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聚焦“師古人”,第八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舉行
2月18日,稽古振今——第八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暨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畫教學臨摹展在浙江展覽館對外展出。此次展覽以“稽古振今”為主題,聚焦“師古人”的核心命題,既延續了歷屆對中國畫本體的深度追問,亦開啟了一條更宏闊的古今對話之路。展覽以古鑒今、以今承古,旨在通過筆墨叩問中國畫的當代意義與未來可能。
澎湃新聞了解到,自2011年首屆“意之大者”啟幕,杭州中國畫雙年展以中國畫傳統形制為脈絡,探索其當代生命力。第二屆“長卷視界”以延綿畫卷重構時空敘事,第三屆“輯頁掇英”聚焦冊頁的日常哲思,第四屆“正大氣象”彰顯中堂的莊嚴格局,第五屆“和風屏山”以屏風為媒介融匯古今,第六屆“雅集興答”重現場景化的文人雅集,第七屆“五岳歸來”則跳脫形制的框架,從“師造化”的角度演繹山水精神與自然造化的共生關系?;仡櫄v屆雙年展,每屆雙年展都以獨特的視角和主題,展現當代中國畫豐富內涵與多元可能,以中國繪畫的型制與審視觀照之法,切入寫意、長卷、冊頁、中堂、屏風、雅集、山水等原生的觀賞生態,來審視中國繪畫當下的創生之道。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余旭紅說,“此次第八屆雙年展以‘稽古振今’為主題,作為中國藝術發展的重要方法論,這一主題既是對傳統的深刻回望與總結,更在于通過這種回望,為當代中國畫的創新與突破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方向?!?/p>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此次“稽古振今”展分為兩部分:由特邀藝術家呈現的杭州·中國畫雙年展(主體展),與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畫教學臨摹展(平行展)組成。其中,杭州·中國畫雙年展呈現了40位藝術家創作的210余件作品,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畫教學臨摹展則匯集17所國內高等藝術院校的優秀臨摹作品.
對于展覽,策展人吳洪亮說,“顧愷之寫神妙之筆,吳道子展飛揚之韻,王維融詩畫之境,八大蘊孤高之氣,諸般技藝,皆為后世典范。傳移模寫乃溯源尋根之舉,借古開今為順應時變之道。”
策展人之一的盛天曄則說,“臨、摹、仿、擬,各應其旨,各決其疑,步步為營,層層疊進。與古為徒,是為與古為新。如何在高標聳立的百代垂范中取一瓢飲,如何血戰古人,又能全身而退,集百家之長,成一己之身,是方法,也是方法論?!?/p>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石濤所言:“古者識之具也,化者識其具而弗為也。”臨摹的價值在于通過反復研習經典,掌握筆墨語言的內在規律,進而為創新奠定基礎。又如齊白石所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彼囆g家在臨摹中汲取傳統養分,進而通過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實現創新。
中國畫的臨摹傳統不僅是技法傳承的基石,更是推動藝術創新的隱性動力。在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中,臨摹與創新的互動關系貫穿千年畫史,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演進邏輯。從人物畫的形神再造、山水畫的筆墨實驗到花鳥畫的意趣升華,臨摹始終是中國畫創新的“隱性基因”。它不僅是技法的傳承工具,更是藝術史演進的“解碼器”——通過臨摹,畫家在歷史長河中與古人對話,在程式與自由、形似與神似、傳統與當代的張力中,不斷激活中國畫的生命力。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在“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畫教學臨摹展”中,呈現了17所藝術院校集中展示歷年來中國畫教學中的優秀臨摹作品,旨在建立一個交流互促的平臺,切蹉琢磨,去蕪存真?!斑@一展覽對于中國畫教學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臨摹經典作品,學生能夠掌握筆墨語言的內在規律,培養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坝嘈窦t說。
而在在全球化對話和人工智能日新月異語境下,稽古振今的當代意義更顯迫切。余旭紅說,“中國畫的現代性不應建立在對傳統的否定之上,而需通過激活傳統基因中的活性因子,構建具有文化主體性的現代藝術語言?!?/p>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注:此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中國美術學院主辦,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浙江畫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浙江省文化會堂(浙江展覽館)承辦。
展覽將展至3月18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