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智庫百人會 | 張媛媛:從生命關懷到智慧養老——建構有溫度的數字化老齡社會

2025-03-14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字號

編者按:3月1日下午,2025年馬洪基金會智庫百人會春茗會在銀湖CDI大廈舉辦。創會總召集人李羅力、總召集人郭萬達、執行副總召集人劉煒、副總召集人楊勤、陳燕燕、段建仁、馬敬仁、蘇躍、嚴鐵鷹、張媛媛和80余位成員匯聚一堂,再次以總結+研討的形式進行智慧碰撞,為開啟新一年蓄勢聚力。

以下為溫州醫科大學同一健康研究院通識教育研究員張媛媛的發言內容,現整理以饗讀者。

在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7億,占總人口的18.9%。無論是鄉村農民、居住養老院的老兵,還是居家養老的退休工程師、退而不休的老教授,老年人的需求因不同的生活場景而呈現多樣化。在智能化時代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科技手段做好養老服務,不僅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更注重他們的情感需求,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對每個人來說,幸福都是指一種滿足、快樂、有投入感和有意義的生活狀態。因此有溫度的數字化老齡社會是指在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同時,始終保持對老年人的人文關懷和情感溫度。

圖為:王治河博士、樊美筠博士陪同95歲的小約翰.柯布院士出席2019年10月出席韓國酈州生態文明論壇。

數字技術的力量:革新晚年生活

數字技術的力量正在深刻改變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根據《中國老齡化社會發展報告(2024)》的數據,約53%的老年人擁有智能手機,健康監測設備的使用率也在逐年上升。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使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支付、在線購物等應用,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常生活中,科技產品和服務如健康監測設備、家務機器人和安全定位裝置,不僅能提供便利,也為老年人及其家屬減輕了生活負擔。例如,氣囊防摔衣、防走失定位鞋等創新成果,通過實時健康監測確保了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這些技術在提升便利性和安全感的同時,為老年人打造了一套與時俱進的數字化照護支持系統。然而,過于追求全面數字化可能讓部分老年人,尤其是對復雜設備操作感到困難的群體,產生抵觸或焦慮情緒。

因此,數字技術的應用應以人性化為核心導向。在科技設計中融入老年人的實際需求,例如優化界面字體、簡化操作步驟,同時保留適當的人工服務選項,是推動智能產品普及的關鍵。這種以簡易性和可接納性為核心的產品創新,能夠構建一個真正面向全體老年人的包容性技術體系。

個性化關懷:以數據驅動的定制化養老服務

構建有溫度的社會,無疑需要精準了解每位老年人的獨特性。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健康狀況和日常習慣,可以為老年人設計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與生活照護方案,以適應居家養老、社區養老以及養老院生活等不同的模式。例如,智能養老平臺通過分析老年人的日常活動數據,為每位老人定制個性化的健康提醒服務,如定時服藥、適度運動等,同時結合遠程醫療平臺,實現健康管理的無縫銜接。動物友好助老平臺為飼養寵物的老人提供定期服務。

與此同時,個性化關懷的重點還在于尊重老年人的節奏與選擇。他們的生活方式與需求不應因技術的植入而被硬性改變,取而代之的是以技術輔助、減少干預的“隨需服務”, 為老年人提供更大自主權之余,增添更多定制化照護服務,從而為他們保留適度的生活自由。

在代際關系疏遠的背景下,許多老年人依賴視頻通話、社區社交平臺和語音助手來恢復‘即使距離遙遠也依然親近’的感覺。這些科技確實在互動設計上一定程度彌補了陪伴缺失的問題,但它們的局限性在于,無法取代家人親身關懷所具有的溫度。即使技術改變了交流的方式,老年人仍需要被傾聽、被理解,而不僅僅是被疏離于屏幕之外,通過社區志愿者服務、結合技術賦能,推進心理和情感補償,或許能讓老人獲得雙重的歸屬感。

技術與教育融合:擁抱智能化時代

為了讓科技真正成為惠及老年人的工具,更需通過持續教育提升老年人的適應能力。例如,社區開展的數字銀齡課堂項目,通過一對一輔導和小組互動的方式,幫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的基本操作,同時鼓勵他們參與線上興趣社群,增強社會參與感。

這種教育并不局限于老年人,還涉及更廣泛的家庭、護理人員和社會組織。在智慧養老推廣項目中,培訓家屬如何有效利用智能設備幫助老年人進行健康監測,或組織志愿者為社區的老年人教授數字技能,都是應推廣的關鍵實踐。此外,將老齡化和生命關懷教育列入公共教育體系,可以自孩提階段起就培養代際間的同理心和尊重,促進所有群體對老年人需求的深入理解 。

直面阿爾茲海默病:積極的數字化支持系統

阿爾茲海默病(AD)引發的認知障礙不僅挑戰患者生活的獨立性,也增加了家屬和社會的照護負擔。在這一背景下,數字化支持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減輕社會壓力具有重要意義。數字化社會對阿爾茲海默病的全面支持不僅在于技術上的輔助,更在于通過多層次、人性化服務的協作,滿足他們生理、心理與情感上的所有需求。數字化照護支持系統,創建家屬互助平臺,建立醫療機構、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和社會組織的聯合支持體系。

強化同理心服務,理解患者的困惑和恐懼情緒,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耐心傾聽和溫和溝通,關注家屬的心理壓力,提供情感支持通過結合智能化與人文關懷。例如,英國的一些養老機構已引入此類VR體驗項目,患者在體驗過程中顯示出對過去的更多記憶反應,同時社交互動能力和情緒狀態也有所改善。VR程序能帶患者“游覽”他們熟悉的地點或場景,如過去的家鄉、著名的自然景點,甚至是老照片所反映的環境。通過提供沉浸式的體驗,這類技術能夠激發患者的大腦神經活動,并減少情緒上的低落。

提供生命關懷的具體實踐,保持患者的社會聯系,設計適合患者的互動活動,重視患者的生活品質,幫助患者保持剩余能力,患者及其家庭才能在數字化社會中更好地面對與適應這項挑戰。例如,應用程序“Memory Lane”,可以讓患者和家屬一起上傳、整理照片和視頻,系統會根據時間軸或主題分類生成個性化的記憶畫冊,給患者提供直接的視覺刺激。這不僅有助于記憶的喚醒,還能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并增強與家人之間的聯系。

生命關懷的價值:根植人性化社會建設

數字技術雖是一種工具,但其根本價值還需服務于生命本身。一如懷特海曾提到,教育的最高價值在于喚起人們對生活的“本真審美意識”,以此來看老齡化社會,則會產生對老年生命階段“慢”生活的深度欣賞和尊重。如果技術僅以效率為目標,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豐富的情感層面,最終反而將老年人推向更深的疏離境地。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遠非“依賴”智能設備活出快樂,而是擁有充實的社會聯系以及自我實現的機會。比如,同齡人間的自發活動乃至社會公益參與,都能讓老年人以新的角色重新定義自己。技術應為這樣的參與提供更好的賦能,而非局限于單向性的服務提供。

當然,面向老年生活的數字科技的發展顯然需要老人的參與,因此相關單位如何能夠在以技術增強老年人的自主生活能力的同時,也面向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協助老人挖掘其自身的數字活力,保持為社會貢獻價值,感受到“老有所為”。

結語:在智能社會中創造溫情

構建“有溫度的數字化老齡社會”是技術與人性融合的藝術,而非單一思維下的技術堆砌。現代社會需要通過以老年人為中心的技術服務設計、情感支持網絡和全面個性化關懷,將“效率”與“溫度”作為同等重要的目標予以實現。在不斷革新的數字化進程中,唯有信任老年人的潛能,尊重他們的節奏,把技術服務植根于善意與共情,才能為所有代際建立起幸福與和諧的“共享未來”。

正如《莊子·天道》所言:“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人類作為這個復雜系統的組成部分,通過鏈接技術和情感,終將幫助每個生命找到屬于生命階段的獨特意義,引領他們穿越數字時代的人文之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赌场技巧论坛| 百家乐官网知识技巧玩法| 可信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bet365最稳定网址| 澳门百家乐娱乐城送彩金| 百家乐官网高手论坮| 百家乐平台开发| 澳门百家乐官网上下限| 大发888开户博盈国际| 百家乐路单破解方法| 如何胜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中的概率| 星际百家乐娱乐城| 门赌场百家乐官网的规则| 在线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KK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棋牌游戏皇冠网| 博彩通排名| 百家乐象棋赌博| 百家乐官网二十一点| 尚品棋牌注册| 百家乐麻将筹码币镭射贴膜| 百家乐庄闲的概率| 娱乐城百家乐官网怎么样|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dafaylcdown| 百家乐霸王闲| 澳门百家乐棋牌游戏| 百家乐官网金海岸软件| 八宿县| 澳门美高梅金殿| 皇冠代理网| 1368棋牌游戏平台| 大富豪棋牌游戏下载| 大发888技巧| 永利高平台| 威尼斯人娱乐城官方| 聚龍社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网上玩百家乐会出签吗| 百家乐桌出租| 木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波音平台导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