟重慶有關的古詩詞。



據悉,這些文化藝術立柱共收錄了從南北朝時期到清朝19位詩人的22首詩篇,包括了《登高》、《夜雨寄北》、《早發白帝城》等膾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據了解,為了達到效果,施工方對站廳層20多根立柱表面的鋁板進行了烤漆、藝術噴漆、金屬絲網印刷、手工款彩等多種工藝的加工,形成總面積達400㎡的詩歌文化墻。



其中,詩歌文字使用5mm厚度的亞克力板材制作而成,貼附于柱面上。為了給柱面上的詩歌配上山水國畫的渲染效果,施工方還采用中國畫技法,在鋁板上進行手繪,使畫面層次分明,主題突出,立體感強。
筆者欣賞時,一名乘客也探頭走近,望著立柱上的詩歌,不由自主地念出聲來。“以前想來重慶看看傳說中的李子壩站,現在來了,發現李子壩僅僅是重慶軌交美景的一角,沿著軌道交通行走,還能感受到不一樣的站臺文化。”52歲馮先生說。
重慶青永飛文化(編輯:范永根 馮占武)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