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短道速滑2金2銀4銅收官,爭議之外,我們還需加速追趕

以老帶新的中國短道速滑隊在本屆亞冬會斬獲兩枚金牌。
2金2銀4銅,這是中國短道速滑隊在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短道速滑項目收官后交出的成績單。
北京時間2月9日,在亞冬會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A組決賽中,由林孝埈、劉少昂、孫龍、劉少林組成的中國隊獲得銅牌。中國隊本有機會在這個項目中以金牌收尾,但林孝埈遭遇對手干擾摔出賽道,全隊最終略帶遺憾地以銅牌結束了本次亞冬會的全部征程。
“中韓對抗”一直就是短道速滑領域的關鍵詞之一,不管是在世界大賽還是亞洲賽場。此次在亞冬會的較量中,韓國隊最終以6金4銀3銅占據上風。
拋開比賽中的碰撞以及裁判的爭議判罰,目前這支中國短道速滑隊與韓國隊在整體實力上還是存在著一些差距。作為米蘭冬奧會前最重要的一場練兵,此次亞冬會經歷的成功和失利,是這支新老更替的中國隊需要汲取的寶貴經驗。

林孝埈為中國短道速滑奪下一枚金牌。
突破韓國隊封鎖,男女隊均斬獲金牌
本屆亞冬會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A組決賽的最后一圈較量,中國隊選手林孝埈本打算在最后一個彎道強勢超越,然而,身旁的韓國隊員突然伸手干擾,雙方激烈“交鋒”之后,林孝埈摔出跑道,哈薩克斯坦隊趁勢超越了減速的韓國隊,第一個沖過終點。
比賽結束后,現場裁判經過反復回看比賽錄像,最終認定韓國隊犯規,取消比賽成績,而中國隊則獲得了一枚銅牌。
這場男子5000米決賽的最后一圈,也成了今年亞冬會短道速滑9個項目的縮影——從個人項目到團隊接力,中國隊和韓國隊為了勝利寸土不讓。
事實上,在本屆亞冬會開始前,作為韓國代表團的王牌隊伍,派出多位主力選手的韓國短道速滑隊對于每個項目都勢在必得,韓國媒體賽前透露,韓國隊的目標是包攬9個項目的金牌。
不過作為東道主,處在新老交替階段的中國隊依然展現出了足夠的競爭力。回顧兩天的比賽,其實中國隊本還有機會奪下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項目的金牌,由范可新、公俐、劉少昂和林孝埈組成的中國隊一度在比賽中處于領先,遺憾的是,林孝埈在出彎道時冰刀碰到標志塊摔倒,最終隊伍無緣領獎臺。

老將范可新(左一)在比賽中為年輕隊員做了一個好榜樣。
面對在首個比賽日就連奪四枚短道金牌的韓國隊,中國隊在男子500米決賽中捍衛了主場榮譽,在中韓選手“2V2”的情況下,林孝埈實現反超奪冠,沖線后他沖上圍擋,跪在墊子上與教練張晶相擁而泣。
“我從未拿過亞冬會的金牌,非常想(為中國)拿金牌。”對于林孝埈而言,這枚金牌不僅補上了他在大賽金牌榜單上的缺憾,也為中國隊突破了韓國隊的封鎖。
而另一位幫助中國隊戰勝韓國隊的則是老將范可新。在第二個比賽日的女子3000米接力A組決賽中,由范可新、公俐、張楚桐、王欣然組成的中國隊最終力壓韓國隊,強勢奪下金牌。比賽中,31歲的范可新在交接和沖刺的過程中為中國隊爭取優勢,而隊友也完成了對于韓國接力隊的超越。
回顧兩天的短道速滑比賽,不難看出,中國隊其實有機會在更多項目上贏得金牌。

林孝埈在男子5000米接力比賽中受到干擾,摔出賽道。
碰撞和意外,爭議和質疑
“短道速滑就是這樣充滿意外,這也是短道速滑的魅力所在。”這是作為觀眾來到亞冬會短道速滑賽場的名將曲春雨,留下了這樣一番感慨。
如她所說,就算是在家門口的主場作戰,短道速滑的賽場上依舊不乏意外。
就以林孝埈奪下金牌的男子500米決賽為例,參賽選手在決賽中遭遇了兩次重賽。第一次是孫龍與韓國選手金太星在首個彎道處有身體碰撞摔倒。根據起跑規則,如果第一個彎道有人摔倒,比賽被召回重賽。
第二次則是由于賽場上有超一半選手摔倒且影響到領跑選手,根據規則重賽。而該項目的新晉賽會紀錄保持者金太星在第二次起跑后因犯規被罰下。整個比賽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除此之外,在第二個比賽日的男子1000米決賽中,孫龍在比賽中摔倒,裁判最終認為他與韓國選手承擔共同責任,并未給出犯規判罰,最終韓國隊包攬金銀,中國隊由劉少林摘得銅牌。
“決賽里我覺得我們倆做得都非常好,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就是我們低估了對手的一些想法吧,他們有可能有一些讓我匪夷所思的地方。尤其是判罰,我不明白share(共同責任)的點在哪兒。”孫龍在賽后表示。
“是他在入彎道的時候推了我,導致我整個人都失去了重心,我這么大的一個體格,他能把我推到失去重心,我的share的點在哪兒?我的共同責任在哪里?這就是我很疑惑的點。”

孫龍在比賽中摔倒,賽后他對于裁判判定的“共同責任”也提出質疑。
“他(韓國隊員)用一個人的身軀薅倒了我們兩個中國隊員,我覺得比賽如果是這樣危險地進行下去,而且還沒有判罰,短道速滑的場地就沒有意思了。”
從冬奧到世錦賽,從世界杯到亞冬會,中國隊和韓國隊在賽道上的“交鋒”一直沒有停過。每一屆大賽,兩支隊伍的爭奪總會引發討論甚至質疑,輿論壓力也成為了影響運動員發揮的場外因素。
孫龍坦言,中國隊贏下的每一枚獎牌都是干凈的,“我也看到一些外網媒體造成的影響,我們拿的每一枚獎牌都是干凈的,我沒有去推他,很多媒體不要故意抹黑我們中國運動員。”
當然,除了與對手之間的碰撞,今年亞冬會賽場上中國隊也經歷了一些意外,包括林孝埈在混合接力決賽中冰刀碰到標志塊摔倒,以及小將楊婧茹在一度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超越時不慎摔出賽道……此后的國際大賽中,中國隊還將努力進一步調整和提高。

碰撞意外在本次亞冬會中也頻繁出現。
面向冬奧,中國隊還需加速
有突破、有驚喜、有失落,也有遺憾……這就是中國短道速滑隊在本屆亞冬會上留下的記憶。
為了家門口的這屆亞冬會,中國短道速滑隊其實做了相當充分的備戰,首次以主教練的身份帶隊出征的張晶在賽前接受采訪時就表示,綜合性賽事與單項比賽不同,對運動員的競技狀態、心理素質、技術穩定性、運動表現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男子短距離方面,中國隊進行了一些戰術訓練;而在中長距離項目上,隊伍也在領滑、跟滑、超越方面進行了針對性訓練。第一次參加亞冬會的劉少昂就期待能夠得到更多突破,“在哈爾濱也是在家門口比賽,感覺心里很踏實。每次在家門口比賽就感覺保障是最好的,所以也挺開心的。”
除了專項訓練,中國隊在確定本屆亞冬會的參賽陣容時也吸收了楊婧茹、宋佳蕊等三名年輕運動員和一隊一起訓練,最終,2006年出生的楊婧茹站上了亞冬會的賽場,并通過比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同時,“00后”選手王欣然和公俐也同樣在亞冬會上留下了不少值得稱道的比賽瞬間,讓冰迷看到了中國短道速滑隊的更多潛能。

孫龍(左)和林孝埈(右)在本次亞冬會之后就將趕赴世巡賽賽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亞冬會剛好和世界巡回賽第五與第六站時間重合,特別是在米蘭舉行的第六站比賽,是2026年冬奧會前唯一在冬奧賽場進行練兵的機會。
正因如此,中國隊也兵分兩路,在派出大部分主力參加亞冬會的同時,也派出包括冬奧會冠軍任子威在內的一組運動員參加世巡賽。在亞冬會結束后,以亞冬會陣容為班底的中國隊還將立即趕赴米蘭參加第六站。
從哈爾濱到米蘭,從綜合大賽到單項賽事,中國短道速滑隊正向著米蘭冬奧會沖刺。

林孝俊在賽場上下都頗有人氣,賽場之外他和國產品牌的合作也得到了不少關注。
而當越來越多人關注與支持中國短道速滑時,他們也得到了各個方面的助力。據報道,作為中國短道速滑隊贊助商,國產品牌安踏就為中國隊自主設計了短道速滑比賽服。比賽服應用多項減阻技術,達到了世界最輕、最透氣的水平。
這款比賽服采用360°全身防切割技術,大幅提升了運動員的賽場安全性。此外安踏還根據運動員動作習慣、肌肉線條比例為其量身定制版型,保證服裝與運動員身體的高度契合,提升運動員賽場表現。頗受外界關注的林孝埈就和安踏在過去幾個月進行了多個品牌合作。
張晶教練此前表示,希望能夠借著這次練兵,為新老交替中的中國隊找到更好的備戰方向,在各方的支持下,中國短道速滑隊也將繼續拼盡全力,“相信短道隊的健兒們定能全力以赴,每金必爭,捍衛中國短道的榮耀,為米蘭冬奧會蓄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