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品牌調性全攻略:從0到1塑造品牌獨特氣質的實戰經驗
做營銷這么多年,我發現,很多中小企業最容易忽略的一個點,就是品牌調性。大家埋頭搞產品、做促銷、抓流量,但消費者會不會記住你,買過一次會不會再來買,全靠品牌給人的“感覺”。而這個“感覺”,說白了,就是品牌調性。
有些品牌,用戶提到名字就能想到它的氣質。比如,你一聽到喜茶,想到的是高端且創新的茶類產品(如芝士奶蓋茶、果茶),同時將時尚元素與消費場景結合;聽到蜜雪冰城,直接浮現魔性的神曲和接地氣的“經濟適用奶茶”。
但相反,也有很多品牌,兢兢業業幾十年,卻始終沒人記住。問題不是產品不好,而是調性不夠明確。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品牌調性的七大核心要素。為什么有的品牌看起來特別“會說話”,有的品牌就顯得“麻木”?
你的品牌氣質該如何打造?這七個點,是我和客戶實戰中總結出來的“準則”,實用又簡單。
一、核心價值:品牌“存在”的理由
一個品牌如果沒有核心價值,就像一個人沒有信仰。核心價值是你做一件事的出發點,也是留住用戶的基礎。
我曾經輔導過一位做健康代餐的客戶,TA的產品賣點是“低脂低卡”。但他們在宣傳上,一直糾結于各種數據,比如“每100克熱量只有××大卡”。
我幫他們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把核心價值明確為“更輕松的健康管理”。從產品命名到文案,都圍繞“輕松”和“管理”展開,比如包裝上的賣點換成了“每天3分鐘,吃出健康,吃出曲線!”。調整后的效果很明顯,客戶反饋用戶購買時更能第一眼感受到品牌的價值。

核心價值就是品牌的根基。想低頭做好產品沒問題,但要抬頭告訴用戶,你到底能為他們做什么。別讓用戶猜,你得直接戳中他們的需求。
二、品牌個性:人無我有,敢做“自己”
品牌想突破同質化競爭,必須找到讓人記住的特質。這時候,品牌個性就很關鍵。用戶對一個品牌的印象,就像對一個人的印象——覺得你有趣、靠譜、有魅力,就會買單;覺得你乏味、平平無奇,只能轉身找競品。
比如,誰提到喜茶,腦海里浮現的都是年輕、潮流、會玩兒。店里的裝修風格,社交文案的語言幽默,乃至和熱門IP的聯名活動,全部都在強化這種調性。這就是它的品牌個性。
在同樣的行業里,茶顏悅色和它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茶顏的個性是傳統中國風,處處透著細膩和文化氣息。雖然都是奶茶,但兩家個性的差異,決定了它們的受眾群體完全不同。

品牌個性越鮮明,用戶越容易記住,同時被競爭對手取代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視覺形象:品牌的臉面不能將就
一個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第一印象,來源于它的視覺形象,包括Logo、主色調、字體和整體設計風格。試想一下,一個科技公司如果用了手寫風的Logo字體,用戶會覺得它可信嗎?一個定位高端的護膚品,包裝設計如果過于樸素,真能讓人愿意多花錢買單?
品牌調性,客戶第一個感知的往往是視覺。
Logo、字體、主色調,全是門面擔當。比如鐘薛高,光看它冰淇淋的瓦片造型,就知道它不走普通路線。包裝的高級感,搭配宣傳片里的慢節奏生活畫面,全透著“追求品質”的調性。
再看蜜雪冰城,它用一首洗腦神曲,紅白相間的門店裝修,還有Logo上那只肥嘟嘟的小雪人,告訴你什么叫“便宜又好喝”。兩家冰淇淋定位完全不同,但視覺風格卻和調性精準匹配。
想清楚,你的品牌門面想傳遞給顧客的“那種感覺”是什么,然后全部設計圍繞這個感覺展開。

視覺形象是調性的重要組成部分?;c心思設計出獨特的“臉面”,你的品牌就能抓住用戶的第一眼。
四、語言風格:會說話的品牌更招人喜歡
一個品牌的語氣和用詞,也反映了它的調性。而這樣的語言風格,應該貫穿到品牌和用戶所有的對話場景中,包括文案、客服互動、廣告傳播等。
比如,支付寶的調性是“可信專業”,因此它的語言以簡潔、嚴謹為主。而喜茶面對的是年輕潮流消費群體,所以它在海報文案上喜歡用俏皮的文字,比如“靈感那么多,不如喝一杯”。再比如淘寶的客服,常用“親”,給人一種溫暖、接地氣的感覺。
你的語言風格,需要能讓用戶感覺到貼近,同時和品牌想表達的個性一致。
五、目標受眾感受:要和用戶“在一個頻道上”
品牌調性最終呈現的好不好,關鍵看它有沒有和目標客戶的需求契合。如果溝通方向是錯的,你說得再多也沒用。
來看個例子。李寧這兩年的翻紅,靠的就是抓住了Z世代年輕人對“國潮”的認同感。從“中國風”設計到秀場上的街頭元素,完美契合了目標受眾對品牌的期待。這讓李寧不僅重回年輕人的衣櫥,也被視為潮流玩家的新寵。

反過來想,如果李寧一直堅持過去的傳統運動品牌形象,可能銷量還停留在某一固定圈層里。
再牛的創意,也得先弄清楚你的客戶關心的是什么。
六、情感連接:品牌要有溫度
一個品牌有沒有溫度,是客戶對它產生情感連接的重要因素。情感連接可以來自廣告故事、用戶體驗,也能通過品牌的核心理念傳遞。
比如星巴克最懂這一點。它告訴消費者:“這里不是簡單的咖啡館,而是你的第三空間?!弊屓嗽谛前涂撕鹊牟粌H是咖啡,還有一份輕松自在的社交或獨處體驗。
奶茶品牌奈雪的茶,同樣試圖通過打造“茶飲輕食”氛圍,讓每一位顧客的消費體驗變得更加舒適有儀式感。
消費者想要的是一種關系,而不是單純的消費。

七、行業屬性和文化背景:選對圈子,少走彎路
品牌調性還受到行業特性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同樣是賣飲品,奶茶需要強調活力和年輕,而傳統茶葉品牌則更傾向于呈現文化和雅致感。同樣是賣家電的,格力主打專業實力,而小米則更注重科技與性價比。
尤其在中國市場,本土文化特色對調性的影響很大。比如瀘州老窖上市一款高端酒時,會借春節家宴文化傳遞其高端定位;而蜜雪冰城每月的營銷活動,卻總是以趣味性為主,貼近年輕人娛樂傾向。
找到你的行業特征和客戶的文化心理,調性自然就有了明確依據。
“做個有氣質品牌,而不是路人品牌”
品牌調性不是瞬間就能搞定的,它是個內外兼修的系統工程。從今天聊的七大要素入手,明確核心價值、設定品牌個性、優化視覺語言、注重用戶連接……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
當你的品牌“有氣質”,不再像路人甲時,用戶一定會停下來多看一眼。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