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人日報刊文:養老專業很“火”,但仍有難題待解
據12月11日《浙江日報》報道,教育部近日發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申報材料公示》。其中,“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位列專業申報數量的第五位,申報者之一、浙江樹人學院的負責人感慨,“沒想到,養老專業這么火”。
“缺口巨大”“單位爭搶”“中國大學最‘朝陽’專業,就業率100%,還沒畢業就被搶著要”……近年來,關于養老專業備受關注、就業前景向好、未來發展可期的報道頻頻出現,足以證明這一專業的“火熱”。根據此次的報道,一些高校的首批養老專業本科生畢業,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數遠大于畢業生數,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
養老專業真的那么火嗎?如果只看“表象”,的確如此。但若深入發掘,則發現并沒有那么美好。專業走紅的背后,仍存在一些現實問題。一方面,養老專業不好招生的情況客觀存在,目前全國有200多所院校開設了老年服務相關專業,但很多學校招不到合適與足夠的學生;另一方面,養老專業的學生進入養老行業后,流失率居高不下的情況非常明顯,能堅持到底的人并不多。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讓養老市場成為一片廣闊的藍海。那么,招不到人、人才流失率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社會觀念對養老行業存在偏見,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讓許多學生報考動力不足;第二,養老行業是新興行業,薪資福利和晉升空間與成熟行業相比存在差距,從業人員獲得感較低,心灰意冷離場者不在少數;第三,養老行業工作強度較大,需要極強的耐心、責任心,當熱度褪去、激情不再,許多年輕人難以堅持,離開便會成為經濟理性的選擇。
面對養老行業的問題,“不能光靠情懷留人”應當成為社會共識。從入口端,要解決養老專業生源不足的問題,可從減免學費、補貼生活費,畢業后對接就業等方面入手,也要加大宣傳力度,消除社會上對養老行業從業人員的偏見。而對于從業者,應當暢通人才晉升通道,完善福利保障,甚至是提供真金白銀的激勵。比如浙江杭州出臺的《杭州市養老護理員特殊崗位津貼補助實施辦法》,在沖上“熱搜榜”的同時,也給其他地區帶來了現實的啟示。此外,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要不斷創新科技手段在養老行業的應用場景,減輕養老服務人員的負擔,營造更加輕松、友好的工作環境。
開設養老專業,不只是養老與學科的結合,也是年輕人與老年人的相遇,是一種跨越代際的美好融合。因此,在養老專業很“火”之時更要寫好下半篇文章,才能賦予“老有所養”更高質量的內涵,為構建老年人友好型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