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風委員會:“山竹”“溫比亞”被正式除名!
江湖上一致認為
一個“識時務”的臺風應該是:
驅高溫,
降甘霖,
不占用節假日,
人畜無害,
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到來,
皆大歡喜……
還記得2018年的
“山竹”和“溫比亞”嗎?
像這種不合格的臺風
只有一個下場!
除名!除名!除名!

今天,
在臺風委員會第51次屆會上,
“山竹”“溫比亞”
被正式除名!?。?/p>
為什么除名?
誰來除名?
除名后誰來替補?
首先,從臺風命名說起。
為了方便傳播,20世紀初氣象預報員就開始為臺風命名,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臺風命名始于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性的名字,以后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為了避免名稱混亂,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臺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出10個名字,總計140個名字循環使用,并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當一個臺風給某個或多個成員造成巨大損失,遭遇損失的成員可以向臺風委員會提請撤換,這個名稱將會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這避免了在提起該臺風時引起混淆。臺風“山竹”和“溫比亞”正是因為造成巨大損失而被除名。
另外,當臺風委員會成員認為臺風名字不恰當時,也可提請撤換。
當某個臺風的名稱被從命名表中刪除后,臺風委員會將根據相關成員的提議,對臺風名稱進行增補,該名稱一般由原提供成員重新推薦。
新消息
2017年被除名的第13號臺風“天鴿”,被新名字“Yamaneko”(意為野貓)代替,由日本提供。
2017年被除名的第21號臺風“天秤”,被新名字“Koinu”(意為小狗)代替,有日本提供。
2017年被除名的第23號臺風“啟德”,被新名字“鴛鴦”代替,由中國香港提供。
讓我們回顧一下
兩個被開除的臺風有多“兇殘”。
2018年第22號臺風
山竹

“山竹”(泰語:??????)一名由泰國提供,是一種水果。

2018年9月7日20時,“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5日,“山竹”從菲律賓北部登陸;16日17時在廣東臺山海宴鎮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17日晚20時,中央氣象臺停止對其編號。

超強臺風“山竹”于當地時間2018年9月15日1時40分從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的巴高地區登陸,帶來了暴雨和時速高達330公里的強風,并引發了高6米的巨浪。500萬居民受到影響,超過10萬人被疏散至臨時避難中心。
小知識
“山竹”的上一任是“榴蓮”。
2006年底,臺風“榴蓮”在菲律賓造成數百人死亡,成為菲律賓史上最嚴重的風災之一,在菲律賓、越南、泰國三個國家總共在成819人死亡,經濟損失無法估計。
后來,世界氣象組織同意以“水果之后”“山竹”取代“水果之王”“榴蓮”。

2018年第18號臺風
溫比亞
“溫比亞”(英語: Rumbia)一名由馬來西亞提供,意義為一種盛產西米的溫比亞樹。
“溫比亞”于2018年8月15日14時在東海東南部海面生成后,逐漸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僅僅經過一天半的時間,就于17日凌晨4時5分在上海浦東新區南部沿海登陸,成為2018年登陸上海的第三個臺風,也是繼“安比”“云雀”“摩羯”之后,2018年登陸華東地區的第四個臺風。
它的登陸使上海成為首個一個月內有3個臺風登陸的城市,也使今年登陸江浙滬地區的臺風突破了1949年以來的歷史紀錄。

在“溫比亞”影響過程中,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遭受大雨到特大暴雨侵襲。
浙江、江蘇、安徽、山東、遼寧和吉林六省32條河流強降水超出水位警戒線,7條河流水位超出保證水位。其中,4條河流水位創新高。
小知識
“溫比亞”是2018年度登陸華東地區臺風中的“雨量之王”。
登陸后的“溫比亞”與西風帶系統結合,在陸地停留時間達3天之久,給途徑各省市帶來了強降雨天氣,江蘇、安徽、山東、遼寧、河南等多地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

但希望你們
驅高溫,
降甘霖,
不占用節假日,
人畜無害,
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到來,
皆大歡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