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至少關店200家?網友:我們的青春啊
主打“快速、平價、多樣”的老牌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或迎來第二次破產。
近期,有消息稱,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的運營商CatalystBrands正計劃關閉至少200家門店,這一舉措是其即將啟動的破產重組計劃的一部分。此次關店預計最快于3月開始實施,標志著該品牌實體版圖的進一步收縮。有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快時尚品牌而言,唯有“向上發展”,才能讓品牌擁有長期發展的可能。
或第二次申請破產?
據媒體報道,CatalystBrands正在制定的破產方案將為FOREVER 21的剩余門店尋求買家,但若未能出現符合條件的收購方,FOREVER 21將對其全部約350家門店進行清算。
CatalystBrands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全面評估戰略選擇,其中包括出售品牌的可能性,同時也在積極采取降低成本、調整經營規模等措施。若相關程序推進不順利,公司或將考慮第二次申請破產。
作為成立超過40年的“老牌”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曾經風光無兩。據悉,該品牌由美籍韓裔夫婦張東文及其妻子張金淑于1984年在洛杉磯創立,主要面向20歲至30歲的消費群體,曾因商品上新快、種類多、價格便宜而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在鼎盛時期,FOREVER 21的門店遍布全球六大洲,涉及幾十個國家,門店數量近千家。其中,在中國香港銅鑼灣的旗艦門店,月租甚至高達140萬美元。2014年,FOREVER 21的營收一度高達40億美元。
不過,受盲目擴張、經營戰略失誤等因素影響,從2016年開始,FOREVER 21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2016年,FOREVER 21退出比利時市場;兩年后,FOREVER 21開始關閉多家歐洲和北美市場店鋪;隨后,日本旗艦店及中國香港的銅鑼灣旗艦店也難逃同樣的命運。
在中國內地市場,FOREVER 21的發展之路同樣坎坷。據了解,該品牌在中國內地市場開設的第一家門店可追溯到2008年,但由于經營不善,一年后便宣告關閉。2011年,該品牌再次進軍中國內地市場,陸續在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開設了線下門店,并同步發展電商業務。
隨著經營狀況惡化,2019年4月,FOREVER 21關閉中國官網和天貓旗艦店等線上渠道,線下門店也陸續關閉,二度撤離中國市場。同年9月,該品牌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此后被美國財團收購。2021年8月,FOREVER 21通過微信公眾號發表公開聲明,宣布將重新進入中國市場,但隨后又刪除了上述內容。直到2022年夏天,FOREVER 21微信公眾號才對外公開其在中國的發售渠道。
對于FOREVER 21的關店,不少網友表示可惜;也有網友認為,其品質差,關店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次試圖闖進中國市場,FOREVER 21“換了打法”,運營平臺轉向拼多多和唯品會,但在快時尚市場的激烈廝殺下,仍未能掀起太大的水花。其官方微信目前最后一條推文停留在2024年10月25日,之后再未更新。
快時尚的出路在哪兒
除了FOREVER 21外,以Zara為代表的其他“老牌快時尚”近年來也在國內頻繁閉店。
根據最新消息,Zara母公司Inditex旗下另一品牌Oysho將于3月12日關閉其位于北京市朝陽區SOLANA藍色港灣的最后一家門店,閉店通知顯示原因為公司業務調整。今年年初,Zara陸續關閉了長沙薈聚商場店、長沙北辰三角洲大悅城店、深圳龍崗萬科廣場店、貴陽印象城店等多家門店。
不過,Inditex近期的財務狀況相對穩健。根據Inditex2024年12月發布的2024年三季度報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1%至274億歐元,凈利潤增長8.5%至44億歐元。
在要客研究院院長、奢侈品行業專家周婷看來,Zara如今頻頻關閉國內門店,反映了快時尚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這是品牌商業模式升級的必然結果,以線上為核心重構零售模式,是所有品牌的必然選擇。2025年一開年就關店,可見Zara徹底變革的決心。”周婷說。她認為,關小店開大店,最后做到一城一店,是品牌零售未來的主要趨勢。
“Zara短期大量關店,一方面是因為客戶對Zara的需求銳減,一方面也說明Zara開始進行策略上的調整和轉變。”周婷說。她認為,品牌沒有實體門店后,將對交付和服務產生一定影響,并且也會對品牌形象造成影響,帶來客戶信任方面的挑戰,“但是有很多創新模式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對于快時尚品牌應如何維持盈利能力,周婷表示:“只有向上發展一條路,唯有高端化才能保持合理的利潤空間,讓品牌擁有長期發展的可能。‘向下’則會陷入低質量發展陷阱,陷入惡性循環。”她認為,未來階段,線上運營會取代大部分品牌傳統門店的現有功能,讓消費者打破時間、空間限制,有更多選擇,也有評價體系可參考。
綜合自 | 北京日報、極目新聞、經濟觀察報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