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3歲上海重慶公寓春節后啟動大修,美國女記者史沫特萊曾在此居住
已有93年歷史的上海重慶公寓將迎來大修。
12月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黃浦區獲悉,重慶公寓大修工作將于2025年春節后全面啟動,預計歷時半年時間。

重慶公寓 本文圖片均為“上海黃浦”微信公眾號 圖

位于重慶南路復興中路轉彎角的重慶公寓建于1931年,原名為呂班公寓。1999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筑名單。重慶公寓建成后在當時的法租界也算是高檔住宅,住在這里的主要為白俄和葡萄牙人,也有華人當中的精英居住于此。
當年,著名美國女記者、作家艾格尼絲·史沫特萊以德國《法蘭克福時報》的特派記者身份來到上海工作,租下了當時原名為呂班公寓作為辦事處。史沫特萊在上海居住期間,除了大量撰寫介紹中國革命斗爭的各類文章之外,還積極參加各種進步社會活動。她協助宋慶齡成立“保衛人權同盟”,利用她的交際才能和記者身份,團結了許多進步的中外朋友。她和魯迅等左翼作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曾暗中保護過許多革命者,并把自己的家作為他們通信聯絡和聚會的場所。


1931年2月,柔石、殷夫、李偉森、胡也頻、馮鏗五作家被國民黨殺害后,史沫特萊應魯迅要求,將他寫的《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現狀》譯成英文,并使這篇戰斗的檄文在美國《新群眾》雜志上發表。1936年,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在西安目睹了西安事變的發生,對西安事變進行了客觀報道。1937年1月到延安,訪問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史沫特萊把自己和中國革命事業緊緊地聯結在一起,在中國工作生活了13年。
作為近百年的老建筑,重慶公寓幾經修繕,最近一次大的修繕是在2010年世博會前。如今,經過十多年的風雨,外立面的一些地方脫落、破損,根據計劃,黃浦區將對重慶公寓開始大修。本次修繕主要針對建筑室外重點保護部位,力求最大程度恢復建筑歷史原貌,并且在施工過程中不造成重點保護部位的再次破壞。

承擔這次修繕任務的是黃浦區唯一具有歷史文物保護工程施工資質的上海美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2月5日,由重慶公寓居民、工程方、設計方和物業等組成的代表團召開會議,就大修方案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并根據會議內容進行完善。
重慶公寓修繕項目經理陸佳表示,這次會把居民等各方面提出的意見都帶回去認真研究。另外,整個修繕最難的是外立面的泰山磚需要定制,100年前的這個磚如今已鮮有生產。有些規格的泰山磚還需要開模,需要不少時間。“居民對施工時間也有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各個環節都要銜接好。” 陸佳說。



澎湃新聞記者從黃浦區方面獲悉,重慶公寓的設計師為挪威人漢斯柏韻士(Hans Berents),1916年至1946年生活在上海。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被聘為上海特別市城市規劃與設計顧問。1934年,漢斯柏韻士(Hans Berents)及其柏韻士工程司行設計了上海會德豐大樓,也就是現在的1951年改名的四川大樓,現為上海優秀歷史建筑。1937年,他加入了受日本戰爭影響的中國難民建立的一個安全避難所的委員會(Jacquinot zone),在組織救濟期間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移居挪威。此外,重慶公寓的投資人朱魯異的叔叔朱志堯,曾擔任輪船招商局買辦和江南造船廠經理。從西到淡水路,東到重慶路,南到復興路,北到合肥路,房子都是朱家蓋起來的。
此次大修工作將于明年春節后全面啟動,預計歷時半年時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