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澎湃回聲|浙江諸暨回應“直播間售賣假珍珠”:執法隊已上門
針對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以《影子調查·315|直播間里的殺“珠”盤:蚌里開珠的賭注游戲》為標題刊發的關于浙江諸暨山下湖鎮有商家用假珍珠冒充海水珍珠售賣的情況,3月15日,諸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市監局高度重視,已關注到前述情況,在與山下湖鎮市場監督管理所溝通處理。
同日,山下湖鎮市場監督管理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們已收到相關投訴,并對相關直播間進行監測和現場調查。但由于直播間信息與營業執照不一致,定位實際經營地點存在困難,市場監管所表示將繼續跟進。目前,他們正對涉事直播間進行監測,執法隊已經上門去查看。
“涉及違法的,我們會進行線上固證,固證以后會對他們進行處置。”該工作人員稱,他們還會繼續跟涉事平臺溝通,獲取涉事直播間的注冊信息、登記信息。
澎湃新聞記者此前報道,商家宣稱一串假一罰萬的“諸暨發貨的海水akoya珍珠”,刮掉表層后竟露出了塑料。用以證明的鑒定證書,可以在電商平臺隨意定制。無論什么材料,鑒定證書通通都能出具天然珍珠的鑒定結果。
2025年2月末,澎湃新聞赴浙江“珍珠小鎮”諸暨山下湖鎮展開實地調查,發現有實體店拿假珍珠冒充海水珍珠售賣,同時還打著“諸暨山下湖珍珠從業者,三十三年珠寶店的名頭。
直播間里,主播也打出“只賣天然珍珠,假一賠萬,支持全國復檢”的標語。在有人質疑“是不是真的”時,主播會走出直播間,將鏡頭對準珠寶城內的其他商家,并反問:“這里是哪里?對面賣珍珠,這里賣珍珠,你說我賣貝珠?有沒有腦子?我們在哪里啊?珠寶城啊、山下湖啊。珍珠市場我(怎么可能)賣貝珠?”隨后,主播還拿出一份諸暨市監局山下湖所2025年2月印發的關于珍珠行業常見違法違規行為的文件,稱:“賣貝珠(人工合成珍珠)是要去‘喝茶’的”。
此外,記者注意到,珍珠行業還存在其他亂象。
比如,在“絕世好珠”“一顆回本”“龍珠、金珠、大寶珠”等夸張詞匯的催化下,在直播間主播和“托”的相互配合下,一顆開出的“老蚌”能拍出萬元的高價,實際可能是引君入甕的騙局。
開蚌前隨機“猜點位”(珍珠尺寸),猜中即有福利。澎湃新聞記者實測發現,連續多次在多個直播間隨機報出的點數,均和蚌內珍珠大小相符,隨后便被引導開蚌……
“即使做了幾十年珍珠生意的人,也不一定能鑒別出一顆珠子價值幾何。”業內人士稱,珍珠行業的水深在于產業鏈條的不透明,珍珠價格受市場供需影響波動劇烈,缺乏統一標準等,普通消費者更是難以判斷真實價值。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