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喝個西北風、陳醋美式……在咖啡節,誰家新品“咖張力”拉滿了?
作者:王琛
咖啡節一定是最有“上海味”的活動之一。
一進中心綠地,抬眼便是高聳入云的陸家嘴三件套,再一個不經意的回頭,另一邊的東方明珠塔仿佛近在咫尺,觸手可摸,如此“city”的場景下,手里不自覺就端上了一杯咖啡。
網上總有人調侃“上海空氣里都飄著咖啡因”。事實好似也如此,咖啡融入這座城市的血脈里,成為它高速運轉中的能量燃料。
據《2024年中國青年咖啡消費洞察報告》,在線下咖啡市場,上海咖啡門店數量領跑全國,是位于第二名的廣州的將近兩倍,咖啡館連鎖化率高達42.99%,是連鎖咖啡館發展的高潛力土壤,同時也成為眾多精品咖啡品牌孵化和起航的理想港灣。
陸家嘴咖啡節的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本屆聚集了全球70多個城市的260多個精選品牌和100多家精品咖啡館。胖鯨從參展品牌處獲悉,就10月24日當天,陸家嘴咖啡節就承接了超過3萬的人流量。
不過周末持續的降雨,使咖啡節現場變成了“泥地越野”。很多游客在社交媒體表示,如果明年還這樣就不愿再來了,這也給下一屆的咖啡節提了個醒——體驗為王,做好不良天氣應急預案,很有必要。
胖鯨在開幕第二天走進了咖啡節現場,下面給大家轉播現場實況:
潮咖聚集,風味怎么吸睛怎么來
隨著咖啡消費市場競爭的日益增強,咖啡不再是一杯單一的提神飲品,新奇口味的探索成了品牌研發新品的趨勢。自從水果拜入“咖門”之后,從椰子到西梅,每一口都要“季節限定”,風味和時節的巧妙結合,滿足了消費者對新鮮體驗的追求。
咖啡節上,結合果蔬已經不再新鮮,品牌為了展示自身的與眾不同,從口味、到配料,再到立意,各個維度上都在不斷推陳出新。
咖啡配上巧克力,冬日里的最佳搭檔
巧克力和咖啡算是“老搭檔”了,摩卡咖啡便是最經典的結合產物,加之不少影視文學的渲染,誰又能拒絕在冬天捧上一杯熱可可呢。
但有時候,咖啡撞上巧克力,巧克力才是主角。
剛走進陸家嘴中心綠地不遠,一幢用塊狀巧克力砌成的小屋就映入眼簾,煙囪上還裝飾了咖白色混搭的大型氣球束,活生生是一個“巧克力版”的《飛屋環游記》——這是BeanBANG打造的特色展位,別樣的展位設計吸引來來往往選購的人不少,小屋內基本沒有落腳的地方。

BeanBANG巧克力小屋
BeanBANG是一個集合咖啡與烘焙的精品巧克力品牌,品牌名所謂的“豆的碰撞”,指代的是咖啡豆和可可豆,碰撞后迸發出具有想象力的獨特風味。
咖啡節上,BeanBANG推出了三款創新飲品,和上海方言文化做了適當的結合,其中的一款飲品名字就叫“儂好,陸家嘴”,70%厄爾多瓜巧克力配上白玉蘭茉莉萃取液,帶領消費者領略東方明珠下醇厚的咖啡風情,配上當下逐漸入涼的秋冬氣候恰到好處。
胖鯨觀察到,本次咖啡節BeanBANG還帶來了“上海閑話”系列巧克力的首發,在包裝上融入了“儂好”“白相”“腔調”等上海方言元素,同時設置折扣、滿減券等限時優惠和盲盒抽獎活動,吸引游客參與。
除此之外,還能看見不少其他巧克力品牌的身影出現在咖啡節。巧克玩家結合臨近的萬圣節,推出“萬圣節萌鬼套餐巧克力”,光是餅干上乖萌的表情就吸引一眾人前來消費。還有Amazing Cacao、Chocoless等巧克力品牌,都致力在更多的場景下傳播和創新巧克力文化,讓巧克力更絲滑地融入消費者生活。
“都市搬磚牛馬”來喝“草原牛馬特調”
在咖啡節,不僅面向C端的咖啡品牌想要借此機會向來往游客宣傳新品,擴大消費人群,也有針對B端的品牌,想抓住這個為數不多的,能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的大好機會,和廣大消費者們產生更多交互。
塞尚便是其中之一。這次塞尚以新品牛乳4.0為搭配,自主研發推出四款特調新品——草原牛馬特調、意中人、喝個西北風、披荊斬棘。

塞尚的點單展示區
塞尚的展位負責人熱情的提供了一杯“草原牛馬特調”給胖鯨品嘗,她介紹道:“這杯入口首先是海鹽奶蓋的綿密口感,后續便是梅果輕微的酸甜,還帶一絲微苦,酸與苦的交織就正如這一款飲品的名字——草原牛馬,整體的風味是非常多元,帶點新奇的感覺。”
胖鯨拿到這杯“草原牛馬特調”的第一感覺,就是這翠綠的顏色的確給人身臨草原的感覺。風味上,酸與苦在舌苔上交替過后,反而迎來了清甜的回甘,給人在青草間享受和風吹拂的清新感。

草原牛馬特調
塞尚化用“牛馬梗”來開發新品,一句rap式的魔性宣傳語——“牛馬給牛馬做一杯牛馬特調”,不僅給品牌增強記憶點,推動產品在咖啡節琳瑯滿目的產品中脫穎而出,還在消費者不斷的討論和分享中,編織了與年輕人的情感紐帶,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有效的品牌傳播和營銷。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獲得一手的消費者數據,塞尚推出了6種風味的牛乳和酪乳,在現場免費提供給游客品嘗,并且在試喝結束后立馬詢問最偏好的一款,及時統計消費者當下最真實的選擇數據。
而對于這些數據的作用,塞尚的展位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對不同口味的反饋數據,不僅會提供給品牌內部,用來支持下一步的產品迭代,也會作為參考數據反饋給客戶,便于客戶選擇產品。雖然塞尚做的是To B的方向,但是我們也想把握每一個和消費者近距離溝通的機會。”
咖啡加萬物,這真能和咖啡一起喝嗎?
產品越來越多元化的咖啡市場,普通添加果蔬汁、乳品的咖啡已經很難再激起消費者的好奇心和嘗試欲望。于是,咖啡加萬物開始成為一種現象。咖啡節上,胖鯨就看到了幾款見者吃驚,飲者不知是否會落淚的搭配風味。
這個賽道上,首先要提的重量級嘉賓就是山西老陳醋美式。

醋咖啡展位
這是WRITER MILLS COFFEE旗下獨立品牌醋咖啡的招牌產品。正如其名,它是一個經典中式調味劑和舶來飲品的“混血兒”,今年剛滿五歲。
胖鯨隨機采訪了一位剛拿到山西老陳醋美式的游客,她解釋說想要購買嘗試首先是基于獵奇心理,其次“醋壇”形狀的咖啡杯讓人很有拍照分享的欲望。在輕輕啜飲了一口后,她意外的表示口感十分清爽:“想象中直沖天靈蓋的酸味并沒有到來,反而和美式的苦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綜合,并且氣泡水在口腔中的強烈碰撞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醋的存在感,總之值得一試。”
除此之外,冰豆汁美式的搭配也是堪稱“臥龍鳳雛”的存在。新奇的搭配可以在短期內高效抓取消費者的注意力,從而增加產品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不少品牌就通過不斷創新搭配的方式,去擴充消費人群,吸引更多的顧客嘗試新產品。
在一杯咖啡之外——產地、咖啡師、文創……
隨著精品咖啡的逐漸發展,就咖啡自身的口味之外,咖啡豆的產地、烘焙的手法,乃至背后的咖啡師都成了品牌可以突出強調的亮點。從咖啡豆到咖啡師,都成了精中選精的存在。
咖啡豆的產地是保證咖啡品質的重要因素。Hani哈美尼咖啡設置了在任意消費后,帶上話題“哈美尼云南咖啡”發布小紅書筆記,就可以免費領取精美周邊咖啡杯,以此將咖啡豆產地的信息植入消費者心智;

Hani哈美尼的打卡活動
特寫咖啡則是設立了slogan“放大云南味”;

特寫咖啡:放大云南味
烈烈慶祝更加直接了當的在品牌名后貼出“來自云南。”的標示牌;

烈烈慶祝來自云南。
甚至還有直接拿產地命名的越南中原傳奇咖啡。

越南中原傳奇咖啡
不斷強化的產地因素有利于增強消費者對于咖啡豆的認知,即便是不太懂的“咖啡小白”,看見小眾難讀的產地名,也會生出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甚至更聰明的品牌還可以通過產地故事與消費者建立深層次的情感連接,使得咖啡文化更加多元化和豐富化。
另一邊,由世界咖啡沖煮(WBrC)冠軍Emi Fukahori和世界咖啡師大賽(WBC)季軍Mathieu Theis掌舵的MAME,則打出了“冠軍嚴選”的標簽。
在咖啡節,MAME主理人Mathieu Theis全程駐場,針對中國消費者口味偏好和MILBOK冰博克風味特性,定制了兩款專屬咖啡豆,并以MILBOK冰博克為奶底,配合MAME咖啡豆,親自為大家出品特濃澳白和經典Dirty,展現奶咖的風味平衡守則。

MAME主理人Mathieu Theis駐場
開發文創產品也是實現品牌延伸的重要舉措。
咖啡杯是最常見的衍生產品。HOLOHOLO精美的咖啡杯已經是品牌印象中重要的一部分;

HOLOHOLO在售的咖啡杯
三立方也通過購買套餐贈送一套與邁赫迪聯名的“疊疊杯”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三立方推出的套餐活動
還有其他頗具新意的文創品——Kafftec貼合品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文化,推出了利用回收的咖啡渣制作而成的渣渣環保袋、渣渣萬花筒等,通過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創意設計,更好的傳遞品牌的價值觀和文化理念,與消費者建立更深的情感鏈接。

Kafftec的互動活動,參與可獲渣渣系列周邊
喝什么咖啡不重要,在哪喝咖啡才重要
不僅線下咖啡店的數量在快速增長,咖啡還出現在越來越多快餐、茶飲、便利店等場景之中,在這次咖啡節上也出現了古茗等茶飲品牌參加。咖啡消費也不止步于單純的功能性的提神醒腦,而是成為精神放松和享受的方式,也是一種個性標簽和社交態度。
在中心綠地的一角,搭建起了一間“有風小院”,茅草屋一搭、遮陽傘和躺椅一放,硬是在熙熙攘攘的咖啡節上,開辟了寧靜一隅——不用急著去薅每個展位的羊毛,也不用排長隊只為體驗一杯天價的大師咖啡,坐下來曬曬太陽,聊聊天,聽一下小院內由云南少數民族帶來的關于咖啡的傳奇故事。

在有風小院悠哉休息的游客
一個優雅、舒適的消費環境不僅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愉悅的感官體驗,還構建起了獨特的品牌形象,增強消費者的滿意度和舒適度。
和有風小院不同的是,游牧咖啡給消費者帶來的不是一種環境和氛圍,而是一種隨性的生活態度。
一個披長發、戴著草編斗笠和墨鏡的男人穿著道衣素袍,席地而坐,身前是手寫的“咖單”和印有自己手繪畫像的袋裝咖啡,閑然自得的樣子仿佛不是身處人來人往之中,而是某深山內的幽谷竹林。身后停著的皮卡車頂上,還坐著兩個喝咖啡的同伴——這種隨時就能開車駛離的松弛感,倒也是對得起店名的“游牧”二字,給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游牧咖啡的展位
當下,消費者對咖啡品質及內涵的需求同步升級,品牌們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正在由功能性的速食關系,轉向深度的生活陪伴者,安靜、愜意的享受咖啡成為飲咖場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扮演著治愈系“自我充電倉”的角色,是放松休閑和自我療愈的重要方式。
結語
據《2024年中國青年咖啡消費洞察報告》,中國咖啡產業規模正快速擴大,預計到2025年總值將突破3693億元,資本對咖啡賽道的押注熱情高漲,2023年融資總額近20億。
在中國咖啡行業欣欣向榮的背景下,咖啡文化也在不斷的向下沉市場滲透,飲咖場景也從職場提神到社交打卡,再到個人生活態度的塑造,消費場景逐漸多元。年輕人對咖啡,無論是從品質上、功能上,還是社交上、情緒上的要求都在不斷升級,而他們通過拍照打卡咖啡店,分享咖啡體驗,成為了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現下,咖啡豆的品種和產地、烘焙的手法和程度、口味的探索和創新、場景的開發和構建,都是品牌門戰略發展的重要命題。下一步,品牌們基于口味創新、業態多元及性價比優化的戰略方向不斷發展,探索更多不設限的飲咖場景,找到當代年輕人取悅自我的時尚密碼,全力推進咖啡行業不斷發展。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