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聞1+1丨2025中央一號文件,有哪些“首要”問題?
2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依然聚焦三農。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今年的文件做出了哪些重要部署?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文件中又提出哪些長效機制需要建立?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有哪些特點?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胡向東:當前我們也正在學習一號文件精神,總的來說,我們有三個方面的體會。
第一個方面,今年的一號文件問題導向性特別強。每句話都是對著問題去的,都是針對“三農”的短板弱項。
第二個方面,是可操作性強。今年一號文件明確給大家傳遞什么是可以干的,什么是不可以干的,什么是鼓勵的。
第三個方面,是系統性強。總的來說,三十條里面,整體包括了鄉村全面振興的五大振興的路徑。如果從單個來看的話,農民群眾從婦幼到老年,從嬰幼兒上學到就業工作等一系列的系統考量,系統集成,系統全面。
提高單產以往也有提及,為什么這次要特別提出這個問題?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胡向東:播種面積的量已經是確定了,單產的提升我們依靠三個方面:
一是種子,推進種業振興,種子要做得好。
二是耕地,我們現在推進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包括旱能澆,澇能排。
三是技術的集成,我覺得這是單產提升的重點工程,把技術集成起來,在一個區域里面去開展相關的單產提升。
確保不發生大規模的返貧,如何做好監測工作?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胡向東:首先要重新梳理評價指標體系,對這種評價指標體系要進行一定的精簡,把核心指標做實,實實在在反映脫貧、致貧的問題。另外就是要加強貧困數據的統籌,包括醫療、衛生、教育、消費等這種大數據的數據平臺應用,這樣更能及時掌握相關情況,及時做出一些政策的調整,及時進行幫扶。
什么樣的機制能夠防止返貧?
首先,經過分析我們發現,還是得靠就業。對于當代人來說,一定要靠就業的幫扶政策,對他們培訓相關崗位適配的技能,這樣他們就能找到相應的工作,解決貧困的問題。
其次,就是關于社會保障的問題。一些兜底性的,包括一些醫療、教育、住房這種社會保障,我們可能以前已經部署了一些,但是我們下一步怎么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進一步去提升對他們的社會保障兜底功能。
最后,就是對于下一代的問題。我們怎么去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提高貧困區域的基礎教育問題,讓他們基礎教育進一步提升。這次一號文件提出來,加強農村小學的義務教育階段,給他進行營養改善,包括這些小學的修建,包括一系列措施都是為了把基礎打牢,讓下一代能脫離貧困傳遞。
相對欠發達地區的年輕人往大城市跑,這種狀況如何改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胡向東:主要是人和錢的問題,人員流動都是往回報率高的地方流動,所以說欠發達地區相對來說存在一些劣勢。從外部來講,我們要加強區域的協作,另外還要加強對口幫扶,包括中央的轉移支付,還有一些產業的轉移,因為產業轉移過去以后,人口的就業就能穩得住。從內部來講,一定要激發欠發達地區的內生活力,優化要素配置,把一些制度性的壁壘提前破除,為經濟的發展帶來助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