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心理學書單·新書|不內疚也沒關系

臧繼賢/整理
2025-03-31 11:40
來源:澎湃新聞
? 翻書黨 >
字號

《什么是瘋狂?》

[英]達里安·利德 著,金偉闖 譯,東方出版中心,2025年1月版

長久以來,人們將瘋狂視為一種例外,認為那只是少數“非正常人”面臨的困境。在這本書中,精神分析師、英國精神分析學院院長達里安·利德借由豐富的案例,提出了新的觀點:瘋狂是人類共同的生命經驗,它并不一定是精神疾病的癥狀,而是我們解決內心沖突的方式;瘋狂也并不總是伴隨著劇烈的情感爆發,相反,它往往與正常生活無縫地交織在一起,而這些“安靜的瘋狂”背后,則潛藏著個體自我修復的嘗試。在瘋狂與文明之間,學會直面內心無聲的風暴,才是每個人必修的心理課。

《黑色的眼睛不看光明:發現真我的“幽暗情緒哲學”》

[美]瑪利亞娜·亞歷山德里 著,高天羽 譯,云南人民出版社 | 理想國,2025年1月版

“追求情緒穩定,讓我們自相矛盾:原則上我們認為應該正視他人通過負面情緒表達的訴求,但這個負面情緒落到自己頭上時,我們卻自感負疚。”作者指出,市面上流行多年的“自我情緒管理”“積極正能量心理學”實是對個體的漠視、愚弄和操控,是“積極態度暴政”。上位者可以這樣愚弄弱勢個體,個體卻不可如此盲從或自我懷疑。破題后,作者從憤怒、痛苦、哀慟、抑郁和焦慮五個所謂“負面”情緒維度,以犀利的筆觸,結合生活實例及敵友雙方的心理學和哲學理論進行講述和分析,挖掘社會對負面情緒的慣常態度出自什么思想根源,這些思想資源又有何錯誤——特別是在面對鮮活、復雜的實際生活事例時。本書作者瑪利亞娜·亞歷山德里(Mariana Alessandri)是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大河谷分校哲學系副教授。

《心智、現代性與瘋癲:文化對人類經驗的影響》

[美]里亞·格林菲爾德 著,祖國霞 等譯,吳澤映 校,上海三聯書店,2025年1月版

本書的導論和哲學部分提出了一個核心的理論假設:心智和文化是區分人類社會與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的關鍵因素;所有人類社會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源自心智和文化的層面。其余章節則以民族主義如何引發現代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三大精神疾?。ň穹至寻Y、躁狂抑郁癥、重度抑郁癥)為例,來驗證這一理論假設。作者不僅追溯了這三大精神疾病的歷史脈絡,還將它們在社會層面的廣泛傳播與民族主義所塑造的現代文化結構相聯系。這一視角顛覆了或僅從生物學角度或從唯心主義出發來解析精神疾病的傳統做法,為我們理解和分析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的維度。作者認為,現代民族主義建立在人民主權、平等和世俗主義的基本原則之上。二十一世紀的公民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以成為個人命運的締造者。盡管這是一種賦權,但也讓人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人們必須不斷評估自己的身份,管理自己的欲望,并調整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對于弱勢群體來說,這種過度的壓力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精神疾病的普遍發作。作者分析了躁狂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的大量病史,認為這些疾病是由社會對自我實現的過度要求所引起的自我功能障礙。本書作者里亞·格林菲爾德(Liah Greenfeld)現任波士頓大學社會學系、政治學系、人類學系教授,是當今世界研究民族主義問題的著名學者之一。

《心的表達》

李沁云 著,上海文藝出版社·藝文志eons,2025年1月版

懷著對人性和人心的好奇,已經在美國擁有穩定的工作和生活的本書作者李沁云選擇在34歲時重新去做學生,投身心理治療行業,并將精神分析作為自己的一生志業。從學徒期的被治療體驗、新手心理咨詢師經歷,再到作為心理咨詢師、精神分析候選人的感悟,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從2017年至今在不同階段的思考?!熬穹治龀耸且环N有關人心的理論之外,更是一條實踐之路:它關于臨床工作者如何帶著其全部的人性去接近和理解另一人的人性,如何以其自身被治愈過的、相對健康的心靈,去容納并滋養另一個人的內心?!?/p>

《蒼蠅效應》

[荷]伊娃·范登布魯克 [荷]蒂姆·登海耶 著,袁帥 李龍驕 趙芷潔 刁開元 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25年1月版

你在生活中或許經常碰到以下場景:看見未讀消息就想點掉;優惠券快要失效,感覺不用好可惜;要營養就喝含脂牛奶,要健康就喝脫脂牛奶。其實這些看似由你自己做出的選擇,背后都有他人操縱的痕跡。這種利用微小的事物操縱行為的現象,叫作蒼蠅效應。在我們未曾留意的時刻,這些蒼蠅已經無處不在。作者已經把所有的蒼蠅都分門別類列出,并提供了現實中的場景供讀者比對。

《不內疚也沒關系:與不成熟的父母設立健康的邊界》

[美]琳賽·C.吉布森 著,戴思琪 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25年1月版

情感不成熟父母的成年子女一直在努力建立自我意識,治愈原生家庭為其帶來的隱形創傷。然而,情感不成熟父母與人交往時常常令人沮喪、缺乏敏感性,只知索取而不懂付出。他們并不將成年子女視為獨立的個體來對待,這會讓子女感到疏離、備受傷害和孤獨。然而,一旦讀者弄清了情感不成熟者的情感陷阱,就能夠管理自己的期望,堅守自己的立場,而無須屈從于他們。在本書中,心理學家琳賽·吉布森為讀者提供了必要且實用的解決方案,以幫助讀者一勞永逸地擺脫情感不成熟者的情感束縛。

《傾聽瘋狂的聲音:被誤解的精神分裂癥》

[英]南森·法勒 著,姚瑞元 譯,貴州人民出版社 | 后浪,2025年2月版

作為精神衛生護士,南森·法勒通過工作和寫作的機會遇到不少精神分裂癥患者與他們的親屬。通過這些人,法勒接觸到了關于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屬的一些真實故事,這其中有些充滿遺憾和絕望,有些依然帶有光明和希望。在每個故事之后,法勒還對精神疾病的社會偏見、診斷方式、成因、治療等進行深入探討,破除大眾對精神分裂癥可能存在的誤解與偏見。

《我們為何渴望安穩,卻又想要逃離?關于身份認同與自我實現的心理探索》

[法]克萊爾·馬琳 著,吳芳 譯,貴州人民出版社 | 未讀,2025年2月版

本書通過喬治·佩雷克、蒙田、米歇爾·??碌热说淖髌?,探討身體與心靈的棲居之地。有多少人走著卻困在原地,有多少人愛著卻好似分離……有些位置是分配給我們的,有些位置是我們本來就有的,有些位置是我們自己尋找到的……這本書探討人在各個層面上(情感、生活、社會、地理、心理)的心理之所與現實之地。克萊爾·馬琳是哲學教授,巴黎高等師范學院當代法國哲學國際研究中心成員,研究方向為生命的考驗。

《移情:弗洛伊德與拉康》

[法]凱瑟琳·穆勒 著,姜余 嚴和來 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我思,2025年2月版

移情是精神分析的關鍵概念,正是通過移情,無意識才參與到治療中;沒有移情,精神分析就無從開展。本書作者凱瑟琳·穆勒在精神分析領域內詳述了移情這一概念,并通過這個概念串連起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理論創新與臨床實踐,以新的視角揭示了他們之間的傳承與超越。作為拉康的弟子,凱瑟琳·穆勒在這項原創且新穎的研究中展示了拉康式的探究精神,通過對弗洛伊德著名案例的重新解析,提出了關于移情的新闡釋。

《恨、空虛與希望:人格障礙的移情焦點治療》

[美]奧托·肯伯格 著,羅萱 段錦礦 譯,東方出版社 | 開森心理,2025年3月版

本書對人格障礙進行了實證研究,擴展了移情焦點治療(TFP)的應用范圍,深入探討了其在分裂樣人格障礙、精神病性人格組織、自戀型人格的愛情關系、住院治療,以及惡性自戀導致的大群體倒退中的適用性。此外,本書還專門探討了神經生物學的最新發展對精神分析客體關系理論的啟示,考察了神經生物學傾向之間的關系及其與心理動力學發展的相互作用;解決了一些有爭議的議題,包括精神分析及其衍生的心理治療的督導、精神分析的未來挑戰,以及其作為一種專業、治療方法和心理健康科學中的社會組織所發揮的作用的創新。本書作者奧托·肯伯格(Otto F. Kernberg)是移情焦點治療流派開創者,國際精神分析協會前任主席、紐約長老會醫院人格障礙研究所主任。

《親密與騷擾:情感依賴的深層原因》

[法]厄德·塞梅里亞 著,狄佳 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25年2月版

毫無自信或拒絕獨自生活的孩子、占有欲超強的母親、焦慮且情緒不穩定的伴侶......你是否覺得自己身邊有個需要“照顧”的人?當你所愛的人在情感上依賴你時,這里隱藏著一種未知的騷擾形式。不是道德上的騷擾,而是親密關系的騷擾。情感依賴的成年人不斷的請求和對幫助的持續需求構成了“弱者”對“強者”的騷擾,使他成為一個忽視自己的迫害者。情感依賴者對其身邊人的影響如何識別?親密還是騷擾,如何界定?“照顧者”和“被照顧者”應如何共同擺脫這種惡性循環?本書作者厄德·塞梅里亞(Eudes Séméria)是臨床心理學家,存在心理治療師,法國存在心理學協會副主席。

《午夜時分的心理課》

黃揚名 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5年1月版

本書從自我成長、人際關系、職場探索和情感婚戀這四個方面探討一個人在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心理困境和情緒焦慮,涉及諸多當下人們關心的話題,如敏感VS鈍感、內卷VS躺平、職場PUA、情緒勒索、社交障礙、代際沖突、親密關系等等。本書作者黃揚名是英國約克大學心理學博士,臺灣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放不下的痛:運用腦科學修復創傷的40種方法》

[美]詹妮弗·斯威頓 著,嚴亮 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中科書院,2025年3月版

本書描述了9種較為常見的創傷病例,并提出了40個克服創傷后應激障礙的腦科學技巧。創傷修復和神經科學專家詹妮弗·斯威頓將告訴你,在經歷創傷后,你的大腦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它會以導致更多痛苦的方式做出反應?;谇把厣窠浛茖W研究,你會發現這些變化背后的科學原理,從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和行為。

《瘋癲羅曼史:關于情感和欲望的11個心理怪談》

[英]弗蘭克·塔利斯 著,許媛 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5年2月版

心理學博士塔利斯的治療室,記錄了一個個看似平?;蚬怩r的人,在外人見不到的私密領域,有著怎樣離奇、異常和痛苦的情感體驗。有人無法正常去愛,有人一生也無法獲得理想中的愛,而有人永遠無法從得不到回應的愛中脫身。在人類最強大的情感面前,無論是否知道病因,無論能否提供解答,心理治療師的力量要比我們想象中渺小,正常與非正常的界限有時又那么模糊,而人類的心靈與頭腦中仍然有大片神秘海域等待科學的探索。本書通過講解心理治療主流學派的最新發現和重要概念,挖掘了深藏于愛和情感依戀之下的生物與心理機制,對其錯誤與異常情形做出了思考和闡釋。

《另一種瘋狂:精神疾病的污名與希望之旅》

[美]斯蒂芬·欣肖 著,藺秀云 殷錦繡 唐瑩瑩 譯,人民郵電出版社 | 新曲線,2025年1月版

作者用真實的聲音,敘述了在父親患精神疾病的秘密及其帶來的壓力交織的家庭中,那令人心痛的成長故事,字里行間直擊人心。以無比真誠和直率的筆調,讓讀者見證他從一個恐懼的孩子成長為堅定的倡導者和治療者的歷程:既要面對疾病本身,又要面對精神疾病的污名。污名是另一種形式的瘋狂,其后果要比精神疾病本身嚴重得多。在當今社會,精神健康問題依然遭受著不同程度的誤解,這往往會導致精神疾病患者基本權利的喪失。本書作者斯蒂芬·欣肖(Stephen P. Hinshaw)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教授、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病學教授。

《拉康式精神病主體》

[比]斯蒂恩·范霍勒 著,賀罡 譯,上海三聯書店 | 拜德雅,2025年3月版

本書深入探討了雅克·拉康對精神病研究的貢獻,作者將拉康的工作分為四個廣泛的時期,詳細介紹并分析了每個時期所包含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和重要文本,尤其是這些概念和文本對精神病臨床實踐的影響。這本書還特別關注拉康對臨床案例和文學作品的討論,以及他與心理學、精神病學、哲學和語言學等相關學科的批判性對話。本書作者斯蒂恩·范霍勒(Stijn Vanheule)是比利時根特大學精神分析與臨床心理學教授、執業精神分析師、新拉康精神分析學派成員。

    責任編輯:韓少華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張亮亮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棋牌游戏平台| 破战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中山水果机定位器| 现金百家乐官网下载| 澳门顶级赌场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翻天粤语qvod| 淘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视频百家乐官网赢钱| 百家乐官网英皇娱乐| 大发888代理佣金| 大世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棋牌| 百家乐b28博你| 葡京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赌场百家乐官网破解| 百家乐代理| 网络百家乐路子玩| 澳门百家乐官网长赢打| 大发体育场| 波音百家乐游戏| 大发888移动版| 凯旋门百家乐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棋牌交友| 娱乐场| 万人迷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转载24山五行相克| 广州百家乐官网赌场| 百家乐官网下注的规律| 威尼斯人娱乐城官网| 百家乐官网赚水方| 百家乐官网哪条下路好| 云鼎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申博太阳城官网| BB百家乐HD| V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中骏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永利娱乐场| 赌场大轮盘| 大发888怎么玩不了| 百家乐详情| 网络百家乐开户网| 百家乐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