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4
- +1652
數說獨居青年:獨居真讓他們發現自由和孤獨的新境界嗎?
“泡泡腳化化妝看看書,無聊了拼拼積木,敷最好的面膜熬最貴的夜。”這是《我家那閨女》節目中吳昕獨居時的真實寫照。節目播出后,她的生活方式引起了大眾熱議。有的網友認為,這是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有的網友表示,覺得她看起來很寂寞。對此,吳昕本人回應到,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她一直保持的生活狀態,這個生活方式不一定適用于每一個人。
像吳昕這樣獨居的群體到底有多大?他們獨居的體驗又是如何呢?是更多的享受自由,還是常常被孤獨包圍?帶著這些問題,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梳理了相關數據,來看看獨居青年的生活。
每百戶家庭就有三戶是獨居青年,甚至更多

不過,這僅僅是在籍的人口統計數據,還有部分流動人口獨自居住,戶口卻落在老家或單位。實際上的獨居青年數量可能會更龐大。

但是,這份《大城市獨居青年的生活與心態研究》的調查分析也指出,可能出于安全考慮,男性獨居者的數量明顯要多于女性。與之相關的一項有意思發現是,獨居青年的平均年齡并不小,大約是30歲。
為何獨居?為了方便,為了自在
為什么選擇獨居?獨居青年們是如何回答的?
南京大學社會學碩士王舒窈,在研究城市空巢青年時,曾對31位獨居青年進行了深度訪談,試圖從獨居青年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在青年們的解釋中,他們有的因為工作地離家太遠,不得不在外居住。也有的是因為個人生活習慣不同,不想委屈自己。還有的是因為自己向往隨心所欲的生活,追求獨立與自由。
選擇獨居畢竟往往需要更高的生活成本,在受訪者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他們獨居更多是出于自己的主觀意愿。

《中國青年研究》曾在2017年發布了一篇對2488名青年實證調研的文章。青年們的時間分配其實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從調查數據來看,獨居青年們比非獨居青年稍微多享受一點上網玩游戲的時光,不過與家人朋友聊天的時間也更少一點。非獨居青年可能礙于室友的關系,用來做家務的時間也比獨居青年多一點。


大部分青年對當前生活狀況十分滿意,認為自己能獨立掌控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我們不必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給他們貼上或好或壞的標簽。
獨居生活也沒那么神秘,開心有時,寂寞有時
獨居生活的具體體驗是怎樣的?有可能發現自由和孤獨的更高境界嗎?
澎湃新聞整合了好奇心日報上“你是如何扮演城市空巢青年的?”和“一個人住有哪些讓你欲罷不能的好處?”的兩項調查。從上千位網友對獨居生活日常的表態中發現,大部分網友的獨居生活有苦也有樂。獨居者雖然很享受自由生活,但在某些時刻也會感嘆道“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 第六次“太空会师”
- 财长蓝佛安在美谈关税问题
- 杭州“六小龙”五家已晋级独角兽

- 深交所:本周共对105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 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

- 动物体内的一种脂类化学物质,能引起动脉硬化或胆结石
- 中国的一位著名建筑学家,是林徽因的丈夫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