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1260
媽媽“陪練”多年,曾患腦癱、渾身是病的他考上大學

20年前,26歲的何蓉想不到她渾身是病的兒子竟能長成大小伙兒。她更不敢想,自己有一天會因兒子拉的一手好二胡接受一撥撥媒體采訪。她只說自己像個陀螺,被生活這根鞭子,抽著轉(zhuǎn)了20年。
“人家都說我生了個病娃娃、金娃娃”
1月18日下午2時許,在張凱奕就讀的西安文理學院,因陪讀而應(yīng)聘成為該校一女生宿舍宿管員的何蓉和記者一同聽兒子演奏。
一曲悠揚的《流浪者之歌》和半曲歡快的《賽馬》后,眾人一片喝彩,何蓉卻毫不客氣地說:“兩個音準有問題”。見兒子有些不好意思,她才回話說:“我陪練練出來了,啥問題都聽得出來。”
何蓉,46歲,個兒不高、偏胖,說起話來思路清晰,十分理性。她感慨說,這20年,生活可一點兒沒有善待她,她能做的只是面對和堅持。
1999年1月,何蓉早產(chǎn)生下兒子張凱奕,孩子剛生下就被放進保溫箱,還被診斷患有“腦癱”。4個月后,雪上加霜,兒子又被診斷為先天性視力障礙,雙眼視力都僅有0.05左右。
“身邊的親戚包括婆婆都勸我把孩子放到福利院門口自求福禍,可我總舍不得這條我生下來的命,總想著連我這至親都不要他了,誰還在乎。可正是這堅持,讓我生了個‘病娃娃’、‘金娃娃’(就是娃花錢多的意思)的傳言滿天飛,讓我這20年走得太辛苦。但再難,聽聽兒子的呼吸就好了,看著兒子可愛的臉龐,我就覺得有希望。”
經(jīng)醫(yī)生提醒發(fā)現(xiàn)兒子有音樂天賦
病孩的出生讓何蓉和丈夫產(chǎn)生嫌隙。2000年,何蓉抱著兒子離開婆家,獨自撫養(yǎng),2003年她與丈夫離婚。
當時何蓉是加油站的加油員,工作忙,她不得不給兒子找了家全托照料中心,她還專門叮囑園長,只用管吃和注意安全,學不會不要緊。
當時何蓉最關(guān)心的就是治好兒子的眼睛。“從兒子5歲植入人工晶體到8歲前,我通過各種方法想改善他的視力。抱在懷里時,還用自學的按摩手法按摩穴位,尤其以刺激神經(jīng)發(fā)育為主。”何蓉說,“當時我一個月也就600多元工資,每月花4000元錢給孩子治療,所幸醫(yī)院了解情況后給我們減免了醫(yī)藥費。最窮時,我身上只剩下1.2元,經(jīng)常向單位要求預(yù)支工資。沒有錢,就只能常常到書店蹭書學習一些治療的知識。”
7歲時,兒子的視力治療停滯不前,眼科醫(yī)生建議放棄,又隨口說:“這孩子樂感不錯,看病時嘴里都哼著小曲,不如學個一技之長去。”
何蓉說:“至今,我都感謝醫(yī)生這句點醒。”
何蓉聽從醫(yī)生的建議,安排兒子從電子琴練起。“娃因視力不好,看譜子吃虧。一開始比別人慢很多拍,到后來將譜子爛熟于心,彈成全培訓班第一。但我考慮電子琴、鋼琴總要看譜太費眼,就讓他改學了二胡。”
學樂器后兒子“靈醒”了
據(jù)何蓉說,她漸漸發(fā)現(xiàn)兒子靈醒了,當時兒子已經(jīng)上小學了,但交的都是白卷。8歲時,兒子開始能分清以前總分不清的左右,還能記住路。她帶著兒子到醫(yī)院測了智力,得分是92分。“我當時哭了。”何蓉抿著嘴,像是硬要把已奪眶而出的眼淚憋回去一樣。
孩子的腦癱逐漸恢復(fù)后,何蓉一直堅持讓他學習樂器。“不管他哪個班,我都是雷打不動地陪練,甚至還用相機錄下老師上課的視頻,自己觀摩學習,記下老師拉琴的手勢,好幫著孩子練習。”除了這些看似專業(yè)的陪練外,何蓉覺得她最重要的是幫孩子養(yǎng)成堅持的習慣。“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況,兒子每天都保證中午練琴一小時,下午練琴一小時。報的課外班,不管刮風下雨,即使推著自行車也要把他送去上課。”
從初中開始,除了視力較差,張凱奕開始和正常的孩子沒什么差別。高中時他選擇理科,文科更費眼是一個重要原因。2018年,他以理科藝術(shù)生的身份被西安文理學院民族樂器演奏專業(yè)錄取。
張凱奕的小學班主任肖老師說:“這孩子從二年級開始,就已經(jīng)比班里一些孩子考得要好了。而且很乖,很認真,還有音樂天賦,沒有他的殘疾證,我都不相信他竟然患過病。但他也從未因此自卑,一直很樂觀,也很務(wù)實。他能有今天的成績都是他和他的媽媽一起努力得來的。”
兒子成了老師口中的“琴魔”
華商報記者采訪時,張凱奕一直安靜地坐在一旁,聽媽媽講過去的事。
被問到對未來的打算,張凱奕說,他打算最低先當個老師然后教教學生,如果能進樂隊的話也是可以的,然后就是寫寫曲子。
問他想給媽媽做些什么,他稍顯害羞地說:“我知道我媽有多不容易。我至今都記得,我媽因為我私自拿了她放在桌上的50元錢買了玩具,氣憤地將我的小手在打了50下,打到手背腫起,她自責流淚的樣子。”
但停頓了一下,他說還是講一件讓媽媽開心的事兒吧。“琴房是我現(xiàn)在最愛的地方,我陶醉在音樂中,就忘記了時間,甚至出現(xiàn)過在琴房練得太晚而被鎖在教室的情況,還被老師戲稱為‘琴魔’。”張凱奕笑著說,“我知道我媽愛聽這種事兒。特意再講一遍。”
果然,一旁的何蓉笑得很開心。
(原標題《離異媽媽“陪練”多年 曾患腦癱的他考上大學》)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